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徽工业大学上海各专业排位: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综合普通类排位31339(需要考446分);
2.能源与动力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35097(需要考445分);
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综合普通类排位11565(需要考444分);
4.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20510(需要考441分);
5.车辆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34097(需要考440分);
6.自动化综合普通类排位28765(需要考440分);
7.冶金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28986(需要考439分);
8.会计学综合普通类排位98379(需要考439分);
9.国际经济与贸易综合普通类排位28492(需要考439分);
10.土木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82628(需要考439分);
11.经济学综合普通类排位40982(需要考438分);
12.经济与金融综合普通类排位29216(需要考438分);
13.工业设计综合普通类排位29216(需要考438分);
14.英语综合普通类排位54250(需要考438分);
15.工商管理类(中外合作办学)综合普通类排位61989(需要考434分);
16.经济与贸易类(中外合作办学)综合普通类排位25533(需要考430分)
2017年安徽工业大学各专业上海排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上海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46 | 31339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445 | 35097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444 | 11565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441 | 20510 |
| 车辆工程 | 440 | 34097 |
| 自动化 | 440 | 28765 |
| 冶金工程 | 439 | 28986 |
| 会计学 | 439 | 98379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439 | 28492 |
| 土木工程 | 439 | 82628 |
| 经济学 | 438 | 40982 |
| 经济与金融 | 438 | 29216 |
| 工业设计 | 438 |
| 英语 | 438 | 54250 |
| 工商管理类(中外合作办学) | 434 | 61989 |
| 经济与贸易类(中外合作办学) | 430 | 25533 |
能源动力类
能源与动力工程
安徽工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具有热能工程、动力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方面基础知识,具备从事热工设备、动力设备、低温制冷装置、新能源设备与系统的设计、制造、安装、运行管理以及能源高效清洁利用等方面综合运用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是国家特色建设专业和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支撑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为安徽省重点学科;2012年入选安徽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专业,2013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2014年获批安徽省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8年增设“冶金过程节能与环保”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2019年获批安徽省“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养创新计划;拥有“冶金过程节能与环保”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能源转换与利用”与“高效燃烧与污染物超低排放”两个省级创新团队、 “冶金过程节能与污染物控制” 省教育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燃烧新技术与高效换热实验室”马鞍山市重点实验室。
本专业注重加强与国外(地区)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与交流,自上世纪80年代起就与俄罗斯科学院建立了稳定的合作与交流关系。近几年相继与美国普渡大学、日本东北大学、台湾中原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这为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有效的促进和帮助。
自1979年成立本专业以来,已累计培养了2600多名优秀本科毕业生,多数已成为企业技术和管理骨干,涌现出一大批杰出校友,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本科就业率达96%,毕业生就业涉及的行业包括:冶金、电力、化工、建筑、机械、航天航空、制冷、食品加工以及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政府机关等。2018年考研达线率39%,优秀毕业被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录取。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授6人,特聘教授2人,副教授6人,讲师17人;博导4人,硕导16人;安徽省领军2人,皖江学者1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选1人;安徽省教学名师1人,省教坛新秀2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占85%以上。近3年获得国家、省、部级以及企业的科研项目5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3部,发表高水平论文150余篇。
经济与贸易类
国际经济与贸易
安徽工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思想品质和道德规范,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国际通行的经贸规则,认识和把握国内外经济、贸易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熟练使用1门外国语言,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良好的沟通、应变、协调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能在政府机构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实际业务、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成为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全球化视野和国际化知识体系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与本专业相应的应用经济学科是我校一级学科硕士点,拥有金融学、数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国际贸易学等五个研究生培养方向。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于1988年开始招收专科生,1996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12年,获批设立国际贸易学二级硕点。国际贸易学科是安徽工业大学经管类学科中最早成立的学科之一。本专业为我校互派留学生工作(韩国昌原大学等)、招收国外本硕层次留学生工作的先行者。本专业优势主要表现在国际化、本土化(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经贸发展战略)和行业特色(钢铁产业贸易与国际化)的融合。
