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招生计划
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根据自身办学条件,向所在县(市、区)教育局提出申请,经县(市、区)教育局审核,德阳市教育局同意后作为当年的招生计划。
2017年全市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计划 14825人,定向生按招生计划的51%下达。全市中等职业中专学校招生计划另文下发。
2、招生范围
省级以上示范高中和民办普通高中面向全德阳市招生,其余学校面向本县(市、区)招生。
中等职业学校:面向全省招生。
3、普通高中跨市(州)招生
按省教厅关于做好公办普通高中学校跨市(州)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求进行招生及信息上报。(另文下发)

(三)考试试卷领取及保管1、中考试卷领取时间为6月12日,领取地点和办法另行通知。2、中考试题和参考答案属国家秘密材料。各县(市、区)招生办及各考点要认真做好安全保密工作,不得有任何失密、泄密等事件发生,违者将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触犯刑律者将移交司法部门惩处。

招生录取(一)招生计划及范围1、招生计划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根据自身办学条件,向所在县(市、区)教育局提出申请,经县(市、区)教育局审核,德阳市教育局同意后作为当年的招生计划。2017年全市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计划14825人,定向生按招生计划的51%下达。全市中等职业中专学校招生计划另文下发。2、招生范围省级以上示范高中和民办普通高中面向全德阳市招生,其余学校面向本县(市、区)招生。

4、招生学校录取(1)提前批录取单报中等职业学校的考生。(2)第一批录取宏志班、定向生的录取:严格按照市教育局审核认定的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名册,根据招生计划和出档规则以1:1比例出档、录取。(3)第二批录取限定省级以上示范高中录取的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等级在B等及以上、其他高中录取的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等级在C等及以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总分等级为C2等及以上的考生。根据学校招生

2、招生范围省级以上示范高中和民办普通高中面向全德阳市招生,其余学校面向本县(市、区)招生。中等职业学校:面向全省招生。

3、普通高中跨市(州)招生按省教厅关于做好公办普通高中学校跨市(州)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求进行招生及信息上报。(另文下发)

(三)命题原则及要求1、中考命题坚持以学生为本,切实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命题,不出繁、偏、怪题。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的联系,切合初中教学实际,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有助于学生的创造性发挥。试题难度适宜,具有一定的区分度,兼顾不同学生的学习实际和不同学校对录取新生的要求。低、中、高档难度题目比例为6:3:1。2、文科综合考试着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

(四)通知成绩及查分中考成绩由市招办发布,各县(市、区)招办和初中学校是通知成绩的主体渠道,负责通知到考生本人。为方便考生及时查询成绩,将开通网络查询路径。评卷工作结束后,考生可通过登陆德阳招生考试网(WWW.)“中考查询”栏目查询成绩。6月21日下达考试成绩,需要查分的考生6月21日18:00前向所在学校提出申请,查分只复核考生答卷是否有漏评、加分错、登分错,不重新评阅答卷

(3)出档排序办法:从以下第①条开始顺次排序,如有两名及以上考生的排序相同,则顺次向下一条检索,直至区分出排序先后。①考生总分名次排序;②考生语文、数学、英语成绩合计的名次排序;③考生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成绩合计的名次排序。

1、招生计划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根据自身办学条件,向所在县(市、区)教育局提出申请,经县(市、区)教育局审核,德阳市教育局同意后作为当年的招生计划。2017年全市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计划14825人,定向生按招生计划的51%下达。全市中等职业中专学校招生计划另文下发。

(一)招生计划及范围1、招生计划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根据自身办学条件,向所在县(市、区)教育局提出申请,经县(市、区)教育局审核,德阳市教育局同意后作为当年的招生计划。2017年全市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计划14825人,定向生按招生计划的51%下达。全市中等职业中专学校招生计划另文下发。2、招生范围省级以上示范高中和民办普通高中面向全德阳市招生,其余学校面向本县(市、区)招生。中等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