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浙江 | 会计学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50 | 4637 |
| 会计学(注册会计师) | 649 | 4906 | ||||
| 财务管理 | 648 | 5283 | ||||
| 金融学 | 645 | 5947 | ||||
| 金融工程 | 645 | 5990 | ||||
| 法学(民商法方向) | 644 | 6329 | ||||
| 财政学 | 642 | 7056 | ||||
| 法学 | 642 | 7020 | ||||
| 法学(政府法制方向) | 642 | 6863 | ||||
| 经济管理试验班 | 641 | 7194 | ||||
| 法学(刑事司法方向) | 641 | 7240 |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641 | 7215 | ||||
| 经济统计学 | 641 | 7113 | ||||
| 投资学 | 640 | 7642 | ||||
| 国际商务 | 639 | 7859 | ||||
| 工商管理 | 639 | 8019 | ||||
| 税收学 | 638 | 8397 | ||||
| 统计学 | 638 | 8089 | ||||
| 人力资源管理 | 637 | 8434 | ||||
| 商务英语 | 636 | 8945 | ||||
| 电子商务(管理方向) | 636 | 9114 | ||||
| 市场营销 | 635 | 9499 | ||||
| 新闻传播学类 | 634 | 9924 | ||||
| 物流管理 | 634 | 9651 | ||||
| 汉语言文学 | 634 | 9670 | ||||
| 行政管理 | 633 | 10184 | ||||
| 公共事业管理 | 633 | 10104 |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633 | 9963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633 | 10161 | ||||
| 工程管理 | 631 | 10897 | ||||
| 英语 | 631 | 11012 | ||||
| 电子商务(技术方向) | 631 | 10890 | ||||
|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 630 | 11457 | ||||
| 环境工程 | 629 | 11865 | ||||
| 城市管理(城市经济与管理方向) | 626 | 13166 |
专业名称:市场营销 专业代码:120202
一、专业特色与优势
所属学科门类为管理学,所属专业门类为工商管理,所授学位为管理学学士学位。
市场营销专业一直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优势专业之一,在省内乃至国内均具有较强影响力。2006年,市场营销专业被纳入湖北省本科品牌专业建设项目;2010年,市场营销专业获批成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基地。市场营销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7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8人,讲师5人。16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含1名海归博士,另有一名教师正在海外攻读博士学位),6位教师拥有在美国、加拿大、德国、瑞典、新西兰等国学习、访问的经历。万后芬教授曾荣获高等院校首届国家级名师奖;另有两名青年教师分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二等奖。
2004年,本专业核心课程《市场营销学》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12年,《价值营销概说》获批为教育部2012年度精品视频公开课;2013年,《市场营销学》获批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此外,由本专业教师主编《市场营销教程》立体化教材,先后成为教育部“九五”、“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
科学研究方面,近年来,本专业专职教师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6项,在《管理世界》、《财贸经济》、《管理科学学报》等权威杂志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数十部。教学研究方面,本专业所采用的案例教学法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市场营销教程》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11年,市场营销教研室被评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优秀教研室;2012年,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教学被纳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科教学“卓越计划”项目。
二、人才培养质量
本专业依托我校经、管、法综合发展的优势,坚持“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培养方针,实现本专业培养特色的三方面:强调通用、立足社会、着眼未来。培养懂经济、知法律、擅管理、通营销的复合通用型人才。在保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的基础上,强调社会实践与实验环节,注重学生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把本专业学生培养成为以市场营销为核心,融合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主要课程包括:市场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国际市场营销、市场调研、品牌管理、营销系统工程、电子商务、广告学、销售管理、管理沟通、营销模拟、营销风险管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管理学、法学通论、货币金融学;战略管理、统计学、会计学、投资学、财务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
本专业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科研活动与学科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曾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多项、“康腾杯”案例分析大赛特等奖、“康师傅”全国大学生创新挑战赛全国十强、现代汽车全国营销大赛50强、全国公共关系大赛三等奖、广东移动“领先之星”商业大赛全国前五、华硕全国校园精英挑战赛第五名、湖北省营销策划大赛二等奖、全国首届三峡大坝策划大赛团体优秀奖等多个全国性和省级奖项。
自本专业设置以来,多名学生被推荐或考入国内知名大学深造,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理工大学等,还有不少学生赴海外知名大学深造。
三、毕业生就业状况
本专业学生就业情况良好,2009-2012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含升学、出国)分别为83.44%、90.56%、94.07%、93.60%。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包括互联网企业(腾讯、百度、淘宝、大众点评网)、金融企业(含银行、证券、保险)、大型国企(如移动、电信、电力、中建)、其他企业(如格力、美的、万科)、公务员,还有部分学生选择自主创业。
本专业学生就业后,我们会通过用人单位走访、用人单位调查等多种方式听取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建议与意见,了解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的评价。总体来看,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反应良好,大多数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成为单位业务骨干,许多毕业生还成长为单位高层管理人员,从而为本校本专业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专业名称:金融工程 专业代码:020302
