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简介
经济学专业是北京工商大学学术型经济专业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近年来,本专业以本科生导师制为切入点,构建了多方位、全过程、立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深厚理论功底的经济学人才,并为经济学及相关学科领域输送优秀的研究生生源。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为扎实的理论经济学基础,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能够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管理工作的专业经济人才。
特色与优势
本专业依托北京工商大学理论经济学科的科研优势,基于“宽口径、厚基础、高起点”的人才培养理念,深化理论型、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优化多层次、全流程、立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经济学理论、方法功底扎实的专业人才培养路径。
多层次培养方式:以理论型人才培养为主,重点提高有学术潜质学生的经济学素养,为未来进入国内外著名大学继续深造打好基础,同时关注直接就业学生的专业需求,帮助其构建厚基础、宽口径的知识结构,提升就业竞争力。
全流程培养机制:由专业导师全程指导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科研能力培养、创新实践参与、学业生涯设计和未来职业规划。
多元化培养模式:通过理论教学、科研实践、社会调研和实验室模拟等培养方式,让学生既能理论学得好,研究能力强,又能了解“窗外事”,更好的融入经济社会。
国际化培养模式:本专业一直与国外大学保持着密切的学生交往和合作关系,学生可参与我校“2+2”、“3+1”或“3+1+1”等国际交流项目。
师资力量
本专业目前有专业教师22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9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9人;有北京市中青年社科理论“百人工程”学者1人,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4人,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2人。多位教师担任全国性学会理事,著名经济学家梁小民教授曾任教于此。近年来,本专业教师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课题和其它部级项目30余项;在《经济学(季刊)》《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金融研究》等著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60篇,在其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20余部,参著、译著13部;获得各类科研、教学奖项20余项;编辑出版《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多部教材。
主要课程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中国经济专题、经济学说史、当代经济学流派、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博弈论与实验经济学。
就业与深造
本专业就业优势明显,就业前景良好。近年来部分用人单位包括: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保监会、国家海关总署、中国石油、银河证券、中信实业银行、渣打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市分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上海飞机制造厂、奔驰公司等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著名企业等。
本专业课程与欧美知名大学高度吻合,与国内高校研究生考试直接接轨。近年来部分保/考研、留学高校和科研院所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等。
经济学专业本科生2018年就业率100%,考研率26.53%,出国率10.2%。
原标题: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专业(基地班)(文理兼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