本专业现有教师2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7人,博士4人,在读博士4人。年龄及学源结构较为合理。目前承担的纵向课题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项,安徽省社科项目2项,安徽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2项,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10项,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项,目前承担的横向课题有60余万的研究经费。在CSSCI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曾获得安徽省教学成果省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在开放型经济、贸易摩擦、钢铁产业贸易与国际化领域的研究成果体现出较强的学术特色。
由于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宽的知识面,能熟练掌握和运用外语、计算机,了解本学科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且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发展潜力,因而本专业毕业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和重用,近几年的一次就业率都在90%以上。经过跟踪调查,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由于工作出色,被提拔到重要领导岗位或从事重要的工作。有部分毕业生创立公司,发展良好。还有部分学生毕业后,被输送到其他院校进一步进行深造。截止2018年7月,先后有250余名同学攻读硕士学位、40余名攻读博士学位,他们分别在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大学,以及国内的清华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厦门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辽宁大学、深圳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暨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江西财经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工业大学等院校就读,大部分已取得相应学位。
机械类
工业设计
安徽工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我校工业设计专业创建于1999年,具有设计学、工业设计工程、机械工程工业设计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7名,教授2名,副教授4名,博士(含在读)5人,部分教师具有海外教育背景。专业教师主持教育部、教育厅、省规划项目、省级质量工程、省级教学研究等科研项目20余项,与省内外企业合作项目50余项。
本专业办学特色鲜明,依托机械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的资源,重视基于实践和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致力于德厚艺精、博学求新的杰出设计人才的培养,逐渐形成以机械装备设计、文创产品设计、智能电器设计、信息与交互设计为主的专业方向。同时,工业设计专业积极开展“项目驱动教学”,成功地实施了“师生进企业、企业进学校、项目进课堂”的项目教学模式改革,先后与数十家企业构建了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校地合作共建了马鞍山工业设计中心、工业技术研究院工业设计中心,系统地开展了学科竞赛项目教学,并成功承办了2012年、2014年、2016年、2018年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安徽赛区)赛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很好地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学生创新思维活跃,参赛热情高涨,竞赛成绩优秀,近三年,获得了包括国际IF奖、中国设计红星奖、安徽省工业设计大赛金奖、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三等奖、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在内的国际、国内设计赛事奖励400余项,申请专利100多项。
目前,工业设计专业与广东工业设计城、安徽久工等数十家企业构建了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为众多国内大型企业如小米公司、步步高通讯有限公司、美的集团及知名设计公司浪尖工业设计公司、浩汉工业设计公司等输送优质设计人才,并有部分毕业生选择独立创业,创建工业设计公司、展示设计公司等,同时,几十名优秀毕业生在浙江大学、东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江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知名高校攻读硕士学位。
专业答疑:潘建伟副教授,工业设计专业负责人
Q1:本专业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工业设计追求创新与变化,从倚重产品延伸到构建环境网络的和谐关系,将策略性解决问题的过程应用于产品、系统、服务及体验的设计活动,引导创新、促发商业成功及提供更好质量的生活。
工业设计是一种跨学科的专业,将创新、技术、商业、研究及消费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进行创造性活动、并将需解决的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进行可视化,重新解构问题,并将其作为建立更好的产品、系统、服务、体验或商业网络的机会,提供新的价值以及竞争优势。工业设计是通过其输出物对社会、经济、环境及伦理方面问题的回应,旨在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
Q2:主要课程有哪些?
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产品设计创新与开发、产品系统设计、智能电器产品设计、机械装备产品设计、用户体验设计、生活用品设计、设计素描、设计色彩、产品设计表现技法、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产品模型基础及制作、人机工程学、产品工程三维技术、综合造型基础设计等。
Q3: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什么特质?
报考本专业,要求考生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独立获取知识、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能力。
Q4:本专业就业去向和就业前景?
毕业生就业地点主要集中在上海、南京、苏州、杭州、合肥、芜湖、滁州等长三角工业聚集区,就业企业包括设计公司、互联网/电子商务、智能制造、科研单位等单位,从事工业设计有关的设计策划、设计调研、设计研究、建模渲染、营销推广等工作,专业对口率、薪酬水平高。
“十三五”规划纲要及“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明确提高国家及企业创新设计能力,培育一批专业化、开放型的工业设计企业,将进一步发挥工业设计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关键作用。随着我国现代工业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工业设计将会成集成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社会、经济等诸多知识要素,以科技创新为基础支撑,以文化创新为引导,以设计创新为方法,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创新,未来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就业前景。
Q5:本专业的人才在社会进步中发挥哪些作用?
本专业培养在新兴产业发展背景下,依托学校工科优势,形成“工、艺”结合,掌握扎实的工业设计理论知识,具备较好的创新能力以及适应能力的工业设计师。具备用户、市场研究的能力,掌握产品开发流程、方法,熟悉项目管理和系统运作。能够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科研单位从事产品造型设计、新产品开发设计、产品策划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Q6:我们的培养优势在哪里?
