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北京林业大学
InternationalEconomicsandTrade
学制四年:,授经济学学士学位。
特色优势::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拥有北京林业大学林产品贸易研究中心、“一带一路”与林业发展研究中心,已形成了以林产品市场与贸易研究为特色,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研究为基础,外国投资与国际金融研究为突破点的学科研究格局,在国际经济与贸易领域具有较强的学术影响力。
培养目标::培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需要,掌握经济、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基础理论和知识,熟悉通行的国际经贸规则和惯例,理解中国对外经贸运行规律,具备进出口业务、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务谈判、国际投融资等专业技能,懂得国际经营与管理,有较高外语水平和商务数据分析能力,富有绿色理念、创新思维、意识和协调能力的涉外经贸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市场营销学、财政与金融、国际金融、国际商法、国际贸易实务(双语)、国际结算(双语)、外贸英语与函电(双语)、国际经营学、海关理论与实务、国际服务贸易、国际营销(双语)、世界经济概论、世界贸易组织专题、中国对外贸易、国际技术贸易、国际商务谈判与礼仪、期货贸易、广告学、金融市场学(双语)、保险学、电子商务概论、证券投资学、发展经济学、现代数据分析工具R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外经、外贸或有涉外业务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际组织、行业协会、金融机构、跨国公司、国有企业等单位,从事国际经贸领域政策分析、经济分析、业务管理、商务咨询等工作,也可从事一般经济业务与管理工作,或在国内外高校与科研单位进一步深造。
本校对应硕士点:国际贸易学、国际商务
本校对应博士点:农林经济管理(林产品国际贸易方向)
本招生简章的终解释权归北京林业大学招生办公室。未尽事宜按教育部当年有关政策执行。
#table#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9年公共管理专业硕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M A)(全日制、非全日制)招生简章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科历史积淀深厚,专业实力较强,办学优势明显,特色鲜明。负责MPA教育的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专注于为北京等大都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服务,拥有区域经济、城市经济与战略管理两个博士点和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含MPA)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国内早设立工商行政管理专业、早研究城市经济管理与土地开发的学院。在城市与区域经济管理、工商行政与市场监督管理、土地资源与房地产开发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非营利组织管理等研究、培训和决策咨询领域具有明显优势,承担着国家与北京市等多项政府招标或委托的重大课题,主办有“土地利用与住房保障”“科学监管与监管科学”“城市国际化论坛”和“首都圈高层发展论坛”等年度学术论坛。与国家发改委、国家工商总局、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住房与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北京市委市政府及下属各委办局合作关系密切,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公务员和高级管理人才。全院在校本科生近800人,硕博研究生200余人。
我校MPA教育立足于经济行政和政府管理学科传统,充分利用公共管理、区域经济、土地资源、城市经济、房地产管理等学科整合优势,依托国家级重点学科(劳动经济)、北京市重点学科(区域经济)、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行政管理、社会保障),利用独特的“经管交叉”“服务都市”“北京特色”的学术资源和师资优势,致力于理论功底与实践能力并重、国际经验与国内状况相结合的培养特色,精心打造具有都市公共管理特色的MPA品牌。MPA教育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年富力强、视野开阔、兼具学术研究、应用研究风格和注重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既有曾经在政府部门、企业担任管理职务的专职教授,又有来自政府和非政府公共部门的特聘教授和兼职导师,以及海外留学归来的学科骨干和特聘讲座教授。为推进MPA教育的国际化,学校正积极与美国印第安那普度大学、马里兰大学、克利夫兰大学等著名大学签署合作协议,促进与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及香港、台湾等地大学的合作项目。
学校成功获批教育部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北京市管理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研究基地、北京市CBD发展研究基地、北京市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协同创新研究基地“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研究基地”,并合作创设“天津滨海新区产学研基地”科技创新和教学实践平台,获批了北京市高校国内外联合研究生培养基地。与北京市政府、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联合成立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全力打造城市研究的“国家级研究创新基地”,与一大批政府机关、企事业等开展深度合作,签署校外导师聘任协议,为我校的
特色教学服务:MPA。一、培养目标
