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农业大学天津各专业排位:
1.理科试验班类(生命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924(需要考628分);
2.工商管理类理科普通类排位2469(需要考620分);
3.经济学类理科普通类排位2469(需要考620分);
4.生物科学类理科普通类排位2533(需要考619分);
5.理科试验班(信息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2683(需要考617分);
6.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2750(需要考616分);
7.土地资源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2819(需要考615分);
8.食品科学与工程类理科普通类排位2819(需要考615分);
9.园林理科普通类排位2886(需要考614分);
10.数学与应用数学理科普通类排位2886(需要考614分);
1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2960(需要考613分);
12.农业工程类理科普通类排位2960(需要考613分);
13.电子信息类理科普通类排位3031(需要考612分);
14.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3102(需要考611分);
15.机械电子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3102(需要考611分);
16.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理科普通类排位3102(需要考611分);
17.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3325(需要考608分);
18.地理信息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3325(需要考608分);
19.工业设计理科普通类排位3476(需要考606分);
20.动物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3574(需要考605分);
21.土木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3574(需要考605分);
22.工程力学理科普通类排位3574(需要考605分);
23.农学理科普通类排位3574(需要考605分);
24.园艺理科普通类排位3574(需要考605分);
25.植物保护理科普通类排位3574(需要考605分);
26.种子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3574(需要考605分);
27.化学类理科普通类排位3574(需要考605分);
28.车辆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3666(需要考604分);
29.水利类理科普通类排位3666(需要考604分);
30.动物医学理科普通类排位3666(需要考604分);
31.经济学类(中外合作办学)理科中外合作办学排位4723(需要考592分);
32.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会计学、电子商务文科普通类排位558(需要考599分);
33.社会学文科普通类排位594(需要考597分);
34.传播学文科普通类排位594(需要考597分);
35.农村区域发展文科普通类排位594(需要考597分);
36.法学文科普通类排位642(需要考595分);
37.英语文科普通类排位642(需要考595分);
38.经济学类(中外合作办学)文科中外合作办学排位947(需要考583分)
2017年中国农业大学各专业天津排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天津 | 理科试验班类(生命科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8 | 1924 |
| 工商管理类 | 620 | 2469 |
| 经济学类 | 620 |
| 生物科学类 | 619 | 2533 |
| 理科试验班(信息科学) | 617 | 2683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616 | 2750 |
| 土地资源管理 | 615 | 2819 |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615 |
| 园林 | 614 | 2886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614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613 | 2960 |
| 农业工程类 | 613 |
| 电子信息类 | 612 | 3031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611 | 3102 |
| 机械电子工程 | 611 |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611 |
| 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 | 608 | 3325 |
| 地理信息科学 | 608 |
| 工业设计 | 606 | 3476 |
| 动物科学 | 605 | 3574 |
| 土木工程 | 605 |
| 工程力学 | 605 |
| 农学 | 605 |
| 园艺 | 605 |
| 植物保护 | 605 |
| 种子科学与工程 | 605 |
| 化学类 | 605 |
| 车辆工程 | 604 | 3666 |
| 水利类 | 604 |
| 动物医学(学制5年) | 604 |
| 经济学类(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92 | 4723 |
| 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会计学、电子商务 | 文科 | 普通类 | 599 | 558 |
| 社会学 | 597 | 594 |
| 传播学 | 597 |
| 农村区域发展 | 597 |
| 法学 | 595 | 642 |
| 英语 | 595 |
| 经济学类(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83 | 947 |
社会学类
社会学
中国农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社会学专业
专业前景 社会学既是一门面向世界的国际性学科,又是一门面向现实的应用性学科,同时也是一门面向未来的发展性学科,它通过实证研究深入系统地认识社会,从而提出相应社会理论,并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它的研究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社会组织、经济活动、思想观念、政治活动、教育等领域,它通过社会学独特的视角分析急剧变化的、转型的中国社会出现的各种现象,并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法。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社会学研究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工作者、研究人员和管理工作者,特别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急需的社会发展、社会保障、城乡社区建设、妇女与青年工作等方面的专门人才。
