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百色学院体育学院专业介绍

2021-06-09 17:57  百色学院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 (一)基本情况
  • (二)体育教学、科研、训练与竞赛
  • 1.体育教学
  • 2.体育科研
  • 3.体育训练与竞赛
  • (1)2016全国全民健身操舞大赛
  • (2)2016年广西第十一届学生运动会获得女子足球
  • (3)2016年百色市端午节龙舟赛,获得女子组、男子组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 (4)201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三月..
  • (5)2017年百色右江端午龙舟文化节龙..
  • (6)2016-2017年全国啦啦操联赛暨中国啦啦之星争霸赛
  • (7)2017年全国啦啦操联赛总决赛公开青年乙组花球规定动作
  • (8)2017第六届全国全民健身操舞大赛..
  • (9)2017年“舞动广西我是舞王”广西民族健身舞
  • (10)广西第三届“千里杯”校园足球联赛
  • (11)2017年中国-东盟国际体育舞蹈..
  • (12)2017年广西高校
  • (13)2018年获得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
  • (14)参加2018年马来西亚世界龙狮锦..
  • (15)参加2018年第十四届广西体育舞..
  • (16)参加2018年广西跳绳公开赛暨2..
  • (17)参加2018年广西健身教练职业技..
  • (18)代表百色市参加2018年广西第十..
  • (19)2018年参加广西第八届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获得二等奖2项
  • (20)参加“庆祝广西自治区成立60周年..
  • (21)参加“佳兆业杯”2018年中国-..
  • (22)2019年参加广西区第十四届运动..
  • (23)2019年参加广西第十二届学生运..
  • (24)2019年参加广西第八届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获得二等奖1项;
  • (25)2019年参加第一届广西壮族自治..
  • (26)参加2020年广西社会体育指导员..
  • (27)参加2020年南宁市城市系列挑战..
  • (28)参加广西第九届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获得三等奖2项;
  • (29)参加第二届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学生舞..
  • (一)体育教育专业
  • (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


体育学院简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体育学院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百色及周边区域产业需求、行业需求和企业需求,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坚持以本科教学为中心,以专业建设为重点,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协调发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等诸方面能力逐年提升,目前已经成为办学知名度好,社会满意度高,综合实力在同类院校中领先的办学实体。现开设有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等2个本科专业和小学教育(百色体育方向)1个专科专业,本科专业毕业可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现有教职工53人(含外聘4人),其中专任教师47人,副教授8人,讲师26人,助教13人,博士及在读博士4人,硕士研究生29人;教师中国家一级裁判员11人;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5人,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2人, 中国体验式培训导师(高级)2人,高级保健按摩师1人,高级康复保健师1人,双师型教师25人;教师队伍结构合理,教育管理和教学经验丰富,创新能力较强,实践经验丰富,教学、训练、竞赛及科研成果显著。现有在籍本专科学生近800人。近年来,大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他们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均取得优异成绩,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0%以上,一直名列学校前茅。

体育学院教学训练设施完备,设有体育教育系、社会体育系、实践(验)教学中心、大学体育教学部等4个系(中心、部)。与校外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建有国家啦啦操示范学校、国家啦啦操星级俱乐部、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舞龙舞狮分会会员单位、国家体验式培训导师培训基地、体育行业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基地、跃动跳绳·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跳绳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广西幼儿体智能教师人才培养基地、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表演基地、广西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古壮拳及壮传武术保护传承基地、壮族舞狮技艺训练基地、中医壮医理疗调理文化(运动康复、运动损伤方向)研究传承基地等10余个校内教学、科研、训练平台。建有运动解剖实验室、运动生理生化实验室、体育保健实验室、体育心理实验室、体育教学技能创新实训实验室、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室、健身健美技能实训室、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技能实训室、体育舞蹈实训室、瑜伽实训室、健美操实训室、艺术体操实训室、羽毛球实训室、乒乓球实训室、跆拳道实训室、武术散打实训室、体操实训室、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户外运动技能实训基地等近20个校内实验(训)室(基地);建有北京春秋教育集团(春秋拓展)、深圳沃赛体育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广西云起体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广西我行我速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广西平果亿泽辉体育赛事策划有限公司、广西百色农业学校、百色中学、百色市第一中学、百东中学、百东小学等20余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现了教学、科研、见习、实习与就业的无缝对接。

近年来,体育学院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加大教学改革力度,逐步形成了“以服务地方为宗旨,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以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科研、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

(二)体育教学、科研、训练与竞赛

1.体育教学

近年来,体育学院加大专业建设力度,体育学是校级重点建设学科,体育教育专业是首批校级重点建设专业,有1个校级专业核心课程群、4门专业核心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和8门多媒体网络课程,建有2个校内实践(训)教学基地和10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更新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2013年至今我院学生参加历届广西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获得1等奖1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7项。2016年12月我院学生参加广西师范生演讲比赛获得二等奖1项。目前承担厅局级和校级教育教学改项目20余项,出版专业教材7部,在国家级核心刊物、省级刊物上发表教学论文40余篇,其中核心刊物10余篇,荣获校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20余项。