贯彻学校“立足首都、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的办学宗旨,从经济类院校特点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出发,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现代管理理念、公民社会服务意识和战略思维的公共部门管理精英,培养懂经济、会管理、重实践、高素质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
二、课程设置
按照全国MPA教育指导委员会的要求,分为主干核心课程和模块化主修方向课程。其中核心课程讲授MPA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提升学生运用核心概念、理论、方法、工具解决现实难题的能力。主修方向课程突出不同管理领域内的专业知识技能,为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社会需求自行选择课程创造条件,提升职业发展能力。
三、课程优势
核心课程试行课程组:MPA、AB角制度,每门核心课都由2名或以上教师担任主讲。充分发挥我校立足首都和服务都市的两大资源优势,采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情景模拟、专题讨论、社会调查、沙盘推演、特色论坛、实验演练等多种教学方式;注重学生职业发展规划和研究方向结合、理论学习和实践调研结合、知识掌握与解决问题结合;充分重视教学环节和管理环节的精心设计和严格管理,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本专业的知识、方法和技能,具备从事相应专业管理的能力。
为培养:MPA 学生的实际管理能力和解决城市复杂系统问题能力,学校提供
3D 虚拟仿真、数字城市、城市运行与应急管理、国际会议模拟演练4 大教学实
验系统。在国家工商管理系统、国家土地资源管理系统、房地产管理系统和行业、京津冀城市综合管理规划部门、北京市及所属区县部分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建立
个联合培养实习实践基地:17。四、研究方向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专业研究方向,如政府监管、经济行政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政策分析与评价、社会保障、城市与区域规划、土地利用与房地产开发管理、京津冀协同治理、城市国际化战略管理等。
五、师资力量
MPA项目认真遴选优秀教师担任任课教师,核心课专职教师中93.9%具有高级职称,80%以上拥有博士学位;兼职指导教师为政府部门或非政府公共机构的高层官员、领导,经验丰富,研究能力强。包括: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杨红灿局长、北京市政协科技委员会主任申建军研究员、北京市教育工会主席史利国研究员、北京印刷学院原院长曲德森教授、北京市市委研究室副主任余钟夫研究员、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李如刚研究员、北京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王连峰研究员、丰台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吴神赋研究员等一批有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管理经验的知名人士。
六、报考条件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 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大学本科毕业后有:(1) 3 年或3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到2019 年9
月1日);
(2) 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 年或2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到
2019年9月1日);
(3) 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符合招生单位相关学业要求,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4) 党校本科学历除中央党校教育学院本科学历外,其余的党校本科学历不能报考;
(5) 在境外获得的学历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
(6) 现役军人考生,按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规定办理。
4.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七、考试科目和参考用书
初试按教育部规定,全国统考。初试科目: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200
分),英语二(100分)。考试大纲为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等联合制定的《2019年MBA/MPA/MPACC联考考试大纲》、
《2019年MBA/MPA/MPACC联考辅导教材》(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复试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组织,实行差额复试。复试包括笔试、面试和体检。复试内容:政治与时事、英语、专业知识、心理测评。
学制:3. :2.5 年。十、报考事宜
学校概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是由原北京经济学院和原北京财贸学院合并、组建的北京市属重点大学。学校已发展为拥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和工学等六大学科,以经济学、管理学为重要特色和突出优势,各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多科性财经类大学。学校拥有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统计学等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统计学等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工商管理学院MBA教育中心(以下简称MBA教育中心)秉承“崇德尚能、经世济民”的校训,“格物致知、明体达用”的院训,以“培养引领中小企业实现成长梦想的卓越管理者”为项目使命,践行“厚德精业、守正出新”的项目价值观,努力培养爱国敬业,具有职业操守、创新精神、专业素养、全球视野的经营管理人才。2019年我校继续招收工商管理硕士(MBA/FMBA)研究生,专业代码:12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