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浙江各专业排位:
1.地质学(基地班)综合普通类排位10292(需要考633分);
2.环境工程(菁英班)综合普通类排位13132(需要考626分);
3.会计学综合普通类排位14481(需要考624分);
4.宝石及材料工艺学综合普通类排位14364(需要考624分);
5.资源勘查工程(基地班)综合普通类排位14622(需要考623分);
6.物理学综合普通类排位15684(需要考621分);
7.地质学类综合普通类排位15940(需要考621分);
8.经济学综合普通类排位16485(需要考620分);
9.数学与应用数学综合普通类排位16207(需要考620分);
10.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综合普通类排位16264(需要考620分);
11.行政管理综合普通类排位16278(需要考620分);
12.地球物理学综合普通类排位16548(需要考620分);
13.地理科学类综合普通类排位16556(需要考620分);
14.土地资源管理综合普通类排位17180(需要考619分);
15.遥感科学与技术综合普通类排位17211(需要考619分);
16.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综合普通类排位17176(需要考619分);
17.广播电视学综合普通类排位17454(需要考618分);
18.市场营销综合普通类排位17501(需要考618分);
19.英语综合普通类排位17679(需要考618分);
20.软件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17792(需要考617分);
21.资源勘查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18315(需要考617分);
22.工程管理综合普通类排位17782(需要考617分);
23.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综合普通类排位18269(需要考617分);
24.工业设计综合普通类排位18671(需要考616分);
25.统计学综合普通类排位18887(需要考616分);
26.电子信息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18776(需要考616分);
27.通信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18419(需要考616分);
28.自动化综合普通类排位18412(需要考616分);
29.勘查技术与工程(地球物理方向)综合普通类排位18941(需要考616分);
30.土木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18393(需要考616分);
31.地理信息科学综合普通类排位18728(需要考616分);
32.思想政治教育综合普通类排位18985(需要考616分);
33.地质学类(地球科学菁英班)综合普通类排位18622(需要考616分);
34.海洋科学(菁英班)综合普通类排位19097(需要考615分);
35.信息与计算科学综合普通类排位19129(需要考615分);
36.材料科学与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19484(需要考615分);
37.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综合普通类排位19235(需要考615分);
38.地理空间信息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19032(需要考615分);
39.石油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20003(需要考614分);
40.应用化学综合普通类排位20721(需要考613分);
41.材料化学综合普通类排位20452(需要考613分);
42.测绘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20507(需要考613分);
43.安全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20662(需要考613分);
44.地质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20487(需要考613分);
45.测控技术与仪器综合普通类排位21929(需要考611分);
46.勘查技术与工程(钻探工程方向)综合普通类排位22386(需要考610分);
47.少数民族预科班综合普通类排位39799(需要考588分)
2017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各专业浙江排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浙江 | 地质学(基地班)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33 | 10292 |
| 环境工程(菁英班) | 626 | 13132 |
| 会计学 | 624 | 14481 |
|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 | 624 | 14364 |
| 资源勘查工程(基地班) | 623 | 14622 |
| 物理学 | 621 | 15684 |
| 地质学类 | 621 | 15940 |
| 经济学 | 620 | 16485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620 | 16207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620 | 16264 |
| 行政管理 | 620 | 16278 |
| 地球物理学 | 620 | 16548 |
| 地理科学类 | 620 | 16556 |
| 土地资源管理 | 619 | 17180 |
| 遥感科学与技术 | 619 | 17211 |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619 | 17176 |
| 广播电视学 | 618 | 17454 |
| 市场营销 | 618 | 17501 |
| 英语 | 618 | 17679 |
| 软件工程 | 617 | 17792 |
| 资源勘查工程 | 617 | 18315 |
| 工程管理 | 617 | 17782 |
|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 | 617 | 18269 |
| 工业设计 | 616 | 18671 |
| 统计学 | 616 | 18887 |
| 电子信息工程 | 616 | 18776 |
| 通信工程 | 616 | 18419 |
| 自动化 | 616 | 18412 |
| 勘查技术与工程(勘查地球物理方向) | 616 | 18941 |
| 土木工程 | 616 | 18393 |
| 地理信息科学 | 616 | 18728 |
| 思想政治教育 | 616 | 18985 |
| 地质学类(地球科学菁英班) | 616 | 18622 |
| 海洋科学(菁英班) | 615 | 19097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615 | 19129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615 | 19484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615 | 19235 |
| 地理空间信息工程 | 615 | 19032 |
| 石油工程 | 614 | 20003 |
| 应用化学 | 613 | 20721 |
| 材料化学 | 613 | 20452 |
| 测绘工程 | 613 | 20507 |
| 安全工程 | 613 | 20662 |
