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江苏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347 | 45083 |
|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 344 | 50463 | ||||
| 电子信息工程 | 341 | 56169 |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340 | 58125 |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340 |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340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40 | |||||
| 电气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339 | 60015 | |||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普通类 | 339 | ||||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339 | |||||
| 机械电子工程 | 339 | |||||
| 应用化学 | 338 | 61984 |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338 | |||||
| 会计学 | 338 |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338 |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337 | 63904 |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337 | |||||
| 通信工程 | 337 | |||||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337 | |||||
| 土木工程 | 337 | |||||
| 环境工程 | 337 |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337 | |||||
| 工商管理 | 337 | |||||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337 | |||||
| 软件工程 | 337 | |||||
| 市场营销 | 337 | |||||
| 能源化学工程 | 337 | |||||
| 统计学 | 337 | |||||
| 自动化 | 336 | 65792 | ||||
| 轻化工程 | 336 | |||||
| 工程管理 | 336 | |||||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336 | |||||
| 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 | 336 |
1.专业概况
通信工程专业始建于1983年,是吉林省最早设立通信工程专业的高校之一,2005年获批“通信与信息系统”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批“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获各级科研成果奖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专业获批省级精品课程2门,各级教学成果奖20余项,编著教材12部。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
2. 培养目标及专业特色
培养具备通信与信息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知识基础,掌握通信系统设计、信息处理、电子系统设计理论,能在电信、电力等相关领域从事系统研究、设计、开发、测试、运维和工程应用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以信息传输及处理,通信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制造和应用为主体,形成以无线通信、通信网与交换、信息工程与多媒体为方向,以通信技术在电力调度通信专网的实际应用为侧重点的专业特色。
3.主干课程
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数字电子、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高频电子线路、电磁场与电磁波、数字通信系统、现代交换技术、光纤通信、移动通信、微波通信、电力通信、无线传感器网络、电力综合自动化。
4.就业方向
可在通信、电子、电力、广播电视等相关领域,从事现代通信系统、通信网、信息传输与处理系统以及通信、电子设备等方面的研究、设计、开发、运营、施工、维护及技术管理等工作,或继续攻读通信工程及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一、专业概况
现代建筑日新月异,伴随大量新型建筑体系的出现,对建筑内部的设备也提出更高要求,社会迫切需要能适应现代建筑环境与能源发展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为吉林省特色专业,现有国家精品课1门,省精品课4门,省优秀课2门。本专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
二、专业特色及培养目标
本专业涵盖了供热、空气调节、制冷、通风、燃气、电力等多个领域的内容,主要研究室内建筑环境与设备,为人们工作、生活创造舒适、健康环境。结合我校在发电行业的优势和特色,强化工程实践,注重综合素质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就业适应能力以及科学研究潜力,主要侧重培养可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及专业技术能力,掌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实践、创新能力和较高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在设计研究、工程建设、设备制造、运营等企事业单位从事采暖、通风、空调、净化、冷热源、供热、燃气等方面的规划设计、研发制造、施工安装、运行管理及系统保障等技术或管理岗位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应用人才。
三、主要课程
在专业能力培养方面,设置有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空气调节、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供热工程、工业通风、自动控制与建筑设备自动化、锅炉原理、燃气输配等。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设置有:各门主干课程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生产实习、热电厂仿真机实习等。
五、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从事建筑、供暖通风、空调制冷、燃气供应及应用、热电等行业设计、运行、研发、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主要就业单位有热电厂、热力公司、建筑设计院、暖通空调设备制造企业、燃气公司以及科研院所和设置有相关专业的高等学校等。
一、专业概况
本专业是根据电力行业和传统机械制造行业对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需求而设置,以机械设计与制造为基础,融入机器人技术、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的交叉学科,于1996年开始招生。经过近20年的不懈努力,已成为我校师资力量雄厚、业绩突出、具有良好教风和学风的专业,是吉林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试点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及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2013年被遴选为校级特色专业。近几年毕业生的平均一次就业率均在95%以上,累计为国家培养了近两千名高级专门人才。
二、专业特色及培养目标
本专业结合我校在电力行业的优势,在保证全面完成普通机械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增设电力机械方面、机器人技术方面的选修课,使本专业毕业生能更快更好地适应电力行业、新兴机器人技术对机械方面的人才需求,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毕业生以扎实的理论基础、踏实肯干的作风、勇于吃苦的品格和创业精神,赢得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宽厚的基础理论和较扎实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机械产品设计开发能力和机械工程技术应用、生产管理与工程管理能力,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能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从事产品设计制造、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生产组织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创新性工程技术人才。
三、主干课程
理论课程:现代工程图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公差与技术测量、工程材料、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机械制造技术、数控技术、液压传动、测试与传感技术、机电传动控制等课程。
实践环节:金属工艺实习、生产实习、先进制造技术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
四、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电厂、电力设备制造行业以及机电一体化相关领域内的大型企业、科研院所、国家机关和高等院校从事设计、制造、设备维护及维修、管理、科研和教学等工作。
一、 专业概况
本专业始建于2001年,是吉林省特色专业。主要面向能源电力行业信息化需求,培养具有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集成、制造、开发、技术支持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吉林省教学团队1个,省精品课程4门,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
二、专业特色及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修养,掌握电路、电子技术、信号获取与信息处理、微处理器原理及其软件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网络及通信技术等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主要课程
在专业能力培养方面,设置有电路原理、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嵌入式系统、Java SE 程序设计、现场总线技术、EDA应用技术、智能仪器、计算机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物联网技术、电力系统通信技术等。
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设置有电子工艺实习(PROTEL、MULTISIM、PROTEUS,PLC设计);数字信号处理算法设计(利用DSP实现交流采样,谐波分析,傅里叶变换,有源滤波器);JAVA课程设计(配电自动化,网络通信);EDA课程设计(数据采集、处理,合并单元设计,IED设计);通信技术应用实践(现场总线、无线传感器网络、物联网技术,智能用电应用),现场实习;毕业设计。
四、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从事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集成、制造、开发、技术支持等工作。
主要就业单位为电子和信息技术行业的企事业单位以及能源电力领域的电网公司、发电集团和科研机构。
学科:理学
门类: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进行风力发电机组及风电场的设计、制造、运行、试验研究、项目投资管理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发展潜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力学、电学、工程图学、计算机、机械设计自动控制理论、材料学、风能动力工程概论、风力空气动力学、风力发电原理、风电机组监控与控制、风能资源测量与评估、风电机组原理与设计、风电场电气设计与控制、风电场运行与维护、风力发电项目开发等。
就业方向:可从事发电公司、设计院、风力发电设备制造企业、风电场等单位从事风能资源测量与评估,风力发电机组设计与制造以及风电场的设计、施工、运行与维护等工作,也可从事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机械工程等相关领域的专门技术工作。
一、专业概况
会计学专业成立于1995年,2010年被批准为吉林省“十二五”特色专业。已有《基础会计学》等2门省级精品课和3门省级优秀课。现有专任教师23人,教授、副教授比例达到50%以上,其中博士10人,在读博士3人。拥有实验室2个,面积200平方米以上,计算机200余台,电算会计实验操作软件3种,拥有校外实习基地5个。学生曾在“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得银奖、铜奖,在全国财务技能大赛上获得省级团体二等奖。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会计理论基础扎实,熟悉经济管理理论及方法、会计准则及其他财经法律知识,具有科学思维方法、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创业精神,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外语应用能力,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从事会计实务操作、财务管理、审计以及会计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三、主要课程
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学、高级会计学、成本会计学、财务管理学、税法、管理会计学、审计学、会计电算化、管理学、微观经济学、电力工程概论、电力企业会计、电力市场及电力企业管理、施工企业会计、工程概预算等。基础会计学综合实验、财务会计学综合实验、成本会计学综合实验、电算化会计综合实验、高绩效团队创造。
四、专业特色及就业去向
(一)专业特色
1.采取“认识+理论+实践”的特色培养模式。帮助学生在了解企业经营管理过程的基础上进行会计理论及实务的学习。
2.突出电力行业特点,开设了与电力行业相关的课程,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电力行业的会计工作。
3.实践环节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指导学生参加“创业计划大赛”及“财务知识大赛”。
(二)就业去向
在电网企业、发电企业、电力建设、电力科研单位、政府机关及其他企事业单位、高等学学校、职业院校等从事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会计教学与科研工作。

