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北工业大学宁夏各专业排位:
1.飞行器设计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637(需要考584分);
2.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695(需要考580分);
3.飞行器动力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756(需要考577分);
4.航空航天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830(需要考574分);
5.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871(需要考572分);
6.材料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931(需要考569分);
7.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1000(需要考566分);
8.工程力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028(需要考565分);
9.信息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055(需要考564分);
10.电子信息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055(需要考564分);
11.软件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055(需要考564分);
12.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117(需要考562分);
13.工商管理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139(需要考561分)
  
    
  
  
    2017年西北工业大学各专业宁夏排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宁夏 |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4 | 637 | 
| 自动化 | 580 | 695 | 
| 飞行器动力工程 | 577 | 756 | 
| 航空航天工程 | 574 | 830 | 
|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 572 | 871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569 | 931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66 | 1000 | 
| 工程力学 | 565 | 1028 | 
| 信息工程 | 564 | 1055 | 
| 电子信息类 | 564 | 
| 软件工程(三四年级按学分计,每学分400元,总学分不高于80学分) | 564 |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562 | 1117 | 
| 工商管理类 | 561 | 1139 | 
 
  
    兵器类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西北工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基础、系统的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知识、宽阔的国际科学视野,掌握控制科学、电子和信息科学相关领域的现代高科技技术,具备在国防科技工业和信息产业的科研院所、企业及政府相关部门从事系统设计、技术开发、技术管理等工作的创新型专业人才。  专业特色  本专业为具有国防特色并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的重点建设专业,拥有两院院士及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中青年教师组成的科研、教学团队。依托“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和“水下信息与控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科研力量雄厚。本专业培养能广泛从事军民共用工程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主要开展飞行器、船舶、特别是水下航行器和水下机器人的导航、制导与控制以及目标环境的探测、识别、跟踪及定位方面的研究、生产工作。在电类大类培养方案基础上,设置制导与控制、探测和自导两个专业方向。本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具有综合运用控制理论、电子工程、导航制导、传感与检测技术、系统仿真技术从事系统设计、技术开发、产品研制、实验测试和科技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业人才。
 
  
    力学类
    工程力学
  
  
    
      
    
    西北工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结构工程、岩土工程、施工技术、结构力学等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和具备研究与开发等能力,获得注册土木工程师的基本训练,了解建设项目经济与管理方面的基本内容,具有扎实基础理论、宽厚专业知识、良好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  土木工程专业为学生构筑现代土木工程师的知识结构,进行土木工程师知识系统设计和整体规划,培养造就创新能力强、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卓越土木工程师。要求学生具备土木工程专业执业资质的基本条件,并具备工程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基本素质。土木工程专业依托学院力学优势专业、充分融入学校三航特色,重点培养和发展针对三航土木工程的工程师。  深造和就业前景  毕业生可在建筑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岩土工程、地下工程等设计、施工、监理等相关政府部门或企事业单位从事土木工程各个领域的设计、研究、施工、监理、开发及管理工作,也可报考本专业及相关学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
  
  
    
      
    
    西北工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高尚人文素养和国际化视野,具有扎实工商管理学科基础知识、良好理学基础和工程背景,创新创业意识突出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专业特色  本专业面向全球招收留学生,强调理论教学和专业实训并重、多学科多专业的交叉融合,注重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在企业战略管理、商业模式创新、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组织变革等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本专业为“陕西省名牌专业”。  深造和就业机会  深造前景:国内外著名高校和本校攻读硕、博士学位,成绩优秀者享有推免资格。  就业前景: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政府、咨询机构从事战略规划、人力资源、行政事务等组织管理工作或自主创业。
 
  
    自动化类
    自动化
  
  
    
      
    
    西北工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较宽的专业知识面的自动化学科领域的高级技术人才,特别是从事飞行控制、惯性导航、机电控制、过程控制领域研究与设计的高级研究和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  根据社会需要,学习柔性的、适应性强、反映本学科领域新技术、新发展的专业课及专业选修课。主要开设课程包括:电工技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微机原理与应用,计算机仿真,现代控制理论,计算机过程控制,控制系统元件,计算机网络与通讯,数字信号处理,可编程控制器,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  主要专业实验有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设计、控制系统元件、微控制器与接口、可编程控制器、飞行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导航系统设计与仿真、液压与伺服系统设计与仿真等。  深造与就业方向  毕业生具备可在国家各部门、各科研院所(特别是航空、航天飞行器控制领域)及控制、通信、电子类企事业单位,从事自动化与控制技术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系统运行等工作。
 
  
    计算机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西北工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  培养基础宽厚,知识、能力、素质俱佳,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掌握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及其相关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创新型、引领型”计算机专业人才。  专业特色  本科生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招生和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工信部重点学科和国防特色学科,被授予陕西省名牌专业、教育部“本科质量工程”特色专业、首批工信部本科重点专业。前两年注重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后两年主要是专业课程的设置。目前的专业方向有: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和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与信息安全四个方向。  为了拓宽专业面,培养适应能力强的毕业生,本科专业坚持“厚基础、宽口径与特色方向相结合”的原则,在对学生进行培养的全过程中体现了“软硬结合、注重系统、强化实践”的特色,努力造就适应国家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需求、能够从事计算机软硬件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以及面向工程领域的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计算机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深造与就业方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的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极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广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近几年应届生考研录取率在45%以上。20%左右的优秀本科生有获得校内外免试推荐研究生的机会,其中包括被推荐到国内一流高校攻读硕士学位以及到国外知名高校直接攻读博士学位。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单位包括国内外知名研究机构和腾讯、华为、中兴、迅雷等知名IT企业以及航空航天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的工作有计算机学科领域的研究、设计、开发与管理等。近几年的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9%以上。
 
  
    材料类
    材料科学与工程
  
  
    
      
    
    西北工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材料学院按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实行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包括六个专业方向,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包括金属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两个专业方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系包括凝固、塑性成形、焊接三个专业方向,复合材料与工程系包括复合材料专业方向。学生按大类培养修完通识通修、综合素养、专业核心课后,可自由选修专业方向,并获得相应专业的工学学士学位。  专业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特色  以航空航天领域先进结构/功能材料的基础科学与制备加工成形技术为特色。  深造和就业前景  毕业生可继续攻读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硕士研究生,近年考研录取比例60%以上。毕业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毕业后可到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从事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工艺管理、生产管理、工程技术应用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