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中心投影法和平行投影法的概念,理解正投影法的真实性、积聚性和类似收缩性等特性,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特性。
(2)掌握正投影法的投影规律,理解三视图“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三等关系,理解三视图中“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位的含义,理解三视图中长度、宽度、高度的含义。
(3)了解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特性,理解投影面的平行线、垂直线和一般位置线的投影特点;理解投影面的平行面、垂直面、一般位置面的投影特点。能够判断点、线、面间的空间位置关系。
(4)了解棱柱、棱锥、棱台等平面基本体和曲面圆柱、圆锥、圆球曲面基本体的形体特征,掌握平面立体和曲面立体的三视图绘制。
(5)了解叠加、切割、复合等类型组合体的特点,掌握组合体视图的分析、识读和绘制方法。

(三)机械基础认知1、了解常用金属材料的类型及用途。2、掌握长度和角度常用测量器具的测量原理及其使用方法和范围。3、机械部件的常见传动形式。

(一)信息技术基础及计算机软硬件系统(20%)1.信息及信息技术 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了解信息处理及信息技术的应用。 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了解信息处理及信息技术的应用。2.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及趋势 了解计算机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了解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了解计算机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了解计算机的发展趋势。3.计算机硬件系统 掌握硬件系统的结构:CPU(运算器、控制

(三)机械基础知识技能1.了解常用金属材料的牌号、性能及用途。2.掌握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注法的规定,并能说明符号和代号的含义;3.理解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掌握基本尺寸、极限尺寸、尺寸公差、基本偏差、上下偏差等基本概念;掌握28种基本偏差代号、公差带代号和配合代号的含义;了解基孔制和基轴制的性质。4.熟悉形位公差特征项目的符号,理解其代号在图样中的常用标注规定,能正确识读常用代号标注

3.正投影法与三视图(1)理解投影法的概念,熟悉正投影法及其特点和用途。(2)初步掌握三视图的形成和三视图之间的关系,掌握简单形体三视图的作图方法。(3)能对照模型或简单零件识读三视图。

2.掌握图幅、标题栏、字体、尺寸注法及绘图比例尺、投影的概念和基本知识、三视图投影规律、点、直线、平面的三视投影、组合体视图的方法与步骤等。3.理解基本体和组合体的投影作图规律、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等。试卷结构、答题要求、评分办法(一)试卷结构表一试卷结构序号科目比例(%)分值总分选择题判断题1物理基础345130212建筑材料及检测3451302

3.图样的基本表示法(1)了解机械图样投影法规定,理解六个基本视图(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后视图、右视图、仰视图)的形成、方位和配置关系,掌握三个基本视图(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的画法。(2)理解向视图、局部视图的画法及标注规定。(3)了解全剖、半剖、局部剖视图的特点,掌握其画法和标注规定。(4)了解移出断面图和重合断面图的特点,掌握其画法和标注规定。

(二)投影基础1.掌握简单形体三视图的作图方法。2.掌握特殊位置直线、平面的投影特性。3.掌握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能识读和标注简单组合体的尺寸。

(二)投影法基础 1、了解正投影法的基本性质。 2、熟练掌握三视图的三等关系和方位关系。 3、了解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特性。 4、了解基本几何体的投影特点,掌握在立体表面取点的方法(对圆环不作要求)。 5、了解截交线和相贯线的投影画法(只要求圆柱、圆锥和圆球之间正交的情况);掌握相贯线的简化画法规定。 7、掌握组合体视图的分析和识读方法。 8、理解组合体尺寸标注的正确性

2.投影法基础(1)了解投影法的分类及正投影法的基本特性,理解正投影法的真实性、积聚性和类似收缩性三大主要特性。(2)熟练掌握正投影法的投影规律,理解三视图“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三等关系,理解三视图中长度、宽度、高度的含义,理解三视图中“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位的含义。(3)了解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特性,理解投影面的平行线、垂直线和一般位置线的投影特点;理解投影面的平行面、垂直

2.投影法基础(1)了解中心投影法和平行投影法的概念,理解正投影法的真实性、积聚性和类似收缩性等特性,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特性。(2)掌握正投影法的投影规律,理解三视图“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三等关系,理解三视图中“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位的含义,理解三视图中长度、宽度、高度的含义。(3)了解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特性,理解投影面的平行线、垂直线和一般位置线的投影特点;理解投影面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