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考生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2015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2.具有国家承认学历的大学本科毕业人员。3.具有下述条件之一的同等学力的人员:(1)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15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以下条件:①在核心期刊上以第一或第二作者发表过文章;②辅修过十门以上所报专业本科主干课程③英语通过四级;④同等学力人员仅限报考所学专业,不得跨学科报考。⑤复试时需加试两门报考学科专业大学主干课程(详见本专业领域具体招生目录);(2

(2)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应按招生单位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2)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应按招生单位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4)凡不按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网上报名有关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详见《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已在教育部官网.cn公开)及“研招网”报考须知。建议广大考生合理安排报名时间,避开报名高峰,避免网络拥堵。

(5)凡不按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网上报名有关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详见《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已在教育部官网.cn公开)及“研招网”报考须知。建议广大考生合理安排报名时间,避开报名高峰,避免网络拥堵。网上报名有关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详见《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已在教育部官网.cn公开)及“研招网”报考须知。建议广大考生合理安排报名时间,避开报名高峰,避免网络拥堵。

(4)凡不按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网上报名有关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详见《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已在教育部官网.cn公开)及“研招网”报考须知。建议广大考生合理安排报名时间,避开报名高峰,避免网络拥堵。

4.考生应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二)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应届生还须携带学生证)。(三)初试日期和时间2014年12月26日至12月28日。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2014年12月26日至12月28日。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四)初试科目

4.考生应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一)2017年12月14日至12月25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请考生务必妥善保管个人网报用户名、密码及《准考证》、居民身份证等证件,避免泄露丢失造成损失。(二)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应届生还须携带学生证)。(三)初试科目及时间

(4)考生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一)2014年12月15日-2014年12月29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须用A4复印纸打印)。《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二)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应届生还须携带学生证)。(三)初试日期和时间2014年12月27日至12月28日。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2014年12月27日至12月28日。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

4.考生应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二)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应届生还须携带学生证)。(三)初试科目及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