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大连海事大学吉林各专业排位:
1.法学理科普通类排位5518(需要考604分);
2.船舶与海洋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6043(需要考600分);
3.财务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6422(需要考597分);
4.海洋资源与环境理科普通类排位6422(需要考597分);
5.电子信息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6548(需要考596分);
6.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6548(需要考596分);
7.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6679(需要考595分);
8.交通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6810(需要考594分);
9.通信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7198(需要考591分);
10.交通运输理科普通类排位7348(需要考590分);
11.软件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7348(需要考590分);
12.海洋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7483(需要考589分);
13.智能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7623(需要考588分);
14.轮机工程(陆上专业)理科普通类排位7623(需要考588分);
15.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7623(需要考588分);
16.日语理科普通类排位7742(需要考587分);
17.能源与动力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7869(需要考586分);
18.物流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7869(需要考586分);
19.海事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7869(需要考586分);
20.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8009(需要考585分);
21.网络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8009(需要考585分);
2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理科普通类排位8155(需要考584分);
23.救助与打捞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8155(需要考584分);
24.物联网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8155(需要考584分);
25.英语理科普通类排位8306(需要考583分);
26.测控技术与仪器理科普通类排位8306(需要考583分);
27.土木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8454(需要考582分);
28.电子商务理科普通类排位8454(需要考582分);
29.应用物理学理科普通类排位8454(需要考582分);
30.物流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8454(需要考582分);
31.环境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8454(需要考582分);
32.公共事业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8454(需要考582分);
3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8591(需要考581分);
34.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8591(需要考581分);
35.旅游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8591(需要考581分);
36.电子信息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6679(需要考595分);
37.国际经济与贸易文科普通类排位1392(需要考574分);
38.工商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1392(需要考574分);
39.英语文科普通类排位1663(需要考568分);
40.日语文科普通类排位1828(需要考565分);
41.行政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2253(需要考557分);
42.法学文科普通类排位2430(需要考554分)
2018年大连海事大学各专业吉林排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吉林 | 法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4 | 5518 |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600 | 6043 |
| 财务管理 | 597 | 6422 |
| 海洋资源与环境 | 597 |
| 电子信息工程 | 596 | 6548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596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95 | 6679 |
| 交通管理 | 594 | 6810 |
| 通信工程 | 591 | 7198 |
| 交通运输 | 590 | 7348 |
| 软件工程 | 590 |
| 海洋科学 | 589 | 7483 |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588 | 7623 |
| 轮机工程(陆上专业) | 588 |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588 |
| 日语 | 587 | 7742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586 | 7869 |
| 物流管理 | 586 |
| 海事管理 | 586 |
| 自动化 | 585 | 8009 |
| 网络工程 | 585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584 | 8155 |
| 救助与打捞工程 | 584 |
| 物联网工程 | 584 |
| 英语 | 583 | 8306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583 |
| 土木工程 | 582 | 8454 |
| 电子商务 | 582 |
| 应用物理学 | 582 |
| 物流工程 | 582 |
| 环境工程 | 582 |
| 公共事业管理 | 582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581 | 8591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581 |
| 旅游管理 | 581 |
| 电子信息工程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95 | 6679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文科 | 本科一批 | 574 | 1392 |
| 工商管理 | 574 |
| 英语 | 568 | 1663 |
| 日语 | 565 | 1828 |
| 行政管理 | 557 | 2253 |
| 法学 | 554 | 2430 |