培养特色 根据社会发展和本专业要求,在掌握现代社会学的基本理论,熟悉国内外社会学的主要流派与学说,通晓社会发展与管理知识,熟练运用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同时,使学生具备较强的社会调查研究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撰写研究报告的能力、公关社交能力和组织能力。
主干课程 社会学理论、农村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市场调查分析、城市社会学、经济社会学、社区研究、西方社会学理论、社会保障、社会工作、管理学、西方经济学、家庭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发展社会学、法学等。
所授学位 法学学士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企事业管理部门、政府机关从事管理工作、调查研究工作,还广泛地在工青妇等社会团体、民政部门、计划生育、政策研究、发展规划部门就业,还可在出版社、报社、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出版单位做编辑、记者工作。
深造情况 本院设有社会学硕士点,包括农村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比较现代化、性别研究、家庭社会学、科学社会学、法律社会学、社会保障等研究方向。也可攻读公共管理、区域发展、法学和经济管理等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或出国深造。每年约有20%左右的本科生考上研究生继续深造。
法学类
法学
中国农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法学专业
专业前景 法学既是一门具有深厚理论基础的传统学科,又是一门面向社会、面向未来的应用性学科。它通过法学独特的视角,分析急剧变化的转型期中国社会出现的各种现象,通过对人们权利义务关系的实例及理论研究,深入系统地认识社会,制定行之有效的法律制度,提出合理的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它的研究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国家制度、公民权利,到社会政治、经济、家庭生活等领域。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法学研究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现代法学知识和方法、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能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特色 根据社会发展和本专业要求,在掌握现代法学的基本理论及基本制度,熟悉国内外法学的主要流派与学说,熟练运用法学研究方法的同时,使学生具备较强的法学研究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社会工作能力。
主干课程 法理学、宪法、中国法制史、民法、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等。
所授学位 法学学士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党政机关、司法机关、企事业单位、律师事务所、新闻出版等单位从事法律工作,就业领域十分广阔。
深造情况 本专业设有经济法硕士点,包括农村法治、公司法与现代企业制度、土地与房地产法等研究方向。每年约有20%左右的本科生继续深造。
植物生产类
农学
中国农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农学专业
专业前景 农学专业是我校的骨干专业,同时也是国家级和部级重点学科,随着农业科技创新速度的不断加快,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新材料等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农学专业在保持其传统特色的基础上,正在焕发出勃勃生机。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的高级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要求学生了解农作物生长发育和遗传规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掌握农作物生产、育种、栽培与耕作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培养特色 本专业基础理论宽厚,理论联系实际,适合就业领域和行业广泛,既可从事农业科研、教育和行政管理,又能从事企业经营、市场营销以及农产品开发等各项工作。本专业设作物学、植物遗传育种两个专业方向。
主干课程 植物生理生化、植物营养与施肥、农业气象、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细胞生物学、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农业经济管理、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农业生态学、植物育种学等。
所授学位 农学学士
就业方向 全国各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农场、种子公司、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农业企业、国家机关等。
深造情况 本专业设有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两个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每年有20%-25%本科生被免试推荐或考上研究生继续深造。
其他情况 本院设有国家玉米改良中心、两个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作物基因组学与遗传改良、作物栽培与耕作学)、一个北京市重点开放实验室(作物遗传改良)。
地理科学类
地理信息科学
中国农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空间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空间信息处理和地理信息系统研发的基本技能,具有强实践创新能力与高人文素养,能在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以及各级行政管理部门从事地理信息处理与应用系统开发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专业优势 将农业和国土资源行业应用与空间信息技术紧密结合,是本专业科研与人才培养的特色与优势。本专业拥有农业部“农业灾害遥感重点实验室”、国土资源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也是农业部“农业信息获取技术重点实验室”的重要支撑。近五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20余项,经费6000万元,自主研制了农业空间大数据平台、耕地质量监测平台、种业大数据平台、农业灾害遥感监测平台以及国产高分卫星数据通道,突出的科研水平极大促进了本科教学水平以及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本科期间实施导师制。