2.体育科研

体育学院教师积极开展体育科研活动,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学校体育、社区体育、少数民族居民体质健康等方面成立了结构合理、实力较强的科研团队。近年来,体育学院科研成绩显著,目前承担省部级、厅局级和院级科研项目2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在国家级核心刊物、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核心刊物10余篇,获校级以上优秀科研成果奖10余项。

3.体育训练与竞赛

体育学院坚持运动队日常化训练工作,学生2016年以来参加区内外各种运动竞赛取得的成绩(部分):

(1)2016全国全民健身操舞大赛(广西赛区)获得第一名。

(2)2016年广西第十一届学生运动会获得女子足球(体育专业组)第二名;男子足球(大学本科组)第四名;女子篮球(大学本科组)第三名;男子篮球(体育专业组)第四名;街舞啦啦操(体育专业组)第二名;花球啦啦操(体育专业组)第六名;板鞋竞速(体育专业女子组)获得2个第三名、板鞋竞速(体育专业男子组)获得1个第三名、2个第四名;抛绣球男子、女子团体第七名;男子个人第四名和第六名、女子个人第六名;杨尚春等7名老师获“优秀教练员”称号,张彩红等21名同学获“优秀运动员”称号,我校体育代表团获“体育道德风尚奖”荣誉称号。

(3)2016年百色市端午节龙舟赛,获得女子组、男子组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4)201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三月三·民族体育炫”系列活动珍珠球男、女二等奖。

(5)2017年百色右江端午龙舟文化节龙舟比赛女子组、混合组第一名,由2014级组成的男子组获得第一名,由2015/2016级组成的男子组获得第七名。

(6)2016-2017年全国啦啦操联赛暨中国啦啦之星争霸赛(南宁站)公开青年乙组爵士校园啦啦操示范套路(2016年版)第一名、公开青年乙组花球校园啦啦操示范套路(2016版)第一名、公开青年乙组街舞啦啦操示范套路第一名。

(7)2017年全国啦啦操联赛总决赛公开青年乙组花球规定动作(2016版)第一名、公开青年乙组爵士规定动作(2016版)第一名、公开青年乙组街舞规定动作(2016版)第一名。

(8)2017第六届全国全民健身操舞大赛总决赛2017全国规定套路校园踏板操(体育院校组)第一名、2017年全国规定套路校园健身操一等奖。

(9)2017年“舞动广西 我是舞王”广西民族健身舞(广场舞)大赛《大地飞歌》获得优秀组织奖、《踩踩踩》获得第一名。

(10)广西第三届“千里杯”校园足球联赛(大学组)荣获男子足球队亚军,我校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

(11)2017年中国—东盟国际体育舞蹈公开赛两金三银三铜,我校还获得“优秀组织奖”。

(12)2017年广西高校(本科院校)排球锦标赛男子第七名,女子第六名。

(13)2018年获得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国家啦啦操示范学校”和“国家啦啦操星级俱乐部”荣誉称号;

(14)参加2018年马来西亚世界龙狮锦标赛舞龙比赛,获得第七名,我校还获得“优秀组织奖”;

(15)参加2018年第十四届广西体育舞蹈锦标赛,获得11金9银8铜的优异成绩;

(16)参加2018年广西跳绳公开赛暨2019年全国跳绳锦标赛选拔赛,获得4个第一名、1个第二名;

(17)参加2018年广西健身教练职业技能挑战赛,获得团体第七名,体育学院2015级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被广西体育局选进广西体育代表队,代表广西参加了2018年5月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国家职业健身教练专业大会并取得优异成绩;

(18)代表百色市参加2018年广西第十四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得5金10银10铜的优异成绩;

(19)2018年参加广西第八届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获得二等奖2项。

(20)参加“庆祝广西自治区成立60周年”2018广西龙舟系列赛总决赛(环江站)龙舟邀请赛,获得1个第三名,2个第四名。

(21)参加“佳兆业杯”2018年中国—东盟国际体育舞蹈公开赛,获得6金3银5铜的优异成绩。

(22)2019年参加广西区第十四届运动会攀岩项目比赛,获得两银一铜,1项第四名、1项第五名、1项第六名、2项第七名、4项第八名的好成绩。还获得了道德风尚奖,运动员庞基招、付艳柳获得了道德风尚奖,取得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

(23)2019年参加广西第十二届学生运动会,获得夺得2银、1铜、1项第四名、2项第五名、2项第六名、2项第七名的佳绩,并有9名教练员获得优秀教练员称号,20名运动员获得优秀运动员称号,夺取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

(24)2019年参加广西第八届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获得二等奖1项;