电子信息类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大连海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备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光电信息工程的理论、应用和最新发展动态,能在光电信息工程及相关的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工程等领域从事技术研发、产品设计、科学研究、教学与管理等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是新兴、复合型专业,涉及光电技术、计算机、电子学、信息技术、图像处理等诸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应用。本专业以电为基础,以光电信息的检测、处理以及工程应用为重点。
本专业迎合国家光信息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培养具有宽厚扎实的光信息科学与工程相关知识基础,在光电信息获取、传递、处理及应用等方面具有较宽广的专业知识的技术人才。
本专业拥有一支雄厚的教学师资队伍,专业教师均拥有博士学位,还拥有完备的实验教学仪器设备。
主要课程: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电路理论、信号与系统、低频电子线路、数字系统与逻辑设计、物理光学、应用光学、信息光学、光电检测技术、光学电磁理论、光纤通信原理与技术、激光原理与应用、光学系统设计、光电图像处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微机原理与应用、EDA技术、图像压缩技术、C54xDSP原理及应用、语音信号处理、Verilog语言、集成电路设计原理等。
电子信息类
通信工程
大连海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通信基础理论、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系统掌握现代通信技术,能在信息通信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应用开发、网络运营和技术管理的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始建于1958年船舶电气与导航专业,1984年正式命名为通信工程专业,是交通运输部“十五”和“十一五”规划重点建设专业和大连海事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专业,支持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和博士点。2006年获辽宁省本科示范专业称号,2013年获批辽宁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5年获辽宁省本科优势特色专业称号,2013年获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通信工程专业第一名,2016年获得辽宁省创新创业专业,2018年获得省一流本科示范专业。本专业学生入学后可申请我校与爱尔兰国立梅努斯大学的“2+2”合作办学项目。
经过50多年的发展,本专业拥有国内先进的教学实验设施,在海上通信领域享有很高的专业知名度。专业已建成通信原理实验室、移动通信实验室、通信网络实验室、海上通信设备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同时还拥有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和电子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两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本专业学生积极参加各类专业大赛和科技创新活动,近年来在全国电子设计大赛等各类赛事中获国家级、省级奖项近百项。
本专业师资队伍教学成果丰厚、科研创新能力强。专任教师中3名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名获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2名在国外知名大学获得博士学位,7名曾在国外进修访学。本专业教师共承担专业课程近20门,教学内容先进,能及时反映本学科最新科技成果,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已编写多本具有特色的专业教材。《通信原理》、《信息论与编码》等课程被辽宁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精品或资源共享课程。2016年和2018年,本专业分别引进1位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和2位加拿大皇家科学院与工程院院士,与国外一流高校接轨,进一步提升本专业整体教学、科研、国际化水平。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子线路、数字系统与逻辑设计、通信原理、电磁场理论、微机原理与应用、计算机通信网、GMDSS通信设备、移动通信、光纤通信、数字交换原理、卫星通信等。
土木类
土木工程
大连海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数学、力学与结构设计等基础理论,掌握土木工程专业知识,以及一定的项目管理、勘察设计、技术经济和人文科学等综合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面对复杂工程问题具有进行分析、研究并设计解决方案的创新实践能力,选择、使用及开发适当工程工具与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具备良好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素养;毕业后可从事道路、桥梁、隧道及地下工程等各类土木工程的技术与管理工作,经过5年左右的工作实践,达到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师的水平。
专业特色:本专业是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基础学科,经过多年的发展,建立了一支教学和科研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队伍,现有17名专任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5名、博士生导师6名。6名教师有国内外知名大学或研究机构的访学经历,多名教师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
专业具备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培养资格,拥有土木工程一级硕士点、交通运输工程一级硕士点和道路与铁道工程博士点。其中,“道路与铁道工程”学科为辽宁省重点学科。每年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约40人。结合我国交通工程发展重大需求与大连海事大学传统优势,在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中强化了近海交通工程基础设施建造设计理论与安全性评价、新型海洋交通基础设施材料研发与应用技术以及基于全寿命周期设计的海洋交通基础设施BIM等关键技术三个主要方面,提升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专业拥有交通运输部道桥检测中心及公路工程辽宁省重点实验室,除了常规土工试验教学仪器外,还拥有无线桥梁及结构试验系统、微机控制高温岩石三轴流变仪、海床环境基础模型试验加载系统、弯曲梁流变仪、动态剪切流变仪、结构并行计算分析软件、动态信号采集分析系统、多通道光栅光纤解调仪等大型仪器设备,可充分满足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及科研训练的要求。除课堂学习外,本专业与多家国内大型施工单位及科研单位签订了教学实习合同,使学生通过接触大型工程现场了解行业最新技术,有效的保证了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的紧密结合。
本专业注重国际交流协作,已与休斯顿大学开展了合作办学,优秀的学生可申请参加“3+1+1”本硕联合培养项目及“1+1+1”双硕士联合培养项目。
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土木工程材料、工程测量、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土力学、路基路面工程、道路勘测设计、桥梁工程、岩石力学、隧道工程、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地下建筑结构、地下工程施工、基础工程等。