东北电力大学体育学院研究生专业有: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等专业。体育教学体育教学东北电力大学全日制统考体育学院专业:5(不含推免)考试方式政治外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101)思想政治理论见招生简章(204)英语(二)见招生简章(346)体育综合请

东北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专业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东北电力大学全日制统考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20(不含推免)考试方式政治外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101)思想政治理论见招生简章(201)英语(一)见招

东北电力大学研究生专业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体育教学、运动训练、英语笔译、数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力经济与管理、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土木工程

社会工作/专业代码:030302东北电力大学2021年在山东等1个省市开设社会工作专业。东北电力大学各省市招生计划(2021)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地区批次学制人数学费030302社会工作山东普通类一段四年34600东北电力大学各省市录取分数线(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代码:080204东北电力大学2022年在河北、江西、贵州、安徽、四川、广西、内蒙古、黑龙江、江苏、陕西、山东、福建、河南、吉林、甘肃、辽宁、山西、云南等18个省市开设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东北电力大学各省市招生计划(202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代码:080202东北电力大学2022年在内蒙古、湖南、广西、辽宁、安徽、山西、陕西、吉林、江苏、广东、湖北、甘肃、江西、贵州、河南、天津、四川、黑龙江、山东、浙江、云南、重庆、西藏、福建、河北、新疆等26个省市

东北电力大学/院校代码:年东北电力大学在江西、四川、广西、北京、山东、福建、贵州、安徽、宁夏、黑龙江、山西、天津、河南、辽宁、河北、新疆、江苏、云南、甘肃、西藏、广东、浙江、湖南、吉林、陕西、重庆、内蒙古、湖北等28个省市招生,开设了给排水

2021年东北电力大学各专业学费:1.会计学专业学费:41802.供用电技术专业学费:41003.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费:48404.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费:41805.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学费:41806.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

东北电力大学/占地面积:1212亩东北电力大学创建于1949,位于吉林占地面积为1212亩。东北电力大学是一所公办理工类普通本科院校。东北电力大学236名软科(综合)140名校友会(综合)299名武书连学校简介东北电力大学坐落在风景秀美的吉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多相流理论及先进测控技术:080700东北电力大学研究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多相流理论及先进测控技术)人数:51。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多相流理论及先进测控技术东北电力大学全日制统考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专业:51(不含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