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三维协同设计、5D项目管理)
一、专业概况
近几年,我国城市扩张速度放缓,但是保障房建设规模与日俱增、旧城改造棚户区改造工程量巨大。同时,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政策及河北雄安新区建设的重大决策,会带动北京周边乃至全国城建及市政基础建设,土木工程专业一直是北京及全国十大就业需求紧缺专业之一,也是我校毕业生就业对口率高的专业之一。
土木工程专业是我校第一批重点建设专业,基于建校初的工民建、建筑工程等专业,已有30多年办学经验。本科毕业生约4000人,北京生源毕业生超过2500人,历届毕业生就业率99%以上。专业定位一直较为准确,在学校面向全国、立足北京、服务京津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大方针指引之下,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土木工程学科理论,以掌握BIM三维协同设计、BIM5D项目管理技能为主要培养目标,同时兼顾部分优秀学生考研深造。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很快上手,与行业发展契合度好。学生就业面较宽,绝大部分从事本行业且就业后多年也很少偏离本行业,部分优秀毕业生已成长为行业的中坚力量,为北京乃至全国各地城建及市政基础建设做出了贡献,毕业生社会声誉及影响良好。
据职友网统计,截止2018年3月,在所有 1107个专业中,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就业排名第35,工学类共170个本科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就业排名第6,在土建类7个专业中排名第1。土木工程专业人才需求量多的地区依次是上海、北京、深圳,这三个地区共需求约39000余人,占全国总需求人数的48%。本科应届毕业生平均薪酬约5850元。
另据职友网统计,截止2018年3月,所有专业1107个,项目管理人才在所有专业中就业排名第1。项目管理人才需求量多的地区依次是北京、上海、深圳,分别约需求120000、 115000、81000余人,这三个地区需求人数约占全国总需求人数的55%,本科应届毕业生平均薪酬约7540元。
二、专业特色及优势
1、伴随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我国建筑行业已经全面进入了BIM技术应用时代。广泛开展BIM基础、BIM三维协同设计、BIM5D项目管理、BIM工程项目综合训练等课程教学。
在学部BIM研发中心安装有Revit软件(含建筑、结构、机电模块)、PKPM结构软件,可培养学生掌握BIM建模基础、BIM三维协同设计能力;安装有Navisworks软件,可培养学生掌握三维施工模拟及进度管理等技能;安装有PKPM项目管理软件、广联达算量与计价软件,可培养学生掌握BIM5D项目管理技能。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是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通过参数模型整合各种项目的相关信息,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作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为设计团队以及包括建筑运营单位在内的各方建设主体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住建部对BIM技术在建筑业各个领域的不断推广,各大建筑企业和设计院所急需掌握BIM技术的结构设计、施工技术与管理类人才,建筑类高校作为培养建筑类人才的摇篮,推广和应用BIM技术,培养更多的适应行业需要的BIM人才就显得尤为迫切。我校土木工程专业培养学生掌握BIM建模基础、BIM三维协同设计、BIM5D项目管理等技能,这些BIM技术应用技能的掌握对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与多家设计院所、国际工程项目管理公司、大型建筑工程公司、路桥工程公司、造价咨询公司、监理单位等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如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北京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中铁建设集团、中竞发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北京诺士诚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帕克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等。校企联合培养体现在:(1)由学校与合作企业联系制定人才培养方案;(2)聘请企业资深结构设计工程师、施工技术工程师、造价工程师、项目管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讲授专业BIM三维协同设计、BIM5D项目管理等核心课程;(3)邀请知名企业工程师为学生介绍土木工程前沿技术;(4)高年级学生可在合作企业完成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通过实习企业可择优留用学生就业。