一、专业特色与优势
1.所属学科门类及介绍。金融工程专业属经济学学科门类下的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2007年9月,首届金融工程专业本科生开始招生。目前,该专业依托国家重点学科――金融学的建设与发展,综合学校经济、法律、管理等学科优势,旨在培养具有现代金融理论、经济、管理、法律、信息技术及数理工程方面知识;能够开发、设计、综合运用新的金融工具和手段,创造性地解决金融实务问题;开展金融风险管理、投资与现金管理、公司理财以及金融产品的定价研究;能够在跨国公司、金融机构和高等院校从事金融、财务管理以及教学、科研的高素质复合人才。
2.学科地位。在老一辈著名金融学家周骏教授的率领下,以朱新蓉教授、宋清华教授、张金林教授、李志生教授等为代表的新一代学术带头人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崭露头角,确立了该学科在中国金融学界应有的地位。金融工程已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中外比较、勇于开拓创新的学风,不仅具有鲜明的学术特色和理论风格,而且形成了具有较强科研实力的群体。
3.师资队伍。金融工程专业现有在册教师17人,其中教授4人(含博导3人),副教授8人,讲师4人,均获得博士学位,且年龄、学缘结构合理。教师中有3人获得国外高校博士学位,另有7人有1年以上出国访问和合作研究经历。他们多年从事数学、金融学、经济学专业的教学及科研工作,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较高的专业素质,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完全能够承担本专业的基础课、主干课、选修课、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等教学任务和相关的科研任务。
4.课程建设情况。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金融学、金融经济学、保险学、证券投资学、公司金融、金融衍生工具、金融数学、金融工程学、固定收益证券、金融计量学、金融风险管理、数值计算与金融仿真等。其中,2007年,张金林教授、李志生教授领衔的《金融工程》课程被评为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2008年,朱新蓉教授领衔的《货币金融学》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10年,宋清华教授领衔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5.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成果情况。近五年来,本专业所在的金融工程系专任教师共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0多项,在《经济研究》、《金融研究》、《管理世界》等权威杂志上发表论文10多篇,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三等奖。
二、人才培养质量
1.人才培养模式。金融工程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较宽厚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基础和较强的从事金融业务工作能力,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能胜任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领域,及其他综合经济管理部门、中介咨询评估机构、政府管理部门和各类企事业单位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
2.大学生科研活动与学科竞赛与文体比赛获奖情况。在全国、省市级的各类科研与文体比赛中,学院大批学生获得各类奖项,其中2010级本科生杨梦绮荣获2012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王珮珺、李筱聪荣获一等奖。2010级本科生温鑫等同学荣获湖北省第七届“挑战杯.青春在沃”大学生创业计划“网络虚拟运营竞赛金奖。2011级本科生吕易博等同学湖北省大学生体育竞赛甲组拉丁团体第一名。学院金融管理协会(简称FMA)作为国内的唯一分会选派了2010级学生邹永乾和周慕华作为代表参加了2012年芝加哥峰会。
3.近年毕业生就业率、主要就业去向、就业层次。2011年该专业有首届毕业生,其就业率、就业层次在全校名列前茅,受到学校表彰。两届毕业生中,有30%左右的学生被国内“985”、“211”等国内名校录取攻读硕士研究生,有30%左右的学生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等国外知名大学深造,其余的学生则进入金融系统、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
4.知名校友情况。60余年来,学院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社会栋梁,包括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王明权、中国银行董事长田国立、中国银行行长陈四清、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王用生、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明哲、中信集团监事长朱小黄、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建一、华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光荣、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海波、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丁学东、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邓晖等。
5.媒体或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近年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学子的风采被新华社、人民网、中国新闻网、湖北日报、长江日报、长江商报、湖北卫视、武汉教育电视台等众多媒体广泛关注,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专业名称:公共事业管理 专业代码:120401
一、专业特色与优势
1.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隶属于管理学科门类下的公共管理一级学科,是校级重点学科,毕业时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2.我校是最早开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高等学校之一,入选我校“卓越人才计划”,其目标是依托我校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综合学科的优势,结合我校财政学、行政管理学、社会保障学的教学与研究基础,把学生培养成以公共管理为核心的懂经济、懂法律,突出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3.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拥有一批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锐意进取的师资梯队,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0人,讲师5人,取得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总教师人数的89%,2008年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之一。
