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2020-04-20 20:50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 一.专业介绍与培养目标
  • ①.功能增强、适用性强
  • ②.综合性能大幅提升
  • ③.改善操作与维护环境
  • 二.专业现有基础与发展
  • 三.专业特色
  • 四.主干课程
  • 五.就业面向与职业发展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代码:560301)

一.专业介绍与培养目标

机电一体化技术融合机械、电子及信息技术,技术领域涵盖微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光学与机械技术,是诸多高新产业和装备的技术基础。机电一体化系统是基于功能、综合性能提升与优化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系统的总称。工业应用背景下机电一体化系统主要涉及自动机、自动线,典型的机电系统/产品包括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工业机器人、加工自动化生产线等。机电一体化技术还用于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工厂自动化、办公自动化等方面。

机电一体化产品相对于传统机械、机电产品所具有的突出优势表现在

①.功能增强、适用性强:机电一体化产品将多种技术与功能集成,增强系统功能并可按需求灵活改变工作进程,提高柔性,适应于不同场合不同领域不同用户需求差异与变化。

②.综合性能大幅提升:通过简化传统机构及部件集成,配合传感器检测、计算机控制技术大幅产品工作精度,提升生产能力和工作质量。机电一体化产品一般具有自动监控、报警、诊断、保护、联锁控制等功能,相对于传统产品可大幅提升安全性和可靠性。

③.改善操作与维护环境: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良好的人机界面,减少了传统的操作按钮及手柄,大幅度简化操作,改善了设备的操作与维护环境。

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历经如下三个阶段

初级阶段(20世纪60年代):主要通过机械产品与电子技术的简单结合完善机械产品的功能性能,产品未获得广泛应用与推广。

蓬勃发展阶段(20世纪70~80年代):计算机、控制、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品得到了大发展,到80年代末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承认并得到各国的政府、行业与企业的关注和支持。

深入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期~):机电一体化技术与产品的发展体现出微型化、模块化、网络化、系统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总体特征,出现了光机电一体化和微机电一体化等新分支,机电一体化系统建模设计、分析和集成方法逐步得到深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光纤技术的进步也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创造了新的空间。

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机电一体化技术研究和应用,国务院成立了机电一体化领导小组并将该技术列入“863计划”中,在后续的“九五”规划、2010年发展纲要中亦充分考虑世界范围内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及可能的影响。历经30年努力,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研究和应用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与日本、美国及欧洲发达工业化国家等相比仍有相当差距。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提出“中国制造2025”规划,力图围绕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人才为本等关键环节以及先进制造、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加快制造业升级、提升增效,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

二.专业现有基础与发展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宽口径专业,适应范围广。安徽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历经16年(专业积淀27年),是学院早开设并具备实力及影响力的高职专业,也是省内同层次教育中单专业规模同比大的专业之一。

本专业动态跟踪合肥经济圈、安徽省及长三角区域行业企业对机电专业人才的需求,执行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模式体现“校企结合、工学结合”,课程体系体现“理论与实践结合,学训交替”,专业实训条件形成一定规模并重视素质教育。

本专业教学团队2009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教学团队,注重结合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按需聘请引进区域内主流产业行业领域的专家或能工巧匠,充实双师型教学团队实质内涵,强调传承技术技能、提高师生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的应用与发展能力。

本专业在原有基础上,通过示范专业、品牌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及相关项目建设,专业硬件资源条件进一步提升,现有18个实验/实训室,并持续进行结合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端装备、新技术工程应用背景的实践实训基地项目及校企合作项目的建设工作。

三.专业特色

机电专业主要采用“学训交替+顶岗实习”模式,专业课程体系强调“理实融合、学训交替、能力递进”,主要专业核心课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形式。新形势下积极探索融合“现代学徒制”的适应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行业企业需求的、教产研用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提升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四.主干课程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主干课程涉及电气工程制图与CAD、电机与电气控制、传感器应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应用、液压与气动、机械加工设备与工装、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数控加工编程操作与数控系统维护、自动线(MPS)安装与维护等。课程实施过程中,针对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制造等基础课程强化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掌握与训练;主干核心课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强化训练课程所涉及的专项能力与综合能力训练,并将必要的素质训练融入其中。随着品牌专业与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建设的持续深入,配合新的建设项目及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进程,教学团队将开发伺服控制、机器人技术等方面的新课程。