(1)具有设计学、工业设计工程、机械工程工业设计自主设置三个硕士点;
(2)教育部-欧特克公司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安徽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校级特色专业
(3)安徽省教育厅主办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安徽赛区)唯一指定承办高校;
(4)具有完善的产学研平台:校地共建马鞍山工业设计中心、马鞍山市安工大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两家安徽省省级工业设计中心;
(5)成功开展“项目驱动教学”,有效实施“师生互动、校企融合”的创新应用型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6)近三年教师产学研成果获中国工业设计红星奖4项,安徽省工业设计大赛金奖5项等;
(7)以设计竞赛驱动创新能力培养,近三年学生竞赛获iF100强、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金奖等国家级奖70余项,省级奖700余项(含优秀奖及入围)。
(8)系统的校内外实习实践创新实践平台。
自动化类
自动化
安徽工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安徽工业大学自动化专业成立于1978年,是安徽工业大学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目前专业教学设施齐全,办学条件良好。自动化专业在2004年获批安徽省“教学改革示范专业”,2010年获批教育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专业。
自动化专业以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为主要工具,结合自动控制理论,实现面向工业生产过程自动控制及各行业、各部门的自动化。本专业具有“控(制)管(理)结合,强(电)弱(电)并重,软(件)硬(件)兼施”鲜明的特点,是一个理、工、文、管多学科交叉的宽口径工科专业。自动化专业旨在培养在自动化控制、电气工程、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等领域中从事控制系统分析、设计、运行和研究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自动化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经验丰富,现有专职教师13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人。安徽省教学名师1人;多人曾获校 “三育人”先进个人、教学工作先进个人。该专业主干课程《自动控制原理》和《电力电子技术》获得2007年安徽省精品课程。自动化专业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实力,近年来,主持及参与了各类教学、科研课题30余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级科学基金8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主要在“现代控制理论、时滞系统控制、电力电子功率变换、新能源发电”等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经过多年的发展,自动化专业拥有良好的学科平台,本专业先后与德国西门子公司、美国GE公司联合组建了2个先进控制系统及自动化装置实验中心。同时,还拥有电机与拖动实验室、电力电子技术实验室、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实验室、微电网系统实验室等。自动化专业在2003年获得“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二级硕士点,在2007年获得“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二级硕士点,在2010年获得“控制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点。
在长期的专业建设和发展中,自动化专业坚持以学生为本,质量至上,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养优秀工程师为追求,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放在首位。本专业的学生多次在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竞赛、智能汽车竞赛等大赛中斩获大奖。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一次就业率平均达到95%以上,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在学校各专业的排名中始终名列前茅。研究生录取率近三年始终保持在20%左右,毕业生主要在自动化公司、企业、研究所、设计院、电力公司、电气设备公司、计算机公司、通信服务公司从事研发、技术支持及管理工作。
土木类
土木工程
安徽工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培养掌握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具备从事土木工程的项目规划与设计、施工与管理、研究与开发的能力,能在建筑工程、桥梁工程、道路工程、市政工程等的设计、施工、管理、投资、开发、研究与教育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历经多年建设与发展,于2012年获安徽省特色专业,2013年获批安徽省“卓越计划”试点专业,2016年招收海外留学生,2017年通过住房城乡建设部土木工程专业评估(认证),成为我校第二个通过专业认证的专业,2018年获批安徽省品牌专业。专业下设建筑工程和道路与桥梁工程两个本科专业方向,拥有土木工程一级硕士点和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点。在校本科生近800人,海外留学生49人,硕士研究生50余人。学生每年获得“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等国家级、省部级奖励10余项。毕业生就业率在98%以上,考研率在30%左右。毕业后主要到企事业单位、政府建设管理部门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研究开发等工作。
本专业拥有结构工程实验室、建筑材料实验室、岩土工程实验室、道路工程实验室,实验室总面积近3000平方米。拥有MTS电液伺服加载系统、500吨电液伺服多功能结构试验机、100吨疲劳试验机、50吨压力试验机、成套的数据采集及检测等仪器设备,仪器设备总值800多万元,实验条件稳居安徽省前列。同时,与宝钢、十七冶等大型企事业单位共建实践教学基地20余个。
本专业现有教师30余名,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9名,博士后5人,博士17人,具有海外留学背景6人,其余教师均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约1/3教师具有土木工程各种资质证书。硕士生导师15人,博士生导师1人,皖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全国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1人。此外,还特聘企事业领导、技术总工等兼职导师10余人。
专业招收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全日制学术研究生,建筑与土木工程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且具有免试推荐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拥有安徽省“高性能建筑用钢工程研究中心”、市级“工程结构安全与加固技术中心”和“结构工程抗震重点试验室”。围绕本领域发展的前沿问题和安徽及周边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形成了工程结构安全评估与加固、新型组合结构、钢结构、绿色建筑材料、岩土工程灾害防治与治理和路基路面工程等六个相对稳定、富有特色和优势的研究方向。已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专业答疑:于峰教授,土木工程专业负责人
Q1: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本专业培养掌握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具备从事土木工程的项目规划与设计、施工与管理、研究与开发的能力,能在建筑工程、桥梁工程、道路工程、市政工程等的设计、施工、管理、投资、开发、研究与教育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Q2:主要课程有哪些?
