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2018成都工业学院西藏录取分数线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3-03-15 06:42:53 解决时间:2022-08-13 16:44

满意答案

2018年成都工业学院西藏录取分数线:理科最低分为306,最低位次为0;2022年成都工业学院西藏招生计划:(1)理科的专业有: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物流管理;
一、2018年西藏录取分数线
1.2018理科录取分数线
年份批次省控线招生类型 最低分 最低位次
2018本科二批335普通类3060
二、2022年西藏招生计划
1.理科
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本科二批普通类四年2
机械工程本科二批普通类四年3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二批普通类四年2
物流管理本科二批普通类四年3
三、专业介绍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物流管理
成都工业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级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专业简介:物流管理专业创办于2003年,2013年被评为四川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2019年被教育部批准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现有教师23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3人,博士5人,50%以上教师拥有企业工作经验,已形成“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
本专业拥有良好的校内实验实习条件,已建成现代物流创新实验室、现代物流仿真实验室、ERP模拟对抗实验室和国际物流实验室。
为四川及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培养应用型物流人才,是本专业的重要特色。本专业现有制造业物流、商贸物流两个专业方向,并在京东物流、苏宁物流、顺丰速运、一汽物流(成都)、丹马士物流、创源国际货代等10余家大中型企业建有校外实习基地。
本专业毕业生可进入各类现代制造业企业、物流企业和商贸企业从事物流系统规划、物流方案设计及采购、仓储、运输、销售等管理工作,也可在专业咨询公司、教育培训机构及政府相关部门从事物流管理相关工作。毕业生还可选择攻读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
主要课程:管理学、经济学、运筹学、统计学、采购管理、仓储管理、运输与配送管理、生产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信息管理、物流成本管理、国际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等。
3、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系统分析、设计、运营、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要的管理学、经济学、工程学等系统的专业知识,能够在工商企业物流管理、物流企业经营管理以及相邻专业岗位上解决实际问题的高水平、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进入各类生产企业、商贸企业和物流企业从事物流系统规划、物流方案设计以及采购、销售、仓储、运输等相关岗位管理工作,也可在专业咨询公司、教育培训机构、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其他社会团体从事物流管理相关工作。毕业生还可选择攻读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
机械类 机械工程
成都工业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招生专业介绍:机械工程专业是我校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专业之一,具有良好的办学基础和丰富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经验。本专业是四川省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以专用机械设备的设计与制造为特色,培养服务于社会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的人才对四川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发挥支撑作用,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本专业主动对接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企业技术创新要求,充分利用地方资源,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依托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与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合作开展专业建设,以省级创新型示范课程为引领进行课程建设,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本专业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导向,搭建了机械创新协会、课作工坊等课内外相结合的科技创新实践平台,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培养。近年来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创新实践与学科竞赛,荣获国家级、省级奖50余项,其中包括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
师资队伍:
本专业拥有一支由来自企业的专家人才领衔的双师双能型高素质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4名,均为硕、博士,其中正副教授9名,2名带头人均具有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称号及多年企业实际工作经验。教师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专业背景结构优良,能很好承担该专业的教学科研及建设。
本专业将学科建设与师资培养、实验教学改革、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相结合,积极将教研、科研成果引入教学,丰富教学内容,贴近生产实际,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及职业发展能力。
主要课程设置:
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机械工程材料及热处理、液压与气动技术、机电传动与控制、机械制造技术、机械系统设计、有限元分析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专用机械设备的设计与制造为特色,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机械工程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能在机械工程领域从事工程设计、制造、生产运营管理等,尤其是从事专用设备的设计与制造领域相关工作的基层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通过在本专业领域5年左右的锤炼,能达到工程师水平,优秀学生能成为技术骨干或技术主管。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机械工程相关领域从事专用机械设备的设计与制造、维修、试验、生产管理等工作;也可在机电及自动化工程领域从事相关产品的设计工作,本专业学生当年就业率连续3年保持在96%以上。学生也可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硕士研究生,本专业每年都有部分同学考入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攻读硕士学位。
机械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成都工业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招生专业介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我校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专业之一,拥有深厚的行业底蕴,致力于培养从事先进制造业领域高端制造的应用型科技创新人才,是四川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
近年来,本专业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丰硕成果,获得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建设有教育部首批国际在线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四川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四川省应用示范课程等;建有数控技术国家级实训基地、“普什宁江机床有限公司”四川省大学生校外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实践基地。
本专业教师积极吸收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研究、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各类课外科技竞赛活动。近年来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创新实践与学科竞赛,荣获国家级、省级奖80余项,其中包括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获国家级特等奖、四川省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竞赛金奖。
本专业与美国扬斯敦州立大学机械专业进行“2+2”双学士学位的国际联合培养。
师资队伍:
本专业教师团队在国家级教学团队的基础上建设发展而成,现有专任教师16名,均为硕、博士,其中正副教授8名。专业负责人是全国优秀教师、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四川省教学名师。在教师团队中有四川省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1人、四川省委教育工委优秀共产党员1人,建有1个四川省劳模工作团队。近年来专业团队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科技厅等省级以上和企业横向项目30多项,同时教师积极将科研成果引入教学,丰富教学内容,贴近生产实际,使学生得到了很好的训练。
主要课程设置:
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传感与检测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机电传动与控制、CAD/CAM、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技术等课程。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适应国家和成渝双城经济圈内机械设计制造、设备运营管理及相关行业的发展,具备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数控技术方面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较强的工程问题发现与解决能力、系统思维和创新意识,良好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从事机械制造工程领域的开发、设计、制造以及设备运行和技术管理等方面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广、适应性强、就业率高,能在制造业领域内从事机械制造、智能装备设计、开发、管理、运用等方面工作。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在95%以上,在历届毕业生中,均有部分同学选择继续深造,深造者中进入双一流高校比例高。
就业单位包括中国电科集团二十九所、成飞集团、京东方、华为、一汽大众、四川长虹、成都地铁等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以及外资企业斯伦贝谢、莫氏、Intel、德州仪器等知名外企。
四、成都工业学院
446
软科(综合)
366
校友会(综合)
666
武书连
学校简介

