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2019-04-07 11:3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历史沿革:海洋科学学院的前身为大气科学学院下设的海洋科学专业,2003年开始招生,2005年组建海洋科学系,2008年获评中国气象局重点学科和江苏省重点专业,2012年成立海洋科学学院,2014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海洋局签订协议共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重点建设海洋科学专业。学院设有海洋科学和海洋技术2个本科专业,具有一级学科海洋科学硕士、二级学科海洋气象学硕士和博士授予权,现有在校生429人,本科生372人,硕士生45人,博士生12人。

专业设置:海洋科学专业方向为物理海洋与海洋气象;海洋技术专业方向为海洋遥感和水声探测。学院教学计划严谨, 培养方案科学,通过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任选课、实践实习课5个层级的课程群,系统培养学生扎实的数理基础和良好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学生专业适应能力强, 能从事海洋科学研究与分析、海洋资源调查与开发、海洋环境监测与预报、海洋设备研发与应用等相关工作。

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62人,其中专任教师50人(外籍4名),行政教辅人员10人,博士后2人。具备高级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人数的32%,专任教师博士化率达98%,国际化率60%。学院现有江苏省海洋科学双创团队2个,数十名教师获国家优秀青年基金、江苏省特聘教授、江苏省双创人才、教育部高等学校海洋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国家及省级以上荣誉。此外,学院还有双聘院士2名、海外非全时教授10名。授课教师中多人获评省级、校级教学名师和校“优秀教学质量奖”、“大学生喜爱的教师”、“优秀研究生、留学生导师”等荣誉。

科学研究:经过学科凝练与队伍建设,学院目前已形成了卫星海洋学、海洋多尺度动力过程、海洋数值模拟等3支科研团队。近6年来,学院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课题、973课题、86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70多项。以第一单位或合作单位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260多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0项,出版专著6部。学院教师以学校为第一单位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海洋局海洋科学技术奖3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江苏省海洋与渔业科技创新一等奖1项,全年到账科研经费达3336万。学院拥有省级海洋环境探测工程技术中心、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重点实验室,并获中央财政专项资助建设自主卫星海洋探测平台和海洋声学实验室。

教学水平:学院具有成熟的本科教学体系,在核心课程群中拥有《物理海洋学》等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精品教材3部,省级教材基金1项,省级和校级教学成果奖5项。近五年主持省级和校级教学改革创新项目30多项。发表教学改革与研究论文70多篇。学院拥有基础流体力学实验室、风波流水槽实验室等各类专业教学实验室五个,海洋科学教学实验中心获批江苏省海洋科学综合训练中心和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学院还与全国涉海机构及单位建立了10个教学科研实习创新基地。

人才培养:学院人才培养重基础,强实践,通过导师制、教学实习、创新实践、全国海洋知识与海洋文化创意设计比赛,从观念到制度、软件到硬件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创新人才。70多名学生获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20多名学生在全国高校气象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英语、海洋知识及江苏省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等竞赛中获一、二等奖,学生获评科技发明专利10项,软件著作权4项;2015-2017届毕业生就业率达100%,考研出国率分别为40%、35%、46%。在读研究生分布于中科院、国家气象局和海洋局相关科研院所、双一流高校、国外知名高校;就业在岗学生分布于国家气象局、海洋局、航空空管局、顶级风能能源公司、国家和省级公务员,国内外高科技海洋资讯、设备研发应用公司等单位。

 

  海洋科学学院专业列表:

序号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查看详细
1 海洋技术 07070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2 海洋科学 07070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原标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历史沿革:海洋科学学院的前身为大气科学学院下设的海洋科学专业,2003年开始招生,2005年组建海洋科学系,2008年获评中国气象局重点学科和江苏省重点专业,2012年成立海洋科学学院,2014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海洋局签订协议共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重点建设海洋科学专业。学院设有海洋科学和海洋技术2个本科专业,具有一级学科海洋科学硕士、二级学科海洋气象学硕

2022年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招生详细信息

专业代码及名称、研究方向初试科目复试科目招生人数拟招收推免生人数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49传热学复试5007工程热力学12401热能工程02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初试参考书目849传热学《传热学》第六版,章熙民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复试参考书目5007工程热力学《工程热力学》(第六版),廉乐明

2022年无锡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一、学院简介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围绕学校建设一流创新应用型大学为目标,学科专业建设贴合无锡产业和经济发展需求、科研攻关方向符合国家战略性发展需要,形成了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独特优势。学科专业:学院紧跟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和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前沿,设置了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微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历史沿革:地理科学学院于2017年11月成立,溯源于1960年南京气象学院成立时设置的气候学系。2006年成立遥感学院,2008年院系进一步优化调整,2014年更名为地理与遥感学院,2017年在新一轮院系调整中独立设置地理科学学院。学科专业:地理学是中国气象局重点学科,是江苏省省重点序列学科--雾霾监测预警与防控的主要依托学科,学院共建江苏省优势学科建设工程

2022年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详细信息

专业代码及名称、研究方向初试科目复试科目招生人数拟招收推免生人数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01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46材料科学基础02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42包装材料学复试01方向:540材料研究方法A02方向:545包装工艺学12其中:01方向602方向6401材料学02包装材料初

2021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自动化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2021年自动化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自动化学院历史沿革:自动化学院前身为滨江学院自动控制系,依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控制工程硕士点、江苏省重点学科、江苏省特色专业、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江苏省卓越工程师计划等载体和平台支撑创建。滨江学院迁址无锡办学,自动化学院继续共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学资源外,坚持“服务地方经

2021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商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2021年商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商学院学院简介商学院现有3个系8个专业,分别是金融与贸易系(金融工程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财务与会计系(财务管理专业、会计学专业)、工商管理系(市场营销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物流管理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校学生规模约2400人。其中金融工程专业获批江苏省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商学院拥有一支年富力强、学历和职称结构

2021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理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2021年理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理学院学院简介理学院是在滨江学院原理学系基础上组建的,并依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应用统计”专业学位硕士点及“江苏省统计科学基地”、“数学教育实验中心”等平台支撑,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发展。专业设置:学院紧紧围绕当前市场对新兴市场如大数据、云计算的迫切需要,

2022年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木材科学与技术专业招生详细信息

专业代码及名称、研究方向初试科目复试科目招生人数拟招收推免生人数082902木材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学科▲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41木材学复试542木材加工与人造板工艺学401501木材科学02木材加工技术03木基复合材料04竹材及竹木复合材料05胶黏剂06木结构建筑07生物质能源与材

2022年南京林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详细信息

专业代码及名称、研究方向初试科目复试科目招生人数拟招收推免生人数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82电路复试537单片机原理3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02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初试参考书目882电路《电路》,邱关源,高教出版社,2001复试参考书目537单片机原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基于Proteus和KeilC》
技校专业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