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绵阳师范学院甘肃各专业排位: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35307(需要考446分);
2.物理学(师范类)理科普通类排位35307(需要考446分);
3.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理科普通类排位40655(需要考436分);
4.机械电子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42324(需要考433分);
5.物流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6913(需要考499分);
6.德语文科普通类排位6913(需要考499分);
7.汉语言文学(师范类)文科普通类排位7121(需要考498分);
8.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文科普通类排位7316(需要考497分);
9.秘书学文科普通类排位7531(需要考496分);
10.英语(师范类)文科普通类排位7726(需要考495分);
11.学前教育(师范类)文科普通类排位7726(需要考495分);
12.汉语国际教育文科普通类排位8176(需要考493分)
  
     
  
  
    2017年绵阳师范学院各专业甘肃排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甘肃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46 | 35307 | 
| 物理学(师范类) | 446 | 
|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 | 436 | 40655 | 
| 机械电子工程 | 433 | 42324 | 
| 物流管理 | 文科 | 499 | 6913 | 
| 德语 | 499 | 
|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 | 498 | 7121 | 
|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 | 497 | 7316 | 
| 秘书学 | 496 | 7531 | 
| 英语(师范类) | 495 | 7726 | 
| 学前教育(师范类) | 495 | 
| 汉语国际教育 | 493 | 8176 |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物流管理
  
  
    
       绵阳师范学院
    
    绵阳师范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系统的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理论,掌握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系统分
析、设计、运营、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熟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物流运作,能在企业、
科研院所及政府部门从事供应链设计与管理、物流系统优化及运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
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管理科学与工程
类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及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知识,接受供应链设计与管理、物流
系统优化与运营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供应链优化、物流系统设计、物流运营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全面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外语及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掌握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
本知识;
 3.掌握供应链设计、物流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了解物流工程的基本方法与技术;
 4.具有进行供应链设计、物流系统设计、物流业务运作及物流管理的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
物流管理实际工作能力;
 5.具有较宽广的国际视野,熟悉国内外供应链和物流运作所涉及的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
的标准、惯例、法律、政策等;
 6.了解国内外供应链及物流领域理论与实际发展状况和趋势,了解国内外制造企业、流通
企业和物流企业的基本物流运作模式,了解国内外物流及相关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7.具有一定的获取知识的能力,包括自主学习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计算机及信息技
术应用能力;
 8.具有一定的应用知识能力,包括综合实验能力、专业实践能力、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
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9.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能力、创业能力、
科技开发能力、科学研究能力。
 主干学科:物流管理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交通运输。
 核心课程:物流学、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物流工程、物流信息管理、国际物流、
仓储运输管理、物流经济学、采购管理、物流设施与设备。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及参加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等国
内外相关专业竞赛等。
 主要专业实验:运输业务管理实验、仓储业务管理实验、供应链系统仿真实验、物流管理综合
模拟实验、物流管理课程设计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外国语言文学类
    英语
  
  
    
       绵阳师范学院
    
    绵阳师范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熟练的英语语言技能、厚实的英语语言文学专
业知识和其他相关专业知识,能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熟练运用英语和本族
语从事外事、翻译、教育、管理、研究等各种工作的英语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和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兼学主要英语国家的文
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艺术、法律等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接受系统、科学的英语听、说、读、
写、译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掌握英语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与海内外人士进行跨文化交
际的能力、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不断获取知识的能力,掌握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
的综合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英语语言学和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 2.掌握运用英语和本族语的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和科学
研究的能力; 3.具有熟练运用英语,与海外人士进行口头与书面交流及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4.熟悉我国在外交、外事、教育、经贸、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文学艺
术修养、较强的现代意识和跨文化交际意识,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求实创新的
精神、专业学科意识和思辨能力,具备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 1.英语专业技能课程,包括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语音、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口译、笔
译等。 2.英语专业知识课程,包括语言学导论、英语语音学、英语词汇学、英语文体学、报刊选读、
英国文学选读、美国文学选读、学术论文写作、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英语教学法、翻译理论与实
践等。 英语专业技能课程的学时应不低于专业教育课程学时总量的40%,英语专业知识课程的学
时应占专业教育学时总量的35 010左右。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本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既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也体现在学生的课外学习
和实践活动中。课外学习和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扩展,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
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应以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
习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还应鼓励学生积
极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各种专业实践(如涉外活动和教育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 修业年限:四年/五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中国语言文学类
    汉语国际教育
  
  
    
