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劳动关系专业

2019-10-20 10:18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 一、专业特色与优势
  • 1.劳动关系专业是管理学科门类下设的本科专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 2.本专业以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经济学为依托,具有坚实的学科平台。1998年成为我国首批设置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的八所院校之一;1998年获批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经济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获得社会保障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劳动经济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以二级学科申报并获批社会保障博士点;2003年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下设劳动关系专业方向,2009年成为全国第二批设置劳动关系本科专业的四所院校之一,2012年获批劳动关系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本专业及其相关的以劳动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群居于全国领先地位,在中国科教评价网2014-2015年中国大学本科教育综合评价分专业排名中名列第二。
  • 3.本专业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科卓越项目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所在学科点多年来承担完成了科研项目近百项,获省部级政府科研奖10余项。拥有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和国际劳工组织授予的“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拥有首家湖北省青年创业学院。大学生创业项目获全国金奖1项、银奖1项、百强项目奖1项、省级奖多项,在全省乃-全国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
  • 4.本专业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31名专职教师中,有教授13人,副教授8人;29人具有博士学位,45岁以下教师占60%,有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1名、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2名、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2名,形成了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青年后备四层次学术梯队。
  • 二、人才培养质量
  • 1.本专业依托我校经、管、法融通的学科底蕴和“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一体化人才培养平台,融合“劳动关系、劳动经济、组织和人力资源管理”三个学科门类的优势,突出“人本”特色,以“人的保障、开发、管理”为核心,以劳动关系领域的宏观政策、中观策略、微观管理为学习内容,以教学团队建设为基础,依托科研水平的提升、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培养高水平、宽口径、应用型的劳动关系专门人才。
  • 2.本专业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科技创新和创业实践活动,成果丰硕。李帅同学凭借作品《麦科塔社会调查有限公司》在湖北省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决赛上荣获金奖,并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实践竞赛中荣获银奖;王安平同学获第七届“挑战杯·青春在沃”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郭俊儿、安多芬、沈捷、冷玉凡、刘雪剑、何婉等六位同学,获首届全国高校模拟集体谈判大赛资方灵活谈判奖;2013年第二届全国高校模拟集体谈判大赛中,陈赟同学所在的资方代表队获二等奖及最佳团队合作单项奖,邱阿迷、耿梦博、王宁、肖晨曦等同学所在的劳方代表队获二等奖;2014年第三届全国高校模拟集体谈判大赛中,庄泽宁、朱晓航、邹游等三位同学所在的资方代表队获一等奖;2015年第四届全国高校模拟集体谈判大赛中,杨雯晖、董永良等同学所在的劳方代表队获二等奖、林广锡、李珊、孔令晖等同学所在的资方代表队获二等奖及最佳团队合作单项奖、孔令晖和杨雯晖所在的劳方队在浙江举行的全国精英赛中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获得全部劳方参赛队中唯一的金奖;2016年第五届全国高校模拟集体谈判大赛中,我校代表队整体获最佳组织奖,韩俊杰同学所在的劳方队获一等奖,陈奕钊、王俊雪等同学所在的资方队获三等奖;2017年第六届全国高校模拟集体谈判大赛中,我校劳方代表队获最佳团队奖和二等奖,资方代表队获三等奖,陈慧帆、曹静媛两位同学获评最佳谈判员。
  • 三、毕业生就业状况
  • 1.本专业学生就业质量良好,自2013届首届毕业生以来,本专业连续五届毕业生就业率位居全校专业就业率前列。
  • 2.还有多名学生被保送-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名校深造。

专业名称:劳动关系专业代码:120211T

一、专业特色与优势

1.劳动关系专业是管理学科门类下设的本科专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2.本专业以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经济学为依托,具有坚实的学科平台。1998年成为我国首批设置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的八所院校之一;1998年获批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经济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获得社会保障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劳动经济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以二级学科申报并获批社会保障博士点;2003年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下设劳动关系专业方向,2009年成为全国第二批设置劳动关系本科专业的四所院校之一,2012年获批劳动关系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本专业及其相关的以劳动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群居于全国领先地位,在中国科教评价网2014-2015年中国大学本科教育综合评价分专业排名中名列第二。

3.本专业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科卓越项目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所在学科点多年来承担完成了科研项目近百项,获省部级政府科研奖10余项。拥有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和国际劳工组织授予的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拥有首家湖北省青年创业学院。大学生创业项目获全国金奖1项、银奖1项、百强项目奖1项、省级奖多项,在全省乃至全国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

4.本专业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31名专职教师中,有教授13人,副教授8人;29人具有博士学位,45岁以下教师占60%,有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1名、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2名、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2名,形成了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青年后备四层次学术梯队。


