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大连海事大学北京各专业排位:
1.通信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9427(需要考590分);
2.软件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9553(需要考589分);
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9681(需要考588分);
4.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9681(需要考588分);
5.物联网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9967(需要考586分);
6.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9967(需要考586分);
7.法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0599(需要考581分);
8.物流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0599(需要考581分);
9.数学与应用数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0599(需要考581分);
10.国际经济与贸易理科普通类排位10599(需要考581分);
11.救助与打捞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0599(需要考581分);
12.材料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0713(需要考580分);
13.交通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10843(需要考579分);
14.海事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10843(需要考579分);
15.物流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10843(需要考579分);
16.轮机工程(陆上专业)理科普通类排位10843(需要考579分);
17.交通运输理科普通类排位10964(需要考578分);
18.海洋资源与环境理科普通类排位10964(需要考578分);
19.工商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10964(需要考578分);
20.地理信息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0964(需要考578分);
21.法学文科普通类排位3025(需要考601分);
22.英语文科普通类排位3204(需要考598分);
23.社会工作文科普通类排位3384(需要考595分)
2018年大连海事大学各专业北京排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北京 | 通信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0 | 9427 |
| 软件工程 | 589 | 9553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588 | 9681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588 |
| 物联网工程 | 586 | 9967 |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586 |
| 法学 | 581 | 10599 |
| 物流工程 | 581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581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581 |
| 救助与打捞工程 | 581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580 | 10713 |
| 交通管理 | 579 | 10843 |
| 海事管理 | 579 |
| 物流管理 | 579 |
| 轮机工程(陆上专业) | 579 |
| 交通运输 | 578 | 10964 |
| 海洋资源与环境 | 578 |
| 工商管理 | 578 |
| 地理信息科学 | 578 |
| 法学 | 文科 | 601 | 3025 |
| 英语 | 598 | 3204 |
| 社会工作 | 595 | 3384 |
公共管理类
海事管理
大连海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适应国家航运业发展,具有海上交通工程与航海技术、公共管理、海事法律理论基础,掌握海上交通安全、防治船舶污染海洋和航海保障技术能力的海事管理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是具有浓厚工程背景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是我国最早招收海事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是我校的特色专业。2007年被评为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2009年被评为辽宁省高等学校示范专业。支持海上交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硕士和博士点。拥有一支雄厚的专业教学师资队伍,以及完备的实验实践教学系统与仪器设备。
专业要求:思想政治素质好,热爱海事事业,有海洋意识与社会责任感,英语语种。
主要课程:海上交通工程、航海学、交通工程基础、安全评价与技术、船舶交通管理系统、航标设备与管理、船舶与船员管理、船舶防污染管理、危险品运输安全管理、海事调查与分析、海上搜寻与救助、海事信息系统、海事公共管理、海上安全公约、海事行政法等。
公共管理类
交通管理
大连海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交通管理(包括英语强化)专业培养定位在航运及港口管理方向,旨在培养具有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良好的专业英语能力,精通航运、港口管理相关理论和业务,熟悉行业发展前沿问题,具有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的高级航运管理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前身为成立于1953年的大连海运学院水管系所属的水运管理专业及后来成立的交通运输专业(国际航运管理方向),是国内最早成立的以培养港航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为目标的专业。交通管理(包括英强)专业体现着大连海事大学传统优势,是学校重点建设的航运特色品牌专业方向之一。本专业在我国航运、港口、海事等行业,以及与之相关的运输服务业与金融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具有很大的影响。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大型航运企业和港口集团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多数来自本专业。
本专业的师资队伍年龄职称结构合理,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90%,学术水平一流、教学经验丰富。专业实验室建设规模和水平位于国内大学同类专业的前列。2006年12月,依托本专业,大连海事大学被辽宁省教育厅确立为省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培训基地,2015年本专业被辽宁省教育厅确立为全省首批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国际化示范专业的试点专业之一。
主要课程:班轮运输实务与法律、租船运输业务、海商法、航运经济学、航运管理、国际贸易实务、物流基础、管理理论与技术、微观经济学等课程同步为英强方向开设了双语课程,此外还有运输经济学、港口经济学、水运商务管理、运输代理业务、外贸运输保险、航运衍生品及风险管理、国际航运政策、国际多式联运、水运交通运输发展战略、港口装卸工艺、港口管理、港口规划、船舶认识实习(“育鲲”轮实习一周)、航运企业经营与发展战略案例、交通运输学、管理运筹学、国际航贸地理、航运市场营销学、系统工程、航海概论、经营管理统计和财务管理等相关课程。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物流工程
大连海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物流系统工程及管理基础知识,了解物流实务运作与管理相关业务,关注物流行业发展前沿问题,具有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的高级物流工程与管理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前身为成立于1989年的航管系综合运输专业,是国内最早设立的培养港航物流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的两个专业之一,体现了大连海事大学的传统优势,是学校“双一流”建设的主干专业、也是学校重点建设的航运特色品牌专业方向之一。本专业在我国航运、港口、货运代理及仓储等国际物流行业,以及与之相关的运输服务与金融企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中均有重要的影响。
物流工程专业师资队伍年龄职称结构合理、学术水平一流、教学经验丰富,拥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为90%,还拥有完备的实验教学仪器设备。2006年被确定为学校重点建设的专业之一;2010年获“辽宁省示范专业”;2014年,本专业在辽宁省本科专业评价中名列第一,同时获“辽宁省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5年,本专业获“辽宁省本科优势特色专业”;2018年,获“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首批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