3、本专业教学内容:一、二年级搭设专业平台课程,除专业基础课程外,增设BIM基础课程,高年级设置BIM三维协同设计、BIM5D项目管理等模块课程,注重专业技能综合训练,学生根据需要选择相应模块课程学习并进入相关岗位就业。BIM三维协同设计模块在高年级设置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设计及课程设计、钢结构设计及课程设计、地基基础及课程设计、高层建筑结构与抗震、土木工程施工与管理、BIM三维协同设计、BIM工程项目综合训练等课程,培养学生掌握利用BIM技术完成建筑结构机电三维协同设计,同时具备一定的工程管理专业技能。BIM5D项目管理模块通过高年级设置工程结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路基路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课程设计、工程项目管理、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造价及课程设计、BIM5D项目管理、BIM工程项目综合训练等课程,重点培养学生掌握利用BIM技术进行土木工程施工与项目管理、工程造价、工程招投标等技能。
4、学生在校期间可以申报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工程师(初级)专业技术技能人才;毕业后可考研深造,也可根据工作需要考取土木工程行业所需的专业资格证书,如注册结构工程师、一二级建造师、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等。
5、力学等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较为扎实,兼顾部分学生毕业后考研深造。
6、师资力量强。有专职教师15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或高级工程师8人,有66.7%教师具有项目管理工程实践经历,其中4名教师具有设计院工作经验。承担教科研项目33项,其中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市级及省部级课题12项,教研课题26项,参与产学研合作项目3项,发表论文65篇,主编或参编教材16部。
7、专业开创了土木工程求索社团,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全国挑战杯、北京市城市新星计划、北京市实培计划项目等。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计划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具备扎实的专业基本知识,通过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利用BIM技术从事土木工程三维协同设计、BIM5D项目管理等工作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四、核心课程
1.专业平台核心课程:
房屋建筑学及BIM基础、工程力学、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原理等。
2. 核心课程:
BIM三维协同设计模块核心课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设计、钢结构设计、地基基础、高层建筑结构与抗震、土木工程施工与管理、BIM三维协同设计、BIM工程项目综合训练等。
BIM5D项目管理模块核心课程:工程结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组织设计及课程设计、工程项目管理、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造价及课程设计、BIM5D项目管理、BIM工程项目综合训练等。
五、教育教学成果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情况:
2017年,国家级项目:
项目名称:桥梁博物馆的设计,负责人:龚港,指导教师:张翠翠
项目名称:超高层建筑结构模型优化设计,负责人:孟令琦,指导教师:袁则循
项目名称:北京建筑大学大兴校区图书馆侧人工湖人行桥梁设计,负责人:王童,指导教师:包碧玉
2017年,北京市级项目:
项目名称: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负责人:王勇,指导教师:袁则循
项目名称:大跨度钢结构桥梁结构建模及有限元分析,负责人:李林阳,指导教师:袁则循
项目名称:地质雷达在某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负责人:高孟琦,指导教师:高艳华
项目名称: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和优化-以万科新里程工程为例,负责人:钟岚竹,指导教师:李照广
2016年,国家级项目:
项目名称:双向风载作用下风力发电塔架模型的制作与优化设计,负责人:王旭,指导教师:袁则循
项目名称:蚌埠体育馆设计,负责人:张馨笛,指导教师:张翠翠
项目名称:基于有限元模型的单层工业厂房结构优化分析,负责人:王嘉晨,指导教师:袁则循
2015年,国家级项目:
项目名称:通辽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设计,负责人:吕頔,指导教师:张翠翠
项目名称:风力发电塔架结构模型搭建与结构静动力荷载作用有限元分析,负责人:余磊,指导教师:袁则循
2015年,北京市级项目:
项目名称:对角斑马线实地施工报告--海淀区为例,负责人:唐志远,指导教师:包碧玉
项目名称:相贯节点焊接变形的施工控制,负责人:王辰,指导教师:李照广
2014年,北京市级项目:
项目名称:防护网结构模型搭建与结构静动荷载作用有限元分析,负责人:李知谦,指导教师:袁则循
项目名称:基于ANSYS的三维多跨框架结构受力与变形的数值分析,负责人:刘莉萍,指导教师:袁则循
项目名称: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设计,负责人:李玉超,指导教师:张鹤
项目名称:高速公路加油站网架结构选择与设计,负责人:李星昱,指导教师:李照广
项目名称:北京公交不合理方面的调研及分析,负责人:朱宇轩,指导教师:张卫华