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木工程材料,工程测量,房屋建筑学,土力学,基础工程,钢结构设计原理、混凝土和砌体结构设计,多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土木施工与组织管理,土木工程CAD,工程结构抗震,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交通工程学,道路施工组织与概预算等。
Q3: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什么特质?
报考本专业,要求考生选考物理、化学或生物,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具备较强的数理逻辑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继续学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具有艰苦奋斗和开拓创新的精神。
Q4:本专业就业去向和就业前景?
历届毕业生就业率稳定维持在98%以上,其中30%左右的毕业生通过到国外继续深造、免试推荐或考研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参加就业同学的去向主要为国内大型建筑企业,千人以上大企业占61%,国有企业占69%,在房屋建筑、公路桥梁、公路与城市道路等领域从事结构设计、检测与加固、施工、管理、投资和开发等工作。
就像我们看到身边的高楼大厦正在不断地拔地而起、一条条宽阔平坦的大道向四面八方不断延伸一样,土木建筑行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仍很旺盛。据统计,人才市场上招聘工程技术人员的企业共涉及到100多个行业,其中土木工程建筑业的人才需求量长期保持前三位。随着经济发展和路网改造、路桥和城市基础设施的更新换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土建工程技术人员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需求量还将不断上升。
Q5:本专业的人才在社会进步中发挥哪些作用?
我们住的房子,乘坐的地铁,展示的场馆,享受的休闲场所,无不与土木工程紧密相连。土木工程方面的专业人才遍布国民经济建设的各条战线,可以说没有土木工程,就没有我们日常生活的最基本条件。高铁、活动场馆、城市轨道交通、南水北调等项目的建设中,都遍布着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任何基础设施建设,都离不开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智慧。
“土木工程专业,就是培养建筑工程、道桥工程、城市地下工程建设土建工程师的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大都市建筑工程、城市道路与桥梁工程、城市地下工程的设计、建造、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土木工程师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以及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遍布城市的建筑工程、市政工程、交通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等各个领域,是推动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Q6:我们的培养优势在哪里?
我校土木工程专业于2012年获安徽省特色专业,2013年获批安徽省“卓越计划”试点专业,2016年招收海外留学生,2017年通过住房城乡建设部土木工程专业评估(认证),成为我校第二个通过专业认证的专业,2018年获批安徽省品牌专业和“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养创新项目。拥有土木工程一级硕士点和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点,招收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全日制学术研究生,建筑与土木工程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且具有免试推荐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
本专业拥有安徽省“高性能建筑用钢工程研究中心”、市级“工程结构安全与加固技术中心”和“结构工程抗震重点试验室”。拥有全省最大的土木工程专业实验室,建成结构工程实验室、建筑材料实验室、岩土工程实验室、道路工程实验室,实验室总面积近3000平方米。拥有各类先进仪器,仪器设备总值2000多万元,教学科研的实验条件稳居安徽省前列。同时,与宝钢、十七冶等大型企事业单位共建实践教学基地20余个。
本专业现有教师30余名,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9名,博士后5人,博士17人,具有海外留学背景6人,全部教师均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硕士生导师15人,博士生导师1人,皖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全国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1人。此外,还特聘企事业领导、技术总工等兼职导师10余人。
经济学类
经济学
安徽工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经济学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比较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现代经济学理论,比较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较宽,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能在企业、金融机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等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经济学说史、房地产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
经济学专业是安徽省特色专业、安徽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安徽省卓越人才培育计划项目立项建设专业,大部分主干课程为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程。2002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10年获批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在本专业设有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二级学科硕士点。本专业的学生多次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获得国家级大奖(特等奖1次)。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专业教师18人,具有博士学位(博士后4名)占60%,教授7人,本专业教师团队是省级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教学团队。近五年来,本专业教师分别获得中央组织部首批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安徽省教学名师、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安徽省宣传文化领域拔尖人才、安徽省教坛新秀等多项荣誉。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含重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含重大1项)、国家软科学项目、中国博士后特别基金、国家工信部项目、国家统计局课题、国家科协项目、安徽省社科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软科学课题、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大项目、安徽省政府重大招标课题、安徽省政府领导圈定课题、安徽省发改委委托项目等50多项。曾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金融研究》、《中国工业经济》、《中国农村经济》、《教学与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年均被CSSCI收录10余篇。
本专业自2002年全国招生以来,已经为我国企事业单位、各级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科研院所输送了大量复合型、高级应用型经济专业人才,且很多已成为单位中高层领导和业务骨干。毕业生主要去向长三角地区有关城市。本专业学生就业率与考研率一直处于学院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