主要课程:管理运筹学、系统工程、机械设计基础、交通工程学、物流系统仿真、物流中心规划设计、工程物流、项目管理、交通运输规划理论与方法、港口装卸工艺、高级英语技能、国际商务英语、物流方案设计、物流信息系统、运输代理业务、租船运输业务、航运管理、海商法概论等。
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大连海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道德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掌握必备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身心健康,可从事电子信息及相关领域中系统、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的研究、设计、开发、应用、运行管理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从2001年开始招生,现有在校本科生300余人。2008年被评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示范专业,2013年被评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2016年获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第一名。本专业是我校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一级学科硕士点的主要支撑专业之一。本专业分为微波与射频技术、图像与视频信号处理和基于FPGA的集成电路设计技术3个专业方向。本专业的特点是重基础、宽口径、实用性强、服务面广,专业方向设置紧密结合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重点发展方向。
本专业拥有一支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多名教师有国外学习、工作或交流经历。本专业有辽宁省优秀教学团队1个、辽宁省教学名师1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1人。近年来本专业教师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等科研项目,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了《数字微波通信》、《信号检测与估计》等专著,编写出版了《微波技术》、《天线与无线电波传播》、《电磁场与电磁波》等多部教材。
本专业既重视理论知识的培养又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拥有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和电子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两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下设十余个专业实验室,还拥有多个国内外著名企业资助的实验室。此外,本专业学生每年到辽宁省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基地等校外实习基地实习,还可以到学校远洋实习船参观实习。本专业学生积极参加各类专业大赛和科技创新活动,近年来在全国电子设计大赛等各类赛事中获省级以上奖项数十项,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数十项。本专业学生入学后可以申请我校与法国奥尔良大学和图尔弗朗索瓦拉伯雷大学的“3+3/4+3” 联合培养项目以及与英国拉夫堡大学的“3+1+1” 联合培养项目。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电磁场理论、微波技术、信号与系统、微电子技术基础、低频电子线路、高频电子线路、微机原理与应用、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图像压缩技术、语音信号处理、FPGA数字系统设计、射频电路设计、计算机通信网等。
计算机类
物联网工程
大连海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适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掌握良好的数学、自然科学和扎实物联网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实践和创新应用能力,能在物联网工程尤其是交通相关物联网工程从事系统设计、软硬件产品研发、维护和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是教育部首批批准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之一,是根据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建设的具有鲜明行业特色、围绕交通及其它行业对物联网工程技术的人才需求而培养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其课程设置涵盖物联网技术所涉及到的基础理论和在工程应用时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并根据我校的航运特点设立了多门具有行业特色的物联网专业课程。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信号分析与处理、微机原理及应用、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数据库原理、控制原理与设计、数字通信原理、传感器原理与技术、高频电子线路基础、工业网络技术、数据采集与检测技术、RFID原理与应用、无线网络技术等。
法学类
法学
大连海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深厚的法
学专业知识功底,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达到较高的外语水平,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创
新能力、实践能力,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国家立法机关、审判机关、
检察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仲裁机构、法律服务机构和涉外活动从事法律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
级专门人才,同时兼顾培养能够在各高等、中等学校从事法学教学的教师。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
本训练,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运用法律管理事务与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从
事法律工作和法学教学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
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等法学
基础知识,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如法学理论、刑事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行政法学、国际法
学、环境法学等)系统深入地掌握该方向的知识体系。
2.深刻掌握法学学科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基础知识
素养、求实创新精神、科学素养、公正的品质、综合分析素养、法律意识和法律至上的法治精神;精
通法律,熟悉法律和相关业务。
3.能将所学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地综合应用于法学和法律实务之中。毕
业生应特别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获取知识的能力
具有独立自主地学习并获取本专业知识、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社
交能力以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根据本专业不同的任务检索相关文献。
(2)应用知识的能力
具有在获得相关法律基础知识与法学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应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解决实
践中遇到的专业问题的综合能力。
(3)实践能力
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思维能力。
(4)创新能力(精神)
掌握进行创造活动的思维方法,能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创业思维和探索能力。
4.比较系统地掌握一门外语,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在本专业与相关领
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知识、方法与工具,能够进行中外文法律与法学
文献检索,掌握法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能够应用基本的数据库,掌握法律写作的基本知识。
5.了解中国和相关国际法律、法学的理论前沿,把握法律实践的发展动态。
主干学科:法学理论、宪法行政法、刑法、民商法、国际法(在本科阶段所有学科均在法学一
级学科下招生培养)。
核心课程: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
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实践、司法部门实习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0302 政治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