成都工业学院始建于1913年,是辛亥革命后四川举办的第一所实业学校,迄今已有109年的办学历史。陈毅元帅曾于1916-1918年在学校染织专业学习。在连续百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以服务国家急需为己任,坚守实业兴国教育情怀,形成了“手脑并用、学做合一”的校训,“严谨、朴实、勤奋、创新”的校风和以工为主、突出应用、服务地方与行业的育人传统。学校先后隶属原二机部、四机部、电子工业部以及四川省原电子工业厅等部门,长期面向行业办学,主要经历了“全国重点中专”成都无线电机械学校和“全国示范高工专”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两个办学阶段。2000年,学校由四川省电子工业厅划转省教育厅主管,2012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是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推进本科产教融合“厅委共建”全省唯一试点高校。

学校占地总面积1645.74亩,有郫都、宜宾、花牌坊、大丰等4个校区。学校本部位于成都市郫都区,地理位置优越,校舍建筑面积约38.75万平方米。宜宾校区位于宜宾市三江新区,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建筑面积约28万平方米,与郫都校区形成了“一校两区”、高效协同、相互支撑、共同发展的办学格局。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300余人,设有二级院(部)14个、本科专业39个,涵盖管理学、理学、经济学、艺术学、文学等多个学科门类,重点面向“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业”3个领域,构建起了适应四川省产业结构升级,对接地方产业链、创新链的应用型学科专业布局。

近年来,学校以党建为引领,以服务地方、“治蜀兴川”为己任,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以产教融合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驱动力,以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为目标,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办学定位和“根植地方、魂在应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办学思路,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办学空间明显扩展、社会声誉显著提升、同类高校影响力明显增强,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应用型办学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成效初步显现。