| 地质工程 | 613 | 20487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611 | 21929 |
| 勘查技术与工程(钻探工程方向) | 610 | 22386 |
| 少数民族预科班 | 588 | 39799 |
测绘类
遥感科学与技术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遥感科学与技术是在物理学、空间科学、测绘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地理科学、地球科学等相关学科交叉渗透、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通过四年的本科教育,培养复合型高级技术应用人才,掌握地球科学、遥感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空间信息获取、处理、分析和应用,尤其是遥感地学参数反演、地质灾害应急遥感、遥感信息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课程设置: 依据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的《测绘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及工程认证国家标准》对遥感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指导意见,确定了本专业的教学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掌握遥感科学、测绘科学、地理信息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能结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国土资源、城市规划、水利、电力、地质工程、环境监测、海洋勘查、国防等领域从事空间信息获取、处理、管理与应用的专门高级技术人才。 教学方案中开设:遥感原理与应用、遥感解译与制图、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误差处理与测量平差基础、大地测量学基础、数字摄影测量、微波遥感,自然地理与地质学等专业主干课程。以培养学生遥感科学、测绘科学、地理信息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 开设:计算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遥感仪器与软件应用、遥感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等;以培养学生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的理论、知识和体系,并能结合计算机科学解决遥感、测绘、地理信息科学中的工程实践问题。 开设一系列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例如,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遥感图像处理课程设计、遥感仪器与软件应用;从而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结合前沿研究以及遥感应用,开设了一系列选修课,例如,热红外遥感、雷达干涉测量、激光雷达技术、近景摄影测量、三维GIS、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地理空间信息服务,高性能计算;以培养学生的视野,开拓学生思维。 就业去向:毕业生可到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如国家、省、市各的级别国土局等)、环境部门(如国家、省、市各的级别环境保护、检测部门等)、海洋部门(如国家、省、市各的级别海洋监测/保护部门等)、城市规划部门(如国家、省、市的各级别规划、房产管理等)、航天部门与领域、国家各大设计勘察院、行业主管部门(如国家、省、市水务、海事、交通等部门)、国内外各大遥感卫星产商、著名测绘、GIS、遥感软件公司企业、国内外高等院校单位工作。
测绘类
测绘工程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良好人文社会科学素养、高度社会责任感与高尚工程职业道德;具有扎实测绘专业理论基础与专业技能、较强创新意识、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能从事测绘工程设计、实施、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测绘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测绘学概论、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地图制图学基础、数字地形测量学、大地测量学基础、摄影测量学、GNSS原理及其应用、遥感原理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工程测量学、测绘软件设计与开发、变形观测与数据处理、工程地质学基础。 主要专业实验:水准仪、全站仪、GNSS接收机、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三维激光扫描仪等测绘仪器的操作;数字测图、GNSS、摄影测量、遥感、地图制图、地理信息系统、测绘软件设计与开发。 办学特色:注重对学生进行计算机应用能力和“3S”(GIS、GPS、RS)技术的研究开发能力的培养,使毕业生成为基础扎实、专业面广、工作能力强、适应面广的现代型测绘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去向:毕业后能够到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测绘工程基础理论研究、国家基础测绘、工程测量、海洋测量、不动产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地理信息工程、地图制图等测绘生产和管理工作。 毕业生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在社会及测绘工程领域担任业务骨干或技术负责,达到助理工程师及以上职称或具有注册测绘师能力水平。
地理科学类
地理科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定位于为地理科学、国土资源、环境科学、海洋科学等行业的教育、科研和生产部门培养研究型、应用型的高级人才。学生在牢固掌握理科基础、外语、计算机技能基础上,学习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流域资源和环境、全球变化及区域响应、地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等研究的原理和方法,培养探索地球表层系统环境变迁及其人类活动关系的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生态文明建设。
海洋科学类
海洋科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较高的人文科学素养,具备海洋科学的基
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系统掌握海洋科学特定领域专业知识和专项技能,能在海洋科学
及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管理及技术研发工作,具有国际视野以及正确海洋观的高素质科技
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海洋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
本知识,学习海洋科学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接受海洋调查、海洋观测、数据分析和海洋科学问题
