
三、复试内容与形式1.复试科目:科研创新能力测试。2.同等学力考生须加试政治理论课和两门硕士阶段专业基础课。3.复试具体内容及形式:复试内容包括两部分,研究计划(50分),科研综合能力(50分)。研究计划主要考察学生独立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的问题取向,以及与导师的研究方向的契合度;科研综合能力主要考核学生的创新能力,内容包括学科问题的前沿性和针对性,学术观点的鲜明性和创新性,分析论证的明晰性、深刻性,学术用语的规范性。复试形式:按招生专业博士生导师组成复试考核小组,由5-7名招生导师组成,招生导师数不足时,可邀请本专业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作为面

三、复试工作具体安排1.复试采取综合面试形式,满分100分,60分合格,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每位考生用PPT介绍自己学习和工作简历,介绍硕士期间工作及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计划和预期成果,时间5分钟。每位面试教师围绕考生进行博士研究所需专业理论知识、科研创新能力及其他相关问题提问,考生回答。每位教师提出1-2个问题,考生从中任选3-4个问题进行回答。2.各学科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制、普通招考三类考生复试成绩应同一标准,一起复试,成绩按复试成绩排序。3.复试全过程要录音录像。面试记录表、打分表的记录及书写必须规范,应详细记录考生答题情况,尽量避免涂改,一旦有涂

4.全日制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为差额复试,初试成绩达到180分(含)的第一志愿考生可申请参加复试。非全日制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接受调剂生。全日制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第一志愿考生,申请调剂为非全日制且达到我校复试成绩要求者优先录取。

三、复试形式和内容1.复试形式为面试。2.考生应向复试组汇报个人学习科研经历和代表性成果,阐述读博期间拟从事研究领域及研究工作设想。3.复试组综合考核考生专业基础、对学科前沿的把握、科研创新能力及外语水平等,旨在择优选拔科研能力突出、具有培养潜力的学生。4.复试题目由复试小组在复试前集中讨论产生。

一、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董玉庭成员:胡东、孙磊、董惠江、魏建国

四、复试成绩计算和要求1.复试满分100分,60分合格,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2.复试小组各成员所打分的平均分为考生复试成绩。

六、复试时间、地点法律史:2018年4月8日14:00,汇文楼825室;刑法学:2018年4月8日14:00,汇文楼835室;民商法学:2018年4月8日14:00,汇文楼822室;宪法学与行政法学:2018年4月9日9:00,汇文楼822室;经济法学:2018年4月9日14:00,汇文楼822室。黑龙江大学法学院 2018年4月4日

五、录取1.初试和复试成绩之和即为考生后成绩。2.复试合格考生在招生计划内按二级学科招生专业排名,根据考生后成绩从高到低进行录取。

二、学院统一复试差额比例进入复试的人数不低于招生计划的120%。

二、复试差额比例法学院统一复试差额比例为200%,并在合格生源中按初试成绩从高到低确定复试名单。合格生源不足200%的,初试合格考生全部参加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