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初试1.准考证打印2013年12月25日-2014年1月6日,“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开通网上下载打印《准考证》系统,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陆研招网查询考试信息,下载打印《准考证》。2.考试时间2014年1月4日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每个科目的具体考试时间,详见《准考证》。3.考试内容初试采取全国联考方式,科目为外语(100分)、综合能力(200分),由全国公共管理硕士入学考试研究中心统一命题,其中,综合能力包括数学(75分)、写作(65

2.初试内容初试采取全国联考方式,科目为外语(100分)、综合能力(200分),由全国公共管理硕士入学考试研究中心统一命题,其中,综合能力包括数学(75分)、写作(65分)和逻辑(60分)初试采取全国联考方式,科目为外语(100分)、综合能力(200分),由全国公共管理硕士入学考试研究中心统一命题,其中,综合能力包括数学(75分)、写作(65分)和逻辑(60分)

(一)初试1.初试时间2017年12月23日(周六),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每个科目的具体考试时间,详见《准考证》。2017年12月23日(周六),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每个科目的具体考试时间,详见《准考证》。2.初试内容初试采取全国联考方式,科目为外语(100分)、综合能力(200分),由全国公共管理硕士入学考试研究中心统一命题,其中,

(二)复试1.复试时间:由我校统一组织安排,届时见我校研究生学院网站公布的复试办法和程序等有关通知。2.复试内容:(1)专业课笔试;(2)面试:包括综合素质、业务能力、英语水平(含听力和口语)等。3.我校按照国家一区复试基本分数要求确定考生复试资格。在国家确定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基础上,结合我校当年生源和招生计划等情况,自主确定各专业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及其他学术要求,但不出台歧视性规定。4.我校在复试前对考生的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以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所获得的文凭为准)、学历学籍认证报告、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教育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1.网上报名日期:2017年10月10日—10月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网上预报名时间:2017年9月24日—9月27日每天9:00-22:00。预报名信息有效,无需重复报名。

12月24日下午业务课二每个科目的具体考试时间,详见《准考证》,初试方式均为笔试。具体考试科目及相关要求详见我校2018年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招生目录、2018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和2018年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或到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询专业目录。

(四)报考资格审查我校对考生网上填报的报名信息进行全面审查,并重点核查考生填报的学历(学籍)信息,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准予考试。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我校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报告后,再准予考试。

(一)初试1.初试时间:2014年12月27日、28日,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不在规定日期举行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国家一律不予承认。2.初试科目:12月27日上午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12月27日下午外国语12月28日上午业务课一12月28日下午业务课二每个科目的具体考试时间,详见《准考证》,初试方式均为笔试。具体考试科目及相关要求详见我校2015年学术学位研究生专业招生目录和2015年全日制专业学位招生目录,或到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询专业目录。3.考生须到报考点指定的考场考试。考生入场时

(一)初试1.初试时间:2017年12月23日、24日,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不在规定日期举行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国家一律不予承认。2.初试科目:12月23日上午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12月23日下午外国语12月24日上午业务课一12月24日下午业务课二每个科目的具体考试时间,详见《准考证》,初试方式均为笔试。具体考试科目及相关要求详见我校2018年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招生目录、2018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和2018年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或到中国研究生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