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临床医学专业('5+3'一体化)

2019-08-26 15:09  苏州大学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专业名称临床医学('5+3'一体化)学制8所属院系医学部
专业介绍授医学学士学位。5年本科阶段合格者直接进入本校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衔接的3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阶段。
主干课程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药理学、预防医学、诊断学、外科学总论、中医学概论、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
就业方向在医疗卫生机构、医学科研单位从事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工作。
. 原标题:苏州大学临床医学专业('5+3'一体化)

苏州大学临床医学专业('5+3'一体化)

专业名称临床医学('5+3'一体化)学制8所属院系医学部专业介绍授医学学士学位。5年本科阶段合格者直接进入本校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衔接的3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阶段。主干课程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药理学、预防医学、诊断学、外科学总论、中医学概论、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

苏州大学临床医学专业(5+3一体化,儿科医学)

专业名称临床医学(5+3一体化,儿科医学)学制8所属院系医学部.

2022年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医学部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备注023医学部(0512-65884128)071000生物学01(全日制)生理学02(全日制)水生生物学03(全日制)微生物学04(全日制)神经生物学05(全日制)遗传学06(全日制)细胞生物学07(全日制)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08(全日制)免疫学09(全日制)实验动物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1生物化

2022年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基础医学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备注100100基础医学01(全日制)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02(全日制)免疫学03(全日制)病原生物学04(全日制)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05(全日制)法医学06(全日制)医学神经生物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复试:1、生理学(笔试)2、综合(面试)不招收同等学力100106放射医学(

2021年苏州大学医学部留学本科生临床医学专业(英文授课)招生简章

招生专业临床医学专业(MBBS),授课语言为英文,学制六年(含一年临床实习)。符合毕业要求可以颁发“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例者可授予“医学学士学位”。招收名额60名。课程设置中国概况、高等数学、健康教育、汉语、细胞生物学、基础化学、体育、物理、系统解剖学、组胚学、有机化学、局部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病理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医学汉语、病理生

苏州大学临床医学专业

专业名称临床医学学制5所属院系医学部专业介绍授医学学士学位主干课程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药理学、预防医学、诊断学、外科学总论、中医学概论、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就业方向在医疗卫生机构、医学科研单位从事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工作。.

苏州大学临床医学(儿科医学)专业

专业名称临床医学(儿科医学)学制5所属院系医学部专业介绍授医学学士学位主干课程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药理学、预防医学、诊断学、外科学总论、中医学概论、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中医学概论、小儿内科学、小儿外科学。就业方向在医疗卫生机构、医学科研单位等从事儿科疾病预防、医疗和儿童保健、医学教

2022年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招生专业介绍

2022五年制高职招生专业介绍一、电子工程系1、电子信息工程技术(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等行业的电子工程技术人员、电子设备装配调试人员等职业群,

2022年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文学院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备注006文学院(0512-65880510)040102课程与教学论01(全日制)中小学语文教学论02(全日制)语文课程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633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自命题)复试:1、语文教学论(笔试)2、综合(语文教学与现状分析)不招同等学力考生。050100中国语言文学01(全日制)中国

2022年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五年制高职招生专业介绍

2022五年制高职招生专业介绍一、电子工程系1、电子信息工程技术(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等行业的电子工程技术人员、电子设备装配调试人员等职业群,
技校专业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