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级招生25名,学制三年;1993年招生25名,学制三年;2015年级招生25名,学制三年;
培养目标:弘扬民族文化,繁荣木偶艺术。以“德在先、戏为天”的思想,培养传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民族艺术的木偶剧艺术工作者。

招生专业、学制及名额(共25人)专业学制计划招生对象专业考试内容(初试、复试)木偶剧表演3年25人应届初中毕业生声乐测试(自备歌曲演唱曲目);台词测试(自备朗诵材料);形体测试(自备单人舞蹈)表演测试(自备单人小品);即兴表演(由考官现场命题,即兴表演);才艺展示(自备);注:1、复试时增加命题即兴表演及才艺展示的内容。2、专业条件优秀者年龄可适当放宽。

招生专业、学制及名额(共40人)序号专业学制计划招生对象专业考试内容(初试、复试)1楚剧表演6年34人11-15岁嗓音测试(戏曲、歌曲演唱曲目自选);口齿测试(朗诵);节奏模仿、音准测试、练耳;运动能力测试(蹦、跳、柔韧性及协调能力)2楚剧音乐6年6人11-15岁乐器演奏(曲目自选);视唱;音准测试、练耳;节奏模仿、乐理常识。(除钢琴外自带乐器及伴奏带)注:1、复试时表演专业增加命题即兴表演及

2.师资状况:(1)1983级木偶剧班由沈应春任班主任,教师队伍主要由学校教师与武汉儿童艺术剧院选派主要演员联合组成。(2)1993级木偶剧班由张锡炎任教研室主任,袁鸣红、周艳任班主任,教师队伍由83级任课老师与武汉儿童艺术剧院选派的主要演员共同承担教学任务。著名木偶剧表演艺术家郭小川、杨春兰直接指导该班教学。(3)2015级木偶剧班由庄源、喻凤任班主任,专业教师队伍由马彦芳、范正兴、彭薇、

(2)教学管理该专业制定编写了《木偶剧专业教学计划(三年制)》《木偶剧剧目课教学实施方案(三年制)》,学校根据教学大纲,严格实施教学计划,按照“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强调“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组织教学活动。对教学过程进行严格的管理和考核,定期“评教评学”进行教学考评,不定期选送专业教师到高校进行深造,以提高师资的教学水平。几十年来,先后聘请了郭小川、谭志远、杨春兰、黄小华等著名木

(1)专业课程设置①基本技能课:木偶操作课、表演课、台词课、舞蹈课、声乐课、戏曲身段课。②剧目课:《刘海砍樵》《盗仙草》《小放牛》《哪吒闹海》《嬉春打虎》《十八相送》《断桥》《智斗》《长袖》《化蝶》《游湖》《飞天》《剩女传》。③艺术扩展课:由经典剧目赏析、现场观摩、文艺学常识、戏剧史等课程组成。④艺术实践课:利用期末考试、剧目检查、政府活动、公益活动、剧院剧目排练等机会组织学生舞台实践。

3.课程设置与教学组织管理:(1)专业课程设置①基本技能课:木偶操作课、表演课、台词课、舞蹈课、声乐课、戏曲身段课。②剧目课:《刘海砍樵》《盗仙草》《小放牛》《哪吒闹海》《嬉春打虎》《十八相送》《断桥》《智斗》《长袖》《化蝶》《游湖》《飞天》《剩女传》。③艺术扩展课:由经典剧目赏析、现场观摩、文艺学常识、戏剧史等课程组成。④艺术实践课:利用期末考试、剧目检查、政府活动、公益活动、剧院剧目

4.人才培养状况:多年来,该专业取得了可喜的教学成果,为社会培养了一批艺术人才,并先后为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等高等学府输送了优秀毕业生,他们毕业后90%被国内著名艺术院团录用,并活跃在我国木偶剧界,如中央戏剧学院古月、中国木偶剧院秋云娟、武汉人民艺术剧院赖毅、庄源、王莉、胡涛、刘莉等,他们正成为我国木偶剧借的中坚力量。

1.招生、学制、培养目标:1951级招生123名,学制7年。提出“应用科学方法培养戏曲人才,把优秀的传统和遗产发扬光大”培养目标。1952年改名为“中南文艺学院附属戏曲学校京剧班”,6月,学生转入武汉市京剧团、武汉市人民艺术剧院、武汉市楚剧团训练班继续学习。1959级招生130名,学制7年。提出“为国家培养具有马列主义基本常识、共产主义思想及道德品质,高中文科毕业文化水平,一定的艺术理论修养和

1.招生、学制和培养目标:1953年级招生52名,学制6年;1959年招生119名,学制6年;1986年级招生66名,学制6年;1988年级招生12名,学制4年;1996年级招生51名,学制6年。培养目标:具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继承与发扬中国民族戏曲优良传统的汉剧艺术工作者。

1.招生、学制和培养目标:1983年级招生25名,学制三年;1993年招生25名,学制三年;2015年级招生25名,学制三年;培养目标:弘扬民族文化,繁荣木偶艺术。以“德在先、戏为天”的思想,培养传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民族艺术的木偶剧艺术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