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师范大学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博)士学位研究生推荐工作通知

2022-03-17 08:19  浙江师范大学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 一、推免依据
  • 二、推荐对象
  • 三、推荐名额
  • (一)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
  • 1.总名额
  • (1)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12名,其中
  • (2)攻读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35名,其中
  • (二)研究生支教团推免专项计划
  • 1.名额
  • 2.推荐办法
  • (三)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
  • 1.名额
  • 三、日程安排
  • 1.9月16日前,学院成立推免工作小组和..
  • 2.9月18日前,校推免工作领导小组审定推免生名单,并公示7天
  • 3.9月24日,推免名单通过推免服务系统报省教育考试院审批
  • 4.9月26日起,获得推免资格的学生登录..
  • (一)推免成绩以9月8日为准。
  • (二)本《通知》若与上级有关通知不一致,以上级要求为准
  • 1.2022年推荐免试攻读硕
  • 2.2022年推荐免试攻读硕(博)士研究生汇总表
  • 3.2022年推荐免试攻读硕(博)士研究生申请表
  • 4.2022年免试推荐农村学校师资教育硕士研究生报名申请表
  • 5.2022年浙江省“硕师计划”教师聘用合同


浙师本通〔2021〕49号

各学院:

2022年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博)士学位研究生推荐工作(以下简称“推免工作”)即将开始,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推免依据

《浙江师范大学关于印发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博)士学位研究生推荐办法的通知》(浙师教字〔2021〕16号)。

二、推荐对象

2018级(四年制)或2017级(五年制)全日制普通本科毕业生(不含定向生,但原定向单位书面同意推荐的除外)

三、推荐名额

(一)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

1.总名额:175名,包括:

(1)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12名,其中:教育学类、心理学类、数学类、计算机类、物理类、化学类专业各2名。该计划名额推荐不足时,多余名额由学校统筹。

(2)攻读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35名,其中:学科教学(语文)8名,学科教学(数学)7名,学科教学(地理复合)、学科教学(政治复合)、学科教学(历史复合)及学科教学(教育技术复合)共20名。

就读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的研究生,毕业时获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科学教育、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及财务会计教育、汽车维修工程教育、机电技术教育等专业学生不得申请该类项目。

  1. 其它:128名。

各学院具体名额分配见附件1。

(二)研究生支教团推免专项计划(简称“支教团”)

1.名额:19名。

2.推荐办法:由校团委另行下文。

(三)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简称“硕师计划”)

1.名额:30名。

三、日程安排

1.9月16日前,学院成立推免工作小组和专家审核小组,按照《浙江师范大学关于印发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博)士学位研究生推荐办法的通知》(浙师教字〔2021〕16号)要求制订推免工作实施方案,完成学院推荐工作,将公示无异议的推免生汇总表(附件2,不含卓越计划)及承诺书交教务科,申请表(附件3)等支撑材料由学院保存备查。

其中:9月8日前,将学院推免工作小组、专家审核小组名单及实施方案报教务科备案;

9月10日前,将申请卓越计划项目和硕师计划申请表(附件4)、汇总表及成绩单交教务科。申请硕师项目的学生,申请时需上交已签订的《2022年浙江省“硕师计划”教师聘用合同》(附件5)。

2.9月18日前,校推免工作领导小组审定推免生名单,并公示7天。

3.9月24日,推免名单通过推免服务系统报省教育考试院审批。

4.9月26日起,获得推免资格的学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完成注册并支付报名费,网上填报志愿。

  1. 其它

(一)推免成绩以9月8日为准

  (二)本《通知》若与上级有关通知不一致,以上级要求为准。


附件:

1.2022年推荐免试攻读硕(博)士研究生名额分配方案(含卓越计划)