主干课程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遥感原理、卫星导航原理、空间分析与地学统计、遥感数字影像处理、空间数据库、摄影测量学、测量与地图、空间数据处理与系统开发(实践课)、3S专业综合实习(实践课)、土地信息技术、定量遥感与农业应用、农业资源信息系统、自然地理学等。
未来发展 空间信息技术与纳米技术、生物技术并称国际三大科技前沿领域,在国土监管、资源监测、环境保护、智慧农业、灾害预警、导航服务等行业中得到深入应用,在人类生活与工作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科生就业单位 可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农业信息部门、城市建设规划部门以及与空间信息技术相关的IT公司工作。近3年代表性的就业单位有: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苍穹数码测绘有限公司等。
2016届本科生毕业去向 毕业总人数25人,其中:国内读研人数12人,就业人数12人,其它1人。
植物生产类
植物保护
中国农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植物保护专业
专业前景 植物保护专业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以后,可持续农业、食品安全生产,植物检疫、农产品贸易等方面迫切需要植物保护方面的人才。同时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仿生学等高科技领域也需要此类高级人才。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植物保护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其他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生产、推广、管理、经营等多方面工作的宽口径通用型人才。
培养特色 本专业分为植物病理学、昆虫学和农药与植检三个方向,学生既具有植物保护及农业科学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又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某一方向深入钻研,既能掌握传统农业科学的精华,又能紧跟生物科学、信息科学等高新科技的步伐。
主干课程 除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以外,专业主干课有:普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植保技术等。另外设有25门专业选修课。
所授学位 农学学士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能从事大专院校的教学工作,中央、省、市级植保科研机构的科研和管理工作,各级植保管理部门的管理工作,同时能够从事病虫检测和防治,对外、对内植物检疫等工作,并可以担任大中型农场、林场、植物园、科技园区、园林部门及各级植保站的技术、经营和管理工作。
深造情况 本专业设有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和植物检疫与生态健康三个硕士、博士授权点。
其他情况 本学科的植物病理与昆虫学科点是全国首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211工程建设学科点及国家级重点学科点,有分子植物病理学与害虫生物防治两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及两个211工程重点实验室,有1位工程院院士及1位“长江”学者,2002年在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该学科点在全国排名第一。
农业经济管理类
农村区域发展
中国农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
专业前景 发展学科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是为了研究和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资源枯竭、环境退化、贫困、机会不公平等传统学科无法独立应对的难题,所形成的多视角、宏微观结合、整体性、综合性的理论与方法体系,指导和应用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研究、实践与政策制定。农村区域发展是发展学科的重要分支,经过20世纪90年代以来引进、应用和本土化,已经在我国的农村发展、扶贫、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必将在我国今后的农业结构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变革和城镇化、扶贫、西部大开发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以及公民社会和政治文明的发展等方面发挥其独特的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社会与政治的统筹发展,发展管理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加大。
培养目标 主要培养农村发展管理的综合性、复合型专门人才。学生掌握发展学科的基本理论、发展研究的基本方法,具备在宏观以及社区层次从事发展设计、规划和监测评估、组织发育与管理的能力,成为从事农村发展研究和管理与实践的中高级人才。
培养特色 本专业的培养包括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导师指导等三部分。其中课程体系由发展理论、发展研究方法、发展实践与项目管理等三大板块构成。此外,本科生在一、二年级还要学习农业与农村相关专业及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的基础知识。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除采用常规的理论教学法外,还采用参与式和案例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发展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则为学生提供实际运用发展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机会,培养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三年级以后的导师指导则具体、个别地帮助学生面向人才市场需求,充分发挥个人的潜力与优势,加速成才的过程。
主干课程 发展导论、发展研究方法、现代发展规划与项目管理、传播与沟通、现代培训理论与方法、技术创新与知识系统发展导论、推广理论与方法、农村发展专题、人力资源管理、国际经济与区域发展等。
所授学位 管理学学士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政策研究与制定机构、农业与农村发展的管理机构、国内与国际发展项目管理及协调机构、管理咨询机构、其他非盈利性组织以及企业,从事管理、研究、咨询等工作。
深造情况 本专业设有农村发展与管理、区域经济学、社会学三个硕士授予点,并可继续报考农村发展与管理、农业经济管理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也可在法学等方向进一步深造。每年考研比例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