学校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一以贯之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学校中心大局工作,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质量为抓手,推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个;“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2个;省级“三全育人”试点学院、省级思政精品项目各1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1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团队1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门;“形势与政策”课获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依托人文与设计学院(晏济元书院)设立成都工业学院红色文化研究院,被列为全省高校重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院培育项目。建有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陈毅纪念园,充分发挥学校红色资源优势,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学校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本科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学校坚持“对标竞进、争创一流”,积极抢抓机遇,现有“机械电子工程”“物流管理”“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机械电子工程”“物流管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机械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国际商务”等1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6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国家级一流专业数量位列省属高校第8、新建本科高校第1,全国同类高校前列。学校有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门、四川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6门、省级首批应用型示范课程14门、省级一流课程28门,建有机械电子工程、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等3个国家级实训基地,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21年,学校省级教育成果奖实现新突破,牵头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参与获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一等奖获奖数量名列全省本科院校前十。

学校全面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校坚持“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深入实施以“产教五融合”为特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改革与创新。获批四川省产教融合示范项目,为全省5所本科高校之一,新建本科唯一。有5项产教融合案例被教育部规建中心优秀案例集收录。学校坚持“五育并举”,培养了一大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基层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毕业生深受各界欢迎,与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电科、国家电网、中国电信、中粮集团、中国水利水电、华为、京东方、长虹、九洲、重庆平伟、迈普、上海莫仕、德州仪器、富士康、通威太阳能等知名企业保持长期战略合作关系,近三年本科毕业生平均初次就业率均在95%左右。学生学科竞赛成绩喜人,获得2019、2020、2022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本科组全国一等奖、省级“互联网+”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2019年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特等奖等。2020年学生学科竞赛位列中国高教学会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第299位,在全省本科高校中排名12。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和科技兴校战略,师资队伍建设成效和教学科研能力持续提升。学校现有教职工1070人,其中,专任教师829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85人,引进和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260名。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具有国家、省部级人才称号的拔尖人才50余人次,教师队伍结构不断改善,师资水平不断提高。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名师称号3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3人次、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29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9人,“天府学者”特聘专家1人。2020年,位列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榜单第5位。

学校现有无人机与飞行控制系统应用与技术等3个四川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性社会学与性教育研究中心、无人机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等2个四川省哲学社会哲学重点研究基地,建有53个建制实验室,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批国家级“新工科”实践项目2个,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0余项。近年来,学校注重培养特色鲜明的学术团队,科研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21年,“四川省电子终端产品制造智能化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四川省智能机电传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3个省级科研平台获批建设。2022年,人文与设计学院教师与校企合作企业联合研发的产品获得德国IF设计奖。

学校切实践行高校责任担当,不断深化对外交流与合作。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发展目标,努力实施“开放国际战略”,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搭建务实高效的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国(境)外交流合作成效明显。学校是中国-东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一带一路”工学院联盟常务理事单位,与德国、英国、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爱尔兰、丹麦以及“一带一路”沿线俄罗斯、波兰、匈牙利、乌克兰、泰国、韩国等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的20余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招收来自俄罗斯、蒙古、尼泊尔、孟加拉国、泰国等国留学生来校进行学历教育及汉语学习。

学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办学定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化与成都市,宜宾市,达州市,甘孜州,成都市金牛区、郫都区的校地合作,注重与行业领域的大型企业、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与地方政府、企业、学术机构合作建立了97个校外实习基地,其中3个为省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工作中,学校积极发挥智力优势,定点帮扶的色达、宣汉县脱贫摘帽并获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县称号,直接帮扶的宣汉县渡口乡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单位。学校获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脱贫攻坚嘉奖,学校驻村干部获表彰5人次,1人荣获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学校聚焦创新改革和能力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四川样板”示范效应日益彰显。学校积极推进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是“国家‘十三五’地方高校转型示范工程(产教融合规划项目)”实施高校、“本科院校整体转型发展改革”试点院校,5个项目获批省级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当选“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四川省电子信息产教联盟”理事长单位。发起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联盟”“四川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学校社会声誉不断提升、同类高校影响力明显增强,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成效不断凸显。