       绵阳师范学院
    
    绵阳师范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扎实的汉语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具备中国文学、中国
文化、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内外各类学校从事汉语教学,在各职能部门、
外贸机构、新闻出版单位及企事业单位从事与语言文化传播交流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
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及中华历史文化方面的基础知识,接受人文社会科学
的基本训练,掌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语言文字工作、汉语国际教育以及国际文化交流实践的
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语言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2.具备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专业技能,有较强的汉语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能讲比较
标准的普通话,能规范地使用汉字;
 3.熟悉中外文学和文化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并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4.熟悉国家有关汉语言文字及其传播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较宽广的文化视野;
 6.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
维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中国古代文
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文化通论、写作、外国语(各语种)。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对外汉语教学实习、中华才艺训练、汉语语言现象以及对外汉语教学
热点问题的研讨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外国语言文学类
    德语
  
  
    
       绵阳师范学院
    
    绵阳师范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德语语言基本功,比较系统的德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和比
较广泛的其他相关专业知识,能在外交、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熟练
运用德语从事翻译、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德语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德语国家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方
面的基本知识,接受德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良好的技能训练,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具有
从事翻译、教学、研究、管理等工作较高的业务水平、较好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扎实的德语语言基础和较熟练的听、说、读、写、译技能;
 2.掌握德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和其他相关专业知识;
 3.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用德语就本国国情与文化较好地进行表达和交流;
 4.具备一定的第二外语的实际应用能力;
 5.具有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运用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
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6.熟悉我国在外交、外事、教育、经贸、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
 1.德语专业技能课程,包括基础德语、高级德语、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口译、笔译、视
听等。
 2.德语专业知识课程,包括德语文学、德语语言学、德语国家社会文化、德语国家概况等。
 德语专业技能课程的学时应不低于专业教育课程学时总量的60%,德语专业知识课程的学
时应占专业教育学时总量的25 010左右。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本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既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也体现在学生的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中。课外
学习和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扩展,是培养学生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
应以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
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各种
专业实践(如涉外活动、教育实习等)和社会实践活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教育学类
    学前教育
  
  
    
       绵阳师范学院
    
    绵阳师范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扎实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能在保教机构、教
育行政部门以及其他相关机构从事保教、研究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学前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学前教育技能的
基本训练,掌握保育、教育和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学前儿童保育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发展科学、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等学
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观察幼儿、分析幼儿的基本能力以及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技能;
 3.具有设计具体教育方案和实施方案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和地方有关学前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学前教育理论和学前教育实践的发展动态;
 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教育学、心理学。
 核心课程: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发展科学、学前儿童保育学、学前教育史、学前教育研究方
法、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幼儿园课程、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艺术教
育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幼儿园见习、教育实习、教育调查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物理学类
    物理学
  
  
    
       绵阳师范学院
    
    绵阳师范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物理学及相关前沿学科教学和研究的专业人才,同时也培养
能将物理学应用于技术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复合型人才。经过学习和训练,本专业学生应具备在
物理学及相关学科进一步深造的基础,能达到毕业后从事研究、教学、技术应用和管理等方面工
作的要求。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理学的基本知识与原理,接受科学思维和物理学研究方法
的训练,具有科学精神、科学素养、科学作风和创新意识,具备一定的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实践
能力和研究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知识和能力:
 1.具有职业道德和爱国敬业精神;
 2.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比较系统扎实地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方法,具备本专
业所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职业安全意识;
 3.掌握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以及其他自然科学
和相关工程技术的初步知识;
 4.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应用外语的交流能力
以及向社会公众传播科学普及知识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能力;
 5.具有创造性思维、独立思考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一定的科技
开发能力;
 6.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7.对近代物理学和物理学的新发展在高技术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与物理学相关学科和技
术的新发展有所了解。
 主干学科:物理学。
 核心知识领域:机械运动现象与规律、热运动现象与规律、电磁和光现象与规律、物质微观结
构和量子现象与规律、凝聚态物质结构及性质、时空结构、物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力学(68学时)、热学(51学时)、电磁学(51学时)、光学(51学时)、近代物理(51学
时)、原子核物理(68学时)、理论力学(51学时)、电动力学(51学时)、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51
学时)、量子力学(68学时)、固体物理学(85学时)、数学物理方法(68学时)。
 示例二:力学(54学时)、热学(54学时)、电磁学(72学时)、光学(72学时)、原子物理学(54
学时)、数学物理方法(72学时)、理论力学(72学时)、热力学与统计物理(72学时)、电动力学
(72学时)、量子力学(72学时)、固体物理学(72学时)、半导体物理与器件(72学时)。
 示例三:力学(64学时)、热学(56学时)、电磁学(64学时)、光学(64学时)、原子物理学(56
学时)、数学物理方法(72学时)、理论力学(64学时)、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64学时)、电动力学
(64学时)、量子力学(72学时)、计算物理基础(32学时)、固体物理学(56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研究性训练、大学生创新训练、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专业方向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