4.专业核心课程《行政管理学》是省级精品课程,《公务员应试指导》课程是全校最受学生欢迎的公共选修课之一,主编《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等专业课教材10余部。
5.专业课教师专业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课题30余项,担任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等学术机构理事以上职务20余人次,在《中国行政管理》等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得省级教学奖2项,其中学科带头人徐双敏教授所主持教学研究项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改造与学科创新》获得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三等奖,庞明礼副教授获得第二届湖北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
二、人才培养质量
1、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从事沟通协调、信息传播、调查评估、危机处理、形象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 学校和学院大力支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同学参加科研活动、学科竞赛和文体比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院代表学校参加了湖北省第八届“挑战怀”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得省级三等奖;在校“希贤杯”系列学术活动中,公共管理学院获得了2010年总冠军;近三年,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3、近年来多名学生被保送至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香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国内外名校深造。
三、毕业生就业状况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其社会需求十分强烈,而且需求量较大,这是我国继经济体制改革、政府体制改革后事业单位改革形势所决定的。另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还可以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进入政府系统。因此,无论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总需求,还是从毕业生就业和进一步深造来看,其专业发展前景都较为乐观。目前,我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就业率每年均保持在90%以上,主要去向是公务员、事业单位、考研、金融系统。从用人单位反馈的情况来看,我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社会满意度、职业发展前景都非常好。
专业名称:统计学 专业代码:071201
一、专业特色与优势
统计学专业,属于理学门类,隶属统计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以培养具有深厚金融、经济学基础知识,掌握统计学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金融、商务统计、经济统计等实际问题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专门人才为目标。本专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统计学专业创建于1951年,是我校最早的传统优势学科之一。1981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是我校首批博士学位授予点之一。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统计学多次被评为湖北省重点学科,湖北省省级品牌专业。本专业突出统计学与经济学交叉渗透的特点,将统计方法融入金融领域,注重“厚基础、宽口径、重特色”的办学理念,在统计理论及统计方法应用、金融统计与金融计量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并且在全国学术领域享有较高的地位与影响力。
二、人才培养质量
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建设,本专业已经形成了一支职称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在32位专业教师中有教授8人,博导6人,硕导20人,博士学位获得者2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1人,学校“511”工程中青年学科带头人4人。本专业教学团队中有1人次获部级优秀教师称号,有多人次获校级教学成果优秀奖。
本专业极其注重人才培养质量,鼓励学生在搞好课堂教学学习的同时,积极参加各项科学研究和专业实践竞赛活动,以全面增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取得了良好成效。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商科院校市场调查分析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技能大赛总决赛、海峡两岸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等学科竞赛、湖北省数学建模竞赛、华中数模邀请赛中获得佳绩。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文杯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实践项目中均取得优秀成果。
三、毕业生就业状况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的统计调查与数据分析、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能力的创新型和应用型相结合的金融统计人才。就业面涵盖各级政府机关、国内外各大银行金融机构、大型企事业单位、咨询公司等优质单位。毕业生能够在金融监管部门从事统计调查和数据分析工作,在商业银行、证券及保险等金融机构从事金融产品设计、行业分析、风险控制及预测等工作,或在其他跨国企业从事质量控制、数据挖掘、流程优化等工作。统计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四年达95%以上(2011年98.12%,2012年98.30%,2013年95.15%,2014年100% ),所培养的毕业生理论功底扎实,业务能力出众,深受各用人单位及科研机构好评。
同时,本专业还是国内外各大名校研究生的摇篮,毕业生升学率多年来名列全校前茅。近年来的平均考研录取率在30%以上,高居全校第一。仅三年多时间,为加州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北卡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曼彻斯特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山东大学等国内外名校输送了多名品学兼优的毕业生继续深造,为统计学专业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专业名称:工程管理 专业代码:120103
一、专业特色与优势
本专业属于管理学门类,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培养具备管理、经济和法律以及建筑工程技术等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工程管理人才。本专业的毕业生,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能够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建筑施工单位、工程建设监理单位、房地产企业、投资与金融领域等从事工程管理及相关工作,以及在政府部门、教学和科研单位从事相关工作。能从事建设项目策划与评估、建设工程投资咨询服务、建设项目计价与控制、工程造价审查与司法鉴定、建设项目招标与投标、建设项目投资与融资、基建财务与会计、建设领域的行政管理等实务工作,以及在教学与科研机构从事相关工作。