新百年新征程,学校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根天府大地办大学,回归应用之魂育英才,围绕人才培养核心,深耕教学科研一线,贯彻落实“三个大会”精神,不断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同心同向持续推进“全国一流四川引领”的应用型高校建设。


食堂

学校现有4个食堂,郫都校区有西肆闹市美食街。食堂菜品丰富,食品卫生严把质量关,让每一位成工学子都能吃到最美味、最放心的美食。



通讯地址
郫都校区: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中信大道二段1号 宜宾校区:四川省宜宾市三江新区双城街道大学路三段9号
招生联系方式
招生部门联系办法

招生办公室电话:(028)87992872、87992873、87992379

传真:(028)87992366 

郫都校区: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中信大道二段1号

宜宾校区:四川省宜宾市三江新区双城街道大学路三段9号

学校网址:http://www.cdtu.edu.cn

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zs.cdtu.edu.cn

            



周边环境

学校主要在成都市郫都区和宜宾市两个校区办学。

郫都校区位于成都市郫县中信大道2段1号,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是学习、求知的理想之地。

宜宾校区依山傍水,自然环境优越,办学设施齐全,占地700余亩,建筑面积约28万平方米。校园整体采用“一核两轴,一脉七园,山水书院”的总体规划结构,形成学习、交流、教学、实践、生活等多维一体的集合,毗邻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十余所知名高校,配套资源丰富,科教氛围浓厚,是莘莘学子学习生活和成长成才的理想家园,是辛勤园丁教书育人和发展进步的理想平台。


  中专 2022-08-13 16:44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2016年成都工业学院通信工程专业在西藏录取分数线

    1楼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成都工业学院西藏通信工程2016二批理科310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成都工业学院西藏通信工程2016二批理科310

  • 中专学校

    2017年成都工业学院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在西藏录取分数线

    2楼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成都工业学院西藏微电子科学与工程2016二批理科312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成都工业学院西藏微电子科学与工程2016二批理科312成都工业学院西藏微电子科学与工程2015二批理科270成都工业学院西藏微电子科学与工程2014二批理科352

  • 中专学校

    2015年成都工业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在西藏录取分数线

    3楼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成都工业学院西藏电子信息工程技术2015专科理科303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成都工业学院西藏电子信息工程技术2015专科理科303

  • 中专学校

    2016年成都工业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在西藏录取分数线

    4楼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成都工业学院西藏电气自动化技术2016专科理科304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成都工业学院西藏电气自动化技术2016专科理科304

  • 中专学校

    2016年成都工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在西藏录取分数线

    5楼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成都工业学院西藏机电一体化技术2016专科理科240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成都工业学院西藏机电一体化技术2016专科理科240

  • 中专学校

    成都工业学院2022年在西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2022成工院西藏分数线

    6楼

    2022年成都工业学院西藏招生专业: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专业。)、物流管理、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二年级在宜宾校区,四年级在郫都校区就读。)等4个专业。2022年成都工业学院西藏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

  • 中专学校

    成都工业学院2021年西藏录取分数线及专业分数线,2021成工院西藏分数线

    7楼

    2021年成都工业学院西藏招生专业:数字媒体技术、通信工程(二年级宜宾校区,四年级郫都校区。)、机械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物流管理等5个专业。2021年成都工业学院西藏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成都工业学院西

  • 中专学校

    成都工业学院西藏录取分数线2017,2017成工院西藏分数线

    8楼

    2017年成都工业学院西藏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成都工业学院西藏录取分数线(2017)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高分最低分最低排名省控线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0316

  • 中专学校

    2018年成都工业学院在西藏录取分数线多少分,2018成工院西藏分数线

    9楼

    2018年成都工业学院西藏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成都工业学院西藏录取分数线(2018)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高分最低分最低排名省控线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043060335

  • 中专学校

    2018成都工业学院西藏录取分数线

    10楼

    2018年成都工业学院西藏录取分数线:理科最低分为306,最低位次为0;2022年成都工业学院西藏招生计划:(1)理科的专业有: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物流管理;2018年西藏录取分数线1.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