2013年,北京市级项目:
项目名称:海淀区绿色建筑的认知调研及模型设计,负责人:李云龙,指导教师:张鹤
项目名称:简支桁架桥梁结构模型搭建与结构静动力荷载作用有限元分析,负责人:李知谦,指导教师:袁则循
项目名称:大跨结构创新结构设计,负责人:战浩,指导教师:董晓丽
项目名称:唐山唐海酒店结构设计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负责人:任达龙,指导教师:李照广
项目名称:黔西县煜吉旅游酒店的建筑与结构设计,负责人:刘肇锦,指导教师:李照广
项目名称:砌体结构房屋与混凝土结构房屋经济性能对比,负责人:陈思宇,指导教师:李照广
2012年,北京市级项目:
项目名称:变截面大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腹板应力状态监测研究,负责人:袁燕龙,指导教师:隋智力
项目名称:戛纳春天住宅结构设计,负责人:焦振新,指导教师:张鹤
北京市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深化项目:
北京市地铁17号线南口-孙河活动断裂专项研究,负责人:余磊,指导教师:高艳华
援莫桑此克孔子学院和传媒艺术学院教学楼基础和结构方案研究项目,负责人:李瑞,指导教师:董晓丽
各级学科竞赛学生获奖:
黄睿、唐亚龙、陈冠雄、杨瑞霖、龚港、连睿凯,荣获第六届北京市大学生建筑结构设计竞赛B组(结构方向)二等奖,指导老师:张翠翠、马静
王童、师凡伟、田佳明、周瞳诺、张栎昕、高雄伟,荣获第六届北京市大学生建筑结构设计竞赛B组(大跨方向)二等奖,指导教师:包碧玉
张馨笛、袁亚楠、杜嘉明、曾浩、蒋奥玲、隋子默,荣获第五届北京市大学生建筑结构设计竞赛B组(结构方向)二等奖,指导教师:张翠翠
唐志远、胡大鹏、张玉婷、高孟琦、李瑞、王童,荣获第五届北京市大学生建筑结构设计竞赛B组(大跨方向)二等奖,指导教师:包碧玉
吕頔、汪建飞、胡妡雅、郝琪、崔艺馨、吕梦娇,荣获第四届北京市大学生建筑结构设计竞赛B组结构二等奖,指导老师:郝峻弘、张翠翠
曹凯旋、关旭、徐鹏、胡大鹏、郭成、唐乐壮,荣获第四届北京市大学生建筑结构设计竞赛B组(大跨)结构二等奖,指导老师:包碧玉
冉茂禾、李贺山等,荣获第三届北京市大学生建筑结构设计竞赛三等奖(大跨结构设计组),指导教师:李照广
李云龙、战浩、刘万里,荣获第二届北京市大学生建筑结构设计竞赛三等奖(北京建筑大学体育馆结构设计),指导教师:董晓丽
李荣、李佳静、冯佳林,荣获首届北京市大学生建筑结构设计竞赛三等奖(长途车站结构设计),指导教师:董晓丽
武丹、李强、刘雅琴、周嵘、李欣、霍冰凌,荣获首届北京市大学生建筑结构设计竞赛三等奖(输电塔模型及加载),指导教师:董晓丽
图5 学生参加北京市大学生建筑结构设计竞赛B组结构
图6 学生荣获北京市大学生建筑结构设计竞赛B组结构二等奖
图7 学生荣获北京市大学生建筑结构设计竞赛B组桥梁二等奖
教师获奖或获取证书:
隋智力:中国工程爆破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李照广: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董晓丽:BIM建模--Revit建筑建模师资证书
教师主持或参与省部级课题:
李照广:主持《钢结构天线骨架数值研究》,横向课题,2014;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8奥运会羽毛球场馆模型试验研究”。
张卫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非饱和土三个基本问题的研究》。
六、实习实践
(1)实践教学课程
实践教学是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包括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教学期间安排多项课程设计、课程实验或实训等,课程设计如: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钢结构课程设计、工程造价课程设计,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施工组织课程设计等;土木工程专业目前拥有岩土工程、工程测量、工程力学、结构工程等实验室及BIM研发中心,能满足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实验或实训包括:工程力学实验、土力学实验、工程测量实训、建筑结构实验、BIM技术及应用类实训。
(2)实习实训单位
北京建工集团、中铁建设集团、北京城建集团、中国标准院、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市政工程研究院等50余家实习实训单位。
(3)签约就业单位
北京城建集团、建工集团、住宅总公司、中铁建设、田华建筑公司、新兴保信、住总集团、建工集团装饰公司、民政局设计所、海淀区设计所、双园监理公司、京精大房监理公司、北京建扶监理公司、北京帕克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天鸿集团、北京六合新世纪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北京市政公司、斯克莱设计工程公司等。
七、职业前景
本专业主要围绕土木工程师技能的知识要求设置课程和制定培养方案,同时也鼓励并指导学生参加各类证书的学习与考证,已有100余人次考取了造价员及监理员等资格证书。毕业生掌握BIM技术应用技能后,可在建筑结构设计院所、桥梁结构设计院所、建筑施工企业、路桥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土建交通及市政工程类机关职能部门、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建筑与路桥、地铁监理公司、工程质量检测监督部门等从事BIM三维协同设计、BIM5D项目管理、工程预算、工程监理等工作。
八、土木工程专业历届学生考研情况