本专业设在金融学院,截止2015年3月金融学院有专任教师100名,其中,正高职称27人,副高职称40人,中级职称2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3名,享受湖北省政府津贴2名,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名。专任教师中7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9人获得海外博士学位,40余人有出国访问学习经历。学院现有“楚天学者”特聘教授1名,并从香港大学、美国罗德岛大学、迈阿密大学等著名学府聘请了3位教授担任“长江学者”、“楚天学者”和“文澜学者”讲座教授,还聘请了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Mundell)、迈克尔•科诺利(Michael Connolly)等国际著名经济学家以及刘鸿儒、李扬等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名誉教授或兼职教授。
本专业不仅与金融学院的金融、投资、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工程造价、保险和金融工程专业构成了协同共进的专业群关系,而且与上述各专业一起共享学院的雄厚师资队伍、金融学国家级重点学科、投资学国家级精品课程、货币金融学国家级精品课程、国际合作项目等诸多优质教学科研资源,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建设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工程计量、工程造价管理、建设监理等为专业核心知识和技能的工程管理专门人才培养特色。
我校工程管理专业起始于1998年,目前已形成了以工程经济管理为主,突出投资与工程造价、建设项目财务与投融资管理两大技能教育的特色和优势。
二、人才培养质量
本专业人才培养坚持以人为本,在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前提下,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通过实行一名专任教师带几名学生的本科生导师制、主干专业课平时成绩占总成绩50%以上的考试方法、注重实践教学等措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本专业自1998年创办以来已培养出许多高质量的毕业生,其中多名毕业生进入美国纽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社科院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深造直至取得博士学位,一大批毕业生已经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骄人业绩。
金融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层次在全校一直名列前茅,多次受到学校表彰。工程管理专业近3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9%。其中,协议就业率为80%,国内升学率(读研究生)为13%,出国率为6%。
专业名称: 行政管理 专业代码:120402
一、专业特色与优势
1.行政管理专业隶属于管理学科门类下的公共管理一级学科,是校级重点学科,毕业时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2. 我校是最早开办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四所高等学校之一,目前拥有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完整培养体系,2006年被批准为“校级重点学科”,2008年被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09年被批准为“湖北省品牌专业”。本专业依托我校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综合发展的优势,突出经济与管理的有机结合,把学生培养成为以行政管理为核心,熟练掌握管理学原理与实践,跨经济学与法学的复合型人才。
3.行政管理专业拥有一批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锐意进取的师资梯队,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0人,讲师5人,取得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总教师人数的89%,2008年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之一。
4.专业核心课程《政治学》、《行政管理学》是省级精品课程,《公共政策学》是校级精品课程,《公务员应试指导》课程是全校最受学生欢迎的公共选修课之一,主编《公共管理学》、《行政管理学》等专业课教材10余部。
5.专业课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课题30余项,担任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等学术机构理事以上职务20余人次,在《中国行政管理》等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得省级教学奖2项,其中庞明礼副教授获得第二届湖北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
二、人才培养质量
1、本专业要求学生学习行政管理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行政学理论研究、公共政策分析、社会调查与统计、外语、公文写作和办公自动化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行政管理的基本能力及科研的初步能力。
2. 学校和学院大力支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同学参加科研活动、学科竞赛和文体比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院代表学校参加了湖北省第八届“挑战怀”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得省级三等奖;在校“希贤杯”系列学术活动中,公共管理学院获得了2010年总冠军;近三年,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3、近年来多名学生被保送至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香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国内外名校深造。
三、毕业生就业状况
社会对行政管理人才的需要量较大,发展前景较好。近年来,学院采取系列措施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效果极其显著。截至2013年5月31日,我校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率为96.43%,在全校所有本科专业中排名第一,其中免试推荐研究生6人,考取武汉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名校研究生11人,出国2人,呈现了出良好的就业结构。
从用人单位反馈的情况来看,我校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社会满意度、职业发展前景都非常好,很多国内著名企业、事业单位已经有倾向性地优先招录我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其“上手快、执行力强、综合素质高”是用人单位对我校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共性评价。
学院招生专业(类)总计划普通一批提前批国家专项合计文理兼小计文理兼小计文理兼小计文理兼哲学院国际政治2222经济学院经济学类3333财政税务学院财政学类6666金融学院金融学类12121212金融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类4444法学院法学类11111111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类11111111外国语学院法语2222外国语学院俄语1111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类3333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