机械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大连海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专业素质,培养创新能力;能在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和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成立于2005年,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经过十几年的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已形成机械学科门类齐全、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0人(全部拥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7人(博士生导师6人),副教授5人(博士生导师2人)。
本专业建立了设备先进、行业特色明显的机械工程学科基础平台,拥有交通装备先进制造与控制技术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教学、科研条件已达到国内大学同类专业的先进水平。专业团队已经形成船舶机电一体化、流体传动、虚拟制造技术、机械摩擦磨损机理及控制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稳定的科研方向。近五年,完成国家级课题1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企事业委托项目30余项。
主要课程: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电工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互换性与测量、机械制造工程学、机械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机械工程控制基础、CAD/CAM技术、液压传动、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机械系统嵌入式控制、数控技术。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环境工程
大连海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扎实的环境工程学科的理论基础,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科技开发基本能力,掌握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等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具有环境监测与分析、环境规划和管理能力,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环境工程问题,成为具有技术开发与组织管理能力的高级环境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始建于1995年,是大连海事大学重点发展的品牌专业之一,辽宁省重点建设学科专业,支持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两个二级学科和环境科学与工程一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本专业为学校特色专业。
本专业在海洋环境污染治理与环境规划管理领域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居国内高校同类专业领先水平。本专业人才的培养适应社会环境的发展需求,是海洋与交通环境污染控制及环境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环境规划与管理领域专业高级科技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在环境保护、环境污染治理、水运港口及船舶污染控制与管理等行业及相关的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有较大影响。本专业目前与美国休斯顿大学建立2+2、3+1、3+1+1等项目合作培养办学,与中国海洋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建立全日制本科生境内交流学习项目。
本专业拥有雄厚的教学师资队伍,教授比例占30%,拥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为98%,专业拥有完备的实验实践教学条件,达到国内同类专业的先进水平。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环境化学、环境工程原理、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工程、环境工程设计、船舶与港口防污染技术、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影响评价等。
计算机类
软件工程
大连海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软件理论与软件工程专业知识和较强的日英双语应用能力,并掌握先进的软件开发技术和软件项目管理方法的高级软件工程专业人才,为解决国家信息化建设对软件人才的需求和对日软件开发对日语软件人才的迫切需求等问题。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从事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与实现、软件测试、软件维护和软件项目管理等工作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其基本能力应达到具有国际水准的软件工程师和软件项目管理人员的水平。
专业特色: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外包软件市场的需求,本专业注重加强学生基础理论、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培养。通过项目驱动的教学与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培养学生具有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强化学生的日语能力,使学生达到国际日语二级及以上水平,具有较强的日英双语综合应用能力。
本专业依托的软件工程学科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工作站、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提供了平台。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拥有辽宁省“百千万优秀青年科研骨干计划”百人行列人才。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合理、学缘结构优良、学术水平一流、教学和科研经验丰富,大多数教师具有国外学习、工作和学术交流经历。
本专业实验设备设施完善,拥有软件工程基础实验室、软件工程综合实验室和软件测试实验室等多个专业实验室。通过贯穿项目驱动的专业课内实验,以及独立的实验课、课程设计、实训课程和实践课程等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本专业学生踊跃参加各类专业大赛和科技创新活动,近年来在全国各类赛事中获奖数十项。本专业积极开拓国际合作办学渠道,与英国拉夫堡等大学合作,推行“3+1+1”培养模式。
主要课程:日语精读、日语视听、英语(二外)、离散数学、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织与结构、编译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Java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软件工程导论、人机交互导引、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数据库原理、SQL Server/Oracle数据库应用技术、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NET体系及编程、Java EE Web应用程序设计、嵌入式系统软件设计、Android平台应用开发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软件项目实践、软件项目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