二、人才培养质量

1.本专业依托我校经、管、法融通的学科底蕴和“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一体化人才培养平台,融合“劳动关系、劳动经济、组织和人力资源管理”三个学科门类的优势,突出“人本”特色,以“人的保障、开发、管理”为核心,以劳动关系领域的宏观政策、中观策略、微观管理为学习内容,以教学团队建设为基础,依托科研水平的提升、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培养高水平、宽口径、应用型的劳动关系专门人才。

2.本专业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科技创新和创业实践活动,成果丰硕。李帅同学凭借作品《麦科塔社会调查有限公司》在湖北省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决赛上荣获金奖,并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实践竞赛中荣获银奖;王安平同学获第七届“挑战杯·青春在沃”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郭俊儿、安多芬、沈捷、冷玉凡、刘雪剑、何婉等六位同学,获首届全国高校模拟集体谈判大赛资方灵活谈判奖;2013年第二届全国高校模拟集体谈判大赛中,陈赟同学所在的资方代表队获二等奖及佳团队合作单项奖,邱阿迷、耿梦博、王宁、肖晨曦等同学所在的劳方代表队获二等奖;2014年第三届全国高校模拟集体谈判大赛中,庄泽宁、朱晓航、邹游等三位同学所在的资方代表队获一等奖;2015年第四届全国高校模拟集体谈判大赛中,杨雯晖、董永良等同学所在的劳方代表队获二等奖、林广锡、李珊、孔令晖等同学所在的资方代表队获二等奖及佳团队合作单项奖、孔令晖和杨雯晖所在的劳方队在浙江举行的全国精英赛中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获得全部劳方参赛队中唯一的金奖;2016年第五届全国高校模拟集体谈判大赛中,我校代表队整体获佳组织奖,韩俊杰同学所在的劳方队获一等奖,陈奕钊、王俊雪等同学所在的资方队获三等奖;2017年第六届全国高校模拟集体谈判大赛中,我校劳方代表队获佳团队奖和二等奖,资方代表队获三等奖,陈慧帆、曹静媛两位同学获评佳谈判员。


三、毕业生就业状况

1.本专业学生就业质量良好,自2013届首届毕业生以来,本专业连续五届毕业生就业率位居全校专业就业率前列。

2.还有多名学生被保送至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名校深造。



原标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劳动关系专业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劳动关系专业

专业名称:劳动关系专业代码:120211T专业特色与优势1.劳动关系专业是管理学科门类下设的本科专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2.本专业以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经济学为依托,具有坚实的学科平台。1998年成为我国首批设置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的八所院校之一;1998年获批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经济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获得社会保障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劳动经

2022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学生招生简章

2022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学生招生简章一、学校简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为主干,兼有哲学、文学、史学、理学、工学、艺术年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211工程”高校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学校现有两个

2022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招生简章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切实加强2022年我校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以下简称招生)工作管理,认真贯彻执行《2022年内地高校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办法》,规范招生工作行为,保证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章程。第二条学校全称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英文名为“Zhongn

2022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简章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切实加强2022年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地区学生(以下简称联招)工作,认真贯彻执行《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和培养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学生的规定》,规范联招工作行为,保证联招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章程。第二条学校全称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专业名称: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代码:120403专业特色与优势1.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设的本科专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2.本专业以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经济学为依托,具有坚实的学科平台。1998年我校成为我国首批设置劳动和社会保障本科专业的八所院校之一;1998年获批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经济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获得社会保障学硕士

2022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简章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为主干,兼有哲学、文学、史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211工程”高校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学校现有两个校区,南湖校区位于风景秀丽的南湖水畔,首义校区位于历史悠久

2022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为国家定向培养专项招生计划。招生工作坚持“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原则,实行“自愿报考、统一考试、单独划线、择优录取”等特殊政策。一、培养目标培养坚定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定地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立志为民族地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经济社会发展,在本门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

2021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日制重点高校,2017年入选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招生的有关规定和教育部关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相关要求,结合学校的培养能力和办学实际,学校决定2021年继续招收数字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电影学专业考生共350名。招生省份、专业和计划序号省份数字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学专业

社会学专业介绍专业名称、代码  专业名称:社会学  专业代码:030301  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具备扎实社会学理论基础,较强调查研究能力,了解哲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学科基本常识,有良好道德品行与政治素质,富有创新意识与开拓能力,能在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区、社会团体、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专业

会计学(荆楚卓越经管人才班)专业本专业培养能在跨国公司、政府机关、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从事管理、教学和科研工作,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熟知国际惯例的融通型、复合型拔尖创新会计人才。本专业是根据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项目的通知》(鄂教高〔2010〕25号)的精神,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单独设立的“会计学(拔尖创新实验班)
技校专业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