学院招生专业(类)总计划普通一批提前批国家专项合计文理兼小计文理兼小计文理兼小计文理兼哲学院国际政治2222经济学院经济学类3333财政税务学院财政学类7777金融学院金融学类12121212金融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类4444法学院法学类11111111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类11111111外国语学院法语2222外国语学院俄语1111新闻与文化学院新闻传播学类3333新闻与文化学院汉语言文学3333
各位考生:我校2019年浙江省提前批艺术类录取已经结束,现对录取分数线进行公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期待与你相聚!咨询电话:027-年浙江省提前批艺术类录取情况汇总省份专业综合高分低分浙江省电影学676648视觉传达656628注:以上分数为考生文化成绩和艺术专业成绩相加之和。
各位考生:我校2019年浙江省高校专项录取已经结束,现对录取分数线进行公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期待与你相聚!咨询电话:027-年浙江省高校专项录取情况汇总省份科类高分低分浙江省综合65664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年天津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法语(英语、法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85分,日语(英语、日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85分,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播电视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86分,市场营销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90分,国际商务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财政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11分,法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11分,法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11分,金融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13分,会计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15分,法学(卓越法律人才实验班)文科录取分

各学院接收2017年推免生招生专业目录注:专业目录前加“★”者,为我校自设专业。表内专业均为全日制。学院代码及名称专业代码、专业名称、研究方向代码、研究方向名称备注联系老师、联系电话、办公地址101马克思主义学院030203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杨老师南湖校区文沛418室杨老师南湖校区文沛418室01.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当代改革实践02.国外社会主义与当代世界03.社会主义

2021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浙江综合类最低分数线为634综合类最低位次为14640。2020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浙江综合类最低分数线为639综合类最低位次为14800。2021年浙江综合类录取分数线及浙江各专业最低分、最低位次1.2021年综合

2021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浙江省招生专业:工商管理类(财务会计)(首义校区。含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财政学类(首义校区。含财政学、税收学专业)、俄语(首义校区)、金融学类[首义校区。含金融学、金融工程、投资学、保险学、保险学(保险精算方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8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环境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38分,外国语言文学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40分,公共管理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41分,计算机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41分,汉语言文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43分,管理科学与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环境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46分,法语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48分,外国语言文学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48分,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48分,公共管理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49分,计算机类综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0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39分,计算机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44分,环境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45分,法语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47分,外国语言文学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47分,公共管理类综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1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34分,环境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36分,计算机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39分,俄语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39分,公共管理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41分,外国语言文学类综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城市管理(城市经济与管理方向)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26分,环境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29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30分,工程管理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31分,英语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