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2020-03-04 15:50  河海大学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 一、培养目标
  • 二、毕业要求
  • 1.管理知识
  • 2.问题分析
  •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 4.研究
  • 5.运用信息与管理工具与系统
  • 6.人力资源与社会
  • 7.环境和发展
  • 8.职业规范
  • 9.个人和团队
  • 10.沟通
  • 11.组织管理
  • 12.终身学习
  • 三、主干学科
  • 四、主要理论课程
  • 五、主要实践课程
  • 六、专业特色

 人力资源管理 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学科门类: 管理学  专业大类: 工商管理类  专业名称: 人力资源管理 

专业代码: 120206  制: 四年  授予学位: 管理学学士 

 

一、培养目标

致力于培养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扎实的知识基础、优良的创新能力、宽广的国际视野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具有高尚的企业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胜任管理活动中、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员工关系管理等模块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具备人力资源管理师或与之相当的专业技术能力;能够通过或其他终身学习渠道增加知识和提升能力,为各类组织的管理事业服务。

二、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接受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研究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初步具备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潜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管理知识:能够将社会科学、企业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各类组织的人力资源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社会科学、企业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识别、分析各类组织的人力资源问题,并寻求问题背后的引发原因。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企业管理活动中涉及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案,制定满足特定需求的人力资源管理各模块以及完整体系的方案,并能够在制定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安全、法律、文化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调查方案、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分析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运用信息与管理工具与系统:能够针对企业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管理和信息技术系统与工具,包括对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人力资源与社会:能够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各类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方案、制度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环境、社会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就复杂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与上下级、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组织管理:理解并掌握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组织管理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

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管理沟通

四、主要理论课程

管理学、管理沟通、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信息管理、统计学、战略管理、社会研究方法、工作分析、招聘与测评、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关系管理、职业生涯管理、企业文化与企业伦理

其中专业核心课程:人力资源管理 、组织行为学、社会研究方法 、战略管理等

双语课程:组织发展、服务管理

研讨课程(含新生研讨课):组织中的人、创新与创业研讨、职业生涯管理

创新创业课:创业基础、创新与创业研讨

五、主要实践课程

开设绩效管理课程设计、薪酬管理课程设计、人力资源法务、文献阅读和分析、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课程。

六、专业特色

     本专业以“培育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为目标,按照宽口径、厚基础的知识结构定位培养学生。课程设置紧紧抓住企业现实需要,突出中国文化情景所需专业技能的特色。就业方向充分考虑学校专业特色和区域特色。

原标题:河海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河海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学科门类:管理学专业大类:工商管理类专业名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代码:120206学制:四年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培养目标致力于培养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扎实的知识基础、优良的创新能力、宽广的国际视野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具有高尚的企业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胜任管理活动中人

河海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专业历史沿革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土地资源管理教学与研究。2004年设立移民科学与管理博士点征地移民研究方向,已培养博士研究生20余人。2005年获准设立土地资源管理硕士点,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60多人。2008年成立国土资源管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国土所),是以建设科研团队为目的的一个非实体科研机构,同时担负土地资源管理硕士

2021年无锡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本专业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精英型人才、国际化人才”三个导向,逐步实现“分层分类培养”的原则,个性培养,因材施教。(一)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掌握管理学和经济学基础知识,具备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并塑造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在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服务业、非盈利组织、高校、研究机构等从事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管理咨询、教学和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

南京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四年制本科)培养目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已经得到我国各级政府和各类企事业单位的重视。南京财经大学是国内较早开设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的高校之一,目前具有企业管理(含人力资源管理)硕士学位授予权。通过本专业四年本科的系统学习,学生可以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基础知识,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方法和技能,胜任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的

南京审计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所属院系:商学院学制:4年授予学位:学士学位专业特色1.“教练式”办学理念,紧跟世界管理教育前沿。以塑造培养出具备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文价值理念的人才作为本专业的特色,培养具有“高度内省力与行动力”、具备“独立实务性的操作能力”、具有“大智、大仁、大勇”的综合人文素养的复合人才。2.模块化的课程设计以及完善的课内外的实习、实践与实训活动,使学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培养目标:公共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均需要在管理效能上持续优化和变革,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便是具体的理念落实、实务操作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已经从传统的行政人事管理发展为具有战略导向、流程规范、专业特色凸显的重要组织管理功能,主要负责岗位设计、员工招聘与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和劳动关系管理等事务。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业也已成为新兴行业,如专业咨询公司、猎头公司等

南京工业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工商管理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介绍本专业是全国首批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招生始于1994年,专业所隶属的工商管理学科是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类)。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已形成了科学完善的专业培养课程体系和教学经验丰富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本专业现有专业教师14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6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0人,多位教师获省部级奖励。专业课程

南京农业大学人力资源管理

A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知识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对象:本科,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C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基础会计学、管理学原理、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财务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劳动经济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职

南京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专业介绍本专业招生始于1994年,全国首批,所在工商管理学科被评为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类)”。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已形成了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和完善的专业课程体系。本专业现有专业教师14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6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9人,多位教师获省部级奖励。专业课程教学实行主讲教师负责制和本科生导师制,注重案例教学。为了提升学生在相

南京财经大学专科起点升本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专升本/)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及其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及具体操作能力、同时兼具经济、管理、财会、贸易、财政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
技校专业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