研究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海洋科学特定专业领域的工作方法,具有在海洋科学特定专业领域开
展实验设计、数据采集、研究科学问题和解决应用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科学精神、敬业精神和海洋意识,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团结合作和人文科学素养;
2.掌握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海洋科学(地球系统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
识,掌握海洋科学特定领域专门化系统知识;
3.掌握海洋调查、观测和分析研究的基本方法,掌握开展海洋科学特定领域工作的一般方
法和专门技术;
4.具有从事海洋常规调查研究和从事海洋科学特定领域专门工作的基本能力;
5.了解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了解海洋科学特定领域的重大学术问题、前沿学术成果和国
际学术研究动向;
6.具有一定的设计实验方案,创造实验条件,利用观测、模拟、实验、分析等方法进行海洋科
学研究的能力,能够科学规范地撰写学术论文、参与学术交流活动;
7.熟悉国家海洋科学技术政策和海洋科学国际合作研究惯例,能够在知识产权、信息安全、
国际合作协议等有关政策、法规、条约的框架内参与国内外不同团队在不同海域的海洋调查和研
究工作;
8.了解国际海洋法,熟悉国家有关海洋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
发展、保护与合理利用海洋资源的管理模式。
主干学科:海洋科学、化学、生物学、地质学。
核心知识领域:海洋学、海洋调查与观测技术,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地质
学、海洋生态学以及海洋管理等某一海洋科学特定领域核心知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海洋学I(64学时)、理论力学(64学时)、流体力学I(64学时)、流体力学实验(48
学时)、海洋调查I(72学时)、计算方法(64学时)、海洋调查实习(2周)、大气科学概论(64学
时)、物理海洋学(80学时)、卫星海洋学(48学时)、海洋要素计算(64学时)、动力气象学(80学
时)、近海海上调查(48学时)、海洋科学初探(32学时)、海洋一大气数据可视化(64学时)、海洋
环流(48学时)、海洋内波(48学时)、风暴潮(32学时)、海浪(32学时)、潮汐(32学时)、极地海
洋学(32学时)、海洋一大气相互作用(32学时)、物理海洋实验(48学时)。
示例二:海洋科学导论(64学时)、理论力学(64学时)、流体力学(I)(64学时)、海洋调查
方法(64学时)、天气与气象基础(32学时)、物理海洋学(64学时)、海洋要素分析方法和预报
(56学时)、海洋工程水文(32学时)、泥沙运动力学(32学时)、海洋环流(48学时)、计算流体力
学(48学时)、计算数学(48学时)、近海与海洋工程(24学时)、海洋灾害及预报(32学时)、海岸
动力学(32学时)、海域使用论证专题(32学时)。
示例三:海洋科学导论(56学时)、动物生物学(56学时)、植物生物学(40学时)、动物生理
学(48学时)、动物组织学(32学时)、微生物学(48学时)、细胞生物学(48学时)、遗传学(48学
时)、分子生物学(48学时)、发育生物学(48学时)、海洋生态学(48学时)、海洋调查与监测技术
(40学时)、海洋地质学(32学时)、海洋浮游生物学(32学时)、海洋底栖生物学(32学时)、海藻
学(24学时)、海洋水文气象(32学时)、海洋资源学(32学时)、海洋环境学(32学时)、药用海洋
生物学(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海洋学综合实习、海洋科学特定领域专门化实验与实习、科技创新类
实验与实践活动、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物理海洋学系列课程实验、海洋化学系列课程实验、海洋生物学系列课程实
验、海洋地质学系列课程实验、海洋环境科学系列课程实验、海洋管理系列课程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概况: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掌握现代管理学基础理论、具备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要求毕业生能够熟练运用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决策优化模型与算法、大数据分析技术辅助企业管理决策,推动“互联网+”下的企业转型。 办学优势:本校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有4位博士生导师,5位教授,7位副教授,有2位优秀教师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本专业可以招收博士、硕士、本科(学士)等各个层次的学生,并设立博士后流动站。近几年来先后承担了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大量的企业咨询项目,发表了多篇高水平科研论文。为优秀学生进入科研领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本专业一次就业率始终维持在90%以上。 授予学士:管理学学士 就业领域:毕业生可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IT企业等单位从事信息管理、数据分析等工作,或从事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研发、实施、评价等工作。根据最近5年的毕业生调查,50%毕业生从事互联网/IT行业,15.7%从事科研单位,11.2%从事工商企业,4.5%就业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
材料类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严谨的科学作风、健康的体魄,能运用现代科学知识、现代宝石学理论和技能以及先进科技手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从事宝玉石鉴定、商贸和经营管理、首饰工艺及其管理,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系统地掌握宝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宝石学、首饰工艺学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具备从事宝石鉴定和宝石学科学研究、宝石加工、首饰制作及经营管理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宝石学、材料科学。 主要课程:地质学基础、结晶学与矿物学、宝石学、晶体光学及光性矿物学、材料学导论、材料化学与材料物理、宝石学鉴定仪器、宝石鉴定、首饰设计及制作工艺学、宝石琢型设计及加工工艺学、中国古玉器与玉文化、宝石颜色成因、宝石资源、珠宝商贸规则、珠宝经营管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计算机课程设计、珠宝商贸见习、珠宝企业生产实习、毕业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宝石鉴定实验、首饰制作工艺实验、宝石切磨工艺实验。 学 制:本科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办学特色:本专业是地质学、材料学等学科交叉延伸的产物,有理科与工科的双重特点。 就业领域:珠宝首饰企业、经贸、质检、旅游、银行等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