表1 土木工程专业历届学生考研情况
姓名 |
考入学校 |
考入专业 |
毕业时间(届别) |
王辉 |
中国矿业大学 |
岩土工程 |
2008 |
张涛 |
北京科技大学 |
工程力学 |
2008 |
曹卫卫 |
北京交通大学 |
结构工程 |
2008 |
王晴 |
燕山大学 |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
2009 |
罗琨 |
北京交通大学 |
结构工程 |
2009 |
陶磊 |
中国矿业大学 |
结构工程 |
2009 |
郝震宇 |
中国矿业大学 |
岩土工程 |
2010 |
汪程明 |
北方工业大学 |
结构工程 |
2011 |
魏卫 |
中国矿业大学 |
岩土工程 |
2011 |
高雅 |
西南交通大学 |
土木工程 |
2012 |
凌洁 |
北京科技大学 |
建筑与土木工程 |
2013 |
李振 |
北京科技大学 |
建筑与土木工程 |
2013 |
张景星 |
北京科技大学 |
建筑与土木工程 |
2013 |
韩翡 |
中国地质大学 |
地质工程 |
2013 |
杨剑 |
西安工业大学 |
建筑与土木工程 |
2013 |
高晓将 |
北方工业大学 |
建筑与土木工程 |
2013 |
张清 |
太原理工大学 |
土木工程 |
2014 |
周文皎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岩土工程 |
2014 |
吴迪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土木工程 |
2014 |
李强 |
北京科技大学 |
土木工程 |
2015 |
吴迪 |
天津城建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建筑与土木工程 |
2016 |
王茜 |
北京科技大学 |
建筑与土木工程 |
2016 |
王超 |
太原理工大学 |
建筑与土木工程 |
2016 |
王浩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建筑与土木工程 |
2016 |
王琪琪 |
武汉理工大学 |
建筑与土木工程 |
2016 |
张曼滢 |
天津城建大学 |
建筑与土木工程 |
2016 |
于洪斌 |
吉林建筑大学 |
建筑与土木工程 |
2016 |
官林 |
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 |
建筑与土木工程 |
2016 |
郝琪 |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
建筑与土木工程 |
2016 |
朱腾飞 |
广西科技大学 |
建筑与土木工程 |
2016 |
刘思勤 |
北方工业大学 |
建筑与土木工程 |
2017 |
李玥 |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
2017 |
九、往届部分优秀毕业生就业及出国情况
张茹娜(2005届),北京城建道桥工程有限公司。
刘鑫虹(2005届),北京公联洁达公路养护有限公司。
路昕(2006届),安定门房管所。
张艳(2006届),中央财经大学基建处。
张晓燕(2006届),北京民政局设计所。
殷巍巍(2006届),北京天图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刘娜(2007届),北京住总市政工程公司。
吴方升(2011届),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牛祯祯(2012届),北京住总第二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丁海东(2013届),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基建处。
李大鹏(2014届),中航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陈凯(2014届),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马国宁(2014届),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齐雨尘(2015届),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总公司。
李奔(2015届),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汪建飞(2016届),清华大学设计研究院。
张宇茂(2016届),中铁十九局集团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张昭(2016届),中铁十九局集团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王欢(2016届),北京住总第四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孙震(2017届),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曾彦铭(2017届),海南省建筑设计院。
此外,近5年来,本专业有20余位同学选择出国深造。
了解更多专业动态,请关注城市建设学部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咨询技校问题
微信扫码
咨询技校问题
①由于各方面不确定的因素,有可能原文内容调整与变化,本网如不能及时更新或与相关部门不一致,请网友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③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邮件xxx@q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