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取得国外高水平大学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对于确有特殊学术专长和突出科研能力的申请人,本条要求可以适当放宽。全日制工程硕士各领域,可参照其对应工学门类下学术型专业对待。

(三)博士生导师招收博士生人数博士生导师(含博士生副导师)的招生人数不可超过学校博导招生计划申报工作实际审批的数量。

一、申请条件(一)符合我校2016年博士研究生公开招考招生简章中规定的报考条件,其中应届毕业的硕士生必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历、学位证书。(二)对学术研究有浓厚兴趣,专业基础好、科研能力强,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在本学科某一领域有学术专长或已取得突出的学术成果。(三)申请人为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普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211工程”高校的往届或应届毕业生;2.非“211工程”高校的“国家重点学科”或“教育部近学科排名前50%以内(含50%)学科”的往届或应届毕业生;3.取得国外高水平大学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对于确有特殊学术专长和突出科研能力的

(三)资格审核研究生院将对申请人的资格进行审核,审核通过的申请人进入下一阶段考核。

4.申请人外语水平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1)通过国家六级(六级成绩达到425分)或国家四级优秀(四级成绩达到550分);(2)托福(TOEFL)成绩达到80分以上(老TOEFL达到550分);(3)雅思(IELTS)成绩达到6.0分以上;(4)GRE成绩1300分以上(新标准260分以上);(5)曾在英语国家或地区受到学历教育、获得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学位证书获我国教育部认证;或在国外有1年以上(含1年)学习经历人员(需提供国外学习经历的证明和成绩单)。(6)参加学校专门组织的外语水平考试,成绩合格。

(一)申请人网上报名1.申请人在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申请条件。符合条件的申请人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网报名(网址:http://yz..cn/bsbm)。请使用中国研招网账号登录,没有中国研招网账号的请注册后登陆。招生类型请选择“申请考核制”,按要求填写报名信息并缴纳报名费200元/人,上传近期一寸正面免冠照片,下载需填报的申请材料。报考我校“千人计划”导师(吴国雄、马庆位、陶龙宾、石碰、王鹏飞等导师)的申请人,专项计划请选择“千人计划”,报考其他导师的申请人不选择此项。外国语考试科目请根据本人的实际情况填报(不论是否达到免试条件)。

(三)申请人为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普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往届或应届毕业生;2.其他高校的“国家重点学科”或“教育部学位中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B以上学科”的往届或应届毕业生;3.取得国外高水平大学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对于确有特殊学术专长和突出科研能力的申请人,本条要求可以适当放宽,但报考学院应以适当方式在初试中考核此类考生专业基础和专业素养,并在综合考核通知中公布相关考核内容及标准。

(三)申请人为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普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211工程”高校的往届或应届毕业生;2.非“211工程”高校的“国家重点学科”或“教育部近学科排名前50%以内(含50%)学科”的往届或应届毕业生;3.取得国外高水平大学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对于确有特殊学术专长和突出科研能力的申请人,本条要求可以适当放宽。全日制工程硕士各领域,可参照其对应工学门类下学术型专业对待。

(三)申请人为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硕士研究生:1.“211工程”高校的往届或应届毕业生;2.非“211工程”高校的“国家重点学科”或“教育部近学科排名前50%以内(含50%)学科”的往届或应届毕业生;3.取得国外高水平大学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对于确有特殊学术专长和突出科研能力的申请人,本条要求可以适当放宽。全日制工程硕士各领域,可参照其对应工学门类下学术型专业对待。

(三)申请人为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普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211工程”高校的往届或应届毕业生;2.非“211工程”高校的“国家重点学科”或“教育部近学科排名前50%以内(含50%)学科”的往届或应届毕业生;3.取得国外高水平大学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对于确有特殊学术专长和突出科研能力的申请人,本条要求可以适当放宽。全日制工程硕士各领域,可参照其对应工学门类下学术型专业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