本专业采用学分制体系,除专业课程外还提供素养与素质提升、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学生可结合个人职业规划、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在一定范围内结合兴趣选修专业类、素质与通识类课程,促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专业能力的锻炼与养成。本专业也提供多样化的社会服务功能,涉及企业技术培训、岗位培训及中高职院校师资培训,拥有国家级高职师资培训基地,重点培养适应技术进步的中高职骨干教师及专业带头人。

五.就业面向与职业发展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适应范围广。本专业动态跟踪区域经济、产业发展及人才需求变化,本着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持续完善人才培养过程,平均就业率居高职工科类专业前列,主流就业行业/产业为:机械、机电产品与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与自动化、汽车、新能源等,岗位类别多样,涵盖机电与自动化系统设计、改造、装调与维护、产品销售、项目执行及相关技术服务与管理层面,职业拓展可优先考虑机械加工、设备工程师、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产品与质量工程师(PE/QE/SQE)、生产管理、机电设备销售与技术服务等岗(职)位工作。选择专业深造时可覆盖机械、机电、自动化、电子信息及管理等领域专业。

原标题: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代码:560301)一.专业介绍与培养目标机电一体化技术融合机械、电子及信息技术,技术领域涵盖微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光学与机械技术,是诸多高新产业和装备的技术基础。机电一体化系统是基于功能、综合性能提升与优化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系统的总称。工业应用背景下机电一体化系统主要涉及自动机、自动线,典型的机电系统/产品包括数控机床、加工中心、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机电一体化技术(一)【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机电设备制造行业,培养适应机电一体化行业生产、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综合职业能力的,能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装调与运行、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和管理人才。(二)【主要课程】机械基础、电工技术、传感器应用技术、电力电子应用技术、电机及拖动、自动化生产线安装调试、数控系统运行与维护、

2020年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一)培养目标:面向机械电子产品及机械制造行业,培养具有机械、电子、液(气)压一体化技术基本理论,掌握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操作、维护、调试和维修,掌握应用机电一体化设备加工的工艺设计和加工工艺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二)主干课程:数字电路、模拟电路、机械控制技术基础、液压与液力传动技术、机电设备电气系统、数控编程与加工技术、单片机与接口技术、机电设备故障诊

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机电一体化技术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综合职业能力,具备较强的机电设备操作能力,掌握机电产品的组装、调试、维护及机电产品售后服务的专业实践技术,能适应国家现代化生产需要的机电技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可在各类制造业企业中,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组装、调试、运行和维护;可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检验与质量管理;可从事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与实施;也可为机

2022年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招生简章(图)

欢迎报考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2020年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机电一体化技术(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通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的设备工程技术人员、机械设备修理人员等职业群,能够从事自动生产线运维、工业机器人应用、机电一

2022年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分类考试“职业技能测试”考试大纲(中职考生参加)

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分类考试“职业技能测试”考试大纲(中职考生参加)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能测试是面向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选拔性测试,职业技能测试主要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职业技能、专业技能掌握和应用的情况。职业技能测试大纲根据《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分类考试招生章程》要求,结合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实际,主要考核考生综合专业能力和岗位技能、通

2022年安徽汽车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能测试大纲(适用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

2022年分类考试招生职业技能测试大纲(本大纲适用于第一专业志愿报考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中职毕业生)根据《安徽省2022年高等职业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和应用型本科高校面向中职毕业生对口招生工作实施办法》等文件精神,结合《安徽汽车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分类考试招生章程》有关要求,制定此职业技能测试大纲。一、测试对象:报考我校的中职(包含职高、技校等)应往届毕

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专业代码:620501)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专业代码:620501)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医学知识,扎实的、系统的康复医学专业应用知识,熟练的现代康复和传统康复治疗操作技能、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良好的持续发展能力,能满足各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康复医院、康复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疗养院等各

2022年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职业适应性测试大纲

(一)测试对象除中职毕业生以外的其他考生(二)测试目的职业适应性测试主要考查考生未来从事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等一线工作所必备的基本职业素质,包括侧重考察考生的思想素质、科学素质、人文素质、健康素质等,其目的是测试考生的综合素质、职业发展潜质和职业倾向性等。(三)测试形式、内容与评分标准根据专业分类采用线上视频发送和线上面试两种形式。具体分类如下:1.职业适
技校专业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