2.2022年推荐免试攻读硕(博)士研究生汇总表

3.2022年推荐免试攻读硕(博)士研究生申请表

4.2022年免试推荐农村学校师资教育硕士研究生报名申请表

5.2022年浙江省“硕师计划”教师聘用合同



本科教学部

2021年9月9日

原标题:2022年浙江师范大学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博)士学位研究生推荐工作通知

2022年浙江师范大学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博)士学位研究生推荐工作通知

浙师本通〔2021〕49号各学院:2022年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博)士学位研究生推荐工作(以下简称“推免工作”)即将开始,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推免依据《浙江师范大学关于印发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博)士学位研究生推荐办法的通知》(浙师教字〔2021〕16号)。二、推荐对象2018级(四年制)或2017级(五年制)全日制普通本科毕业生(不

2022年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接收办法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年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接收办法根据上级有关部门文件要求,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办法。一、接收专业我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接收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二、申请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2.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违法违纪处分;3.学术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创新精

2022年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推免免试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接收办法

序号内容时间地点备注1公布推免生复试办法9月24日教师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官网:http://jky..cn/2资格审查材料发送9月28-30日线上材料扫描件发送@3专业面试、英语口语测试、思政考核9月29日下午13:00-18:002幢3楼微格教室部分专项计划推免生复试4专业面试、英语口语测试、思政考核10月8日下午13:00-18:002幢3楼微格教室线

2022年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免技能优秀中职毕业生免试升学招生章程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技能优秀中职毕业生免试升学招生章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浙江省推进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方案》(浙教职成〔2012〕26号)的有关精神,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章程。第二章学校概况第二条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1994年,是教育部批设的首批28所高职院校之一,具有百余年的办学历史。学校立足职业教育、不断传承创新,先后被列为

2021年浙江师范大学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工作通知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办法的通知》(教学厅〔2014〕5号)和《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20〕12号)等推免工作文件要求,现将我校2021年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博生)接收工作相关事宜通知如下:申请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高尚

2022年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研究生招生学位点及相关情况介绍

一、学院概况学院现有教职工70余人,其中教授10余人,副教授近30人,博士(含在读)近50人。教育部教指委委员2人,“省151人才”入选者8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5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博导3人。现有研究生1072人,其中留学生53人。现有法学、社会学、公共管理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公共管理硕士、社会工作硕士、法律硕士

2022年浙江师范大学考生做好复试前相关准备工作通知

各位考生:我校2022年复试分数线将于近期公布,根据教育部和浙江省对疫情防控和研究生招生复试相关要求,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将采用网络远程复试的方式,网络远程复试平台采用“钉钉”软件和“腾讯会议”软件。请考生按照以下步骤做好复试前准备工作:一、密切关注学校和报考学院相关通知我校复试时间不早于3月25日。具体复试安排由各学院根据实际情况在复试前公布。请进

2021年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接收办法

序号内容时间地点备注1公布日程及注意事项10月10日研究生招生网、法政学院网站研究生招生网:http://yzw..cn/法政学院官网:http://fz..cn/2复试生报到、资格审查10月14日8:30-9:00法政学院研办26-320参加推免复试考生请登录我校研招网(http://yzw..cn/)查看复

2022年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学位点及相关情况介绍

一、概况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历经多年发展,现有体育学1个一级学科学位点、体育硕士1个专业学位点和学科教学(体育)1个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点方向。拥有博士生导师4人和硕士生导师21人,形成了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等具有一定优势的学位点方向。近年来,我院体育学科成为浙江省一流学科(类),导师队伍全面优化,科研实力日益增强,人才

2022年浙江交通技师学院招生计划

一、初中毕业生招生计划初中毕业生招生计划序号专业名称层次学制(年)招生人数学历教育联办学校备注1汽车运用与维修中本一体化3+440宁波工程学院面向全市提前批招生2会计事务中高职一体化3+240绍兴职业技术学院3汽车服务与营销45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4幼儿教育单招单考340参加技能高考5汽车维修(机电一体化)预备按币(技币)+大专6(7)40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
技校专业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