(25)2019年参加第一届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学生舞龙舞狮锦标赛,获得体育专业组南狮传统项目第二名,舞龙自选套路第四名;还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称号,两名教练被评选为优秀教练员,四名队员获得优秀运动员称号。

(26)参加2020年广西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气功·八段锦技能大比武,获得团体三等奖1项,个人三等奖1项;

(27)参加2020年南宁市城市系列挑战赛—攀岩比赛 ,包揽了男子公开组国标赛前八名,女子组国标赛荣获第一、二、三、四、六名,男子公开组全能赛荣获第二、四、五、六、七名,女子公开组全能赛荣获第一、二、三、五、六、八名的优异成绩;

(28)参加广西第九届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获得三等奖2项;

(29)参加第二届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学生舞龙舞狮锦标赛,获得体育专业组传统舞龙第一名、自选舞龙第三名、传统南狮第三名,一名教练被评选为优秀教练员,四名队员获得优秀运动员称号。


招生专业简介

(一)体育教育专业(师范类 本科 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理念,适应中学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对体育教育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百色精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及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在中等学校从事体育教学与管理、课外体育活动指导、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组织、体育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标准学制4年,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开设主要课程:体育概论、学校体育学概论、体育教学论、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心理学、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体操、武术、健美操、民族体育等。

专业优势特色:本专业坚持以服务地方为导向,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优化课程体系,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方向,改革教学方法,以应用能力检验为目标,改进考核方式,与各级各类学校共建实训基地,加强学生学校体育及健康教育领域的教学、训练与科研以及体育管理等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

就业方向毕业后可在各级各类中等学校从事体育教学、体育科研、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等工作,并且能胜任社会体育组织、企事业单位、体育健身中心等部门的训练指导、赛事组织等工作。

(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非师范类 本科 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广西以及百色市及周边区域社会休闲化的发展对社会体育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培养德才兼备的适应我国体育社会化发展需求的,具有良好的社会体育素养,掌握社会体育(尤其是健身房服务和户外拓展服务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康复与保健以及科研等方面的工作,并能适应体育行业其他一线工作的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标准学制4年,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开设主要课程:社会体育概论、体育管理导论、社区体育导论、运动处方与康复评定、私人教练实训、器械健身与健美实训、团操健身实训、团建技能实训、攀岩技能实训、户外领队技能实训、推拿手法实训、中医经络腧穴实训、运动损伤急救与预防实训、篮球、排球、足球、体育舞蹈、健美操、武术、羽毛球、瑜伽、跆拳道等。

专业优势特色:本专业坚持以服务地方为导向,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优化课程体系,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方向,改革教学方法,以应用能力检验为目标,改进考核方式,与各级各类社会体育组织(体育健身俱乐部、户外拓展公司、体育小镇等)共建实训基地,加强学生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健身指导、户外活动组织、保健指导和康复治疗等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

就业方向毕业后可在各级各类社会体育组织管理机构、商业健身会所、体育旅游行业、体育文化传媒公司、体育健身俱乐部等部门从事组织管理、健康咨询、体育市场经营开发、健身指导等工作,并能适应中等学校体育的教学、训练和竞赛等工作。



原标题:2021年百色学院体育学院专业介绍

2021年百色学院体育学院专业介绍

体育学院简介(一)基本情况近年来,体育学院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百色及周边区域产业需求、行业需求和企业需求,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坚持以本科教学为中心,以专业建设为重点,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协调发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等诸方面能力逐年提升,目前已经成为办学知名度好,社会满意度高,综合实力在同类院校中领先的办学

2021年百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

体育教育专业(师范类本科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理念,适应中学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对体育教育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百色精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及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在中等学校从事体育教学与管理、课外体育活动指导、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组织、体育科学研究

2021年百色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非师范类本科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广西以及百色市及周边区域社会休闲化的发展对社会体育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培养德才兼备的适应我国体育社会化发展需求的,具有良好的社会体育素养,掌握社会体育(尤其是健身房服务和户外拓展服务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康

2021年百色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专业介绍

学院简介文学与传媒学院现有教职工65人,其中,正高职称7人,副高职称24人,博士22人(含3人在读),硕士23人,硕士生导师6人,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1人,广西高校卓越学者2人,百色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人,广西高校特色研究团队2个,广西文科中心特色研究团队1个。聘请多位国内著名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近年来,主持或参与国家、教育部、自治区、教育厅等

2021年百色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专业介绍

学院简介百色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现有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网络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7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2167人。学院现有教职工93人,其中教授5人、正高级工程师2人、副教授12人、副研究员1人、高级实验师4人、高级工程师9人、高级讲师2人、讲师19人、工程师8人、实验师2人;博士27人,硕士40

2021年百色学院旅游管理学院专业介绍

旅游管理学院简介旅游管理学院成立于2015年,是百色学院为适应国家《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发展战略和百色市旅游强市发展规划的需要,整合学校原有学科资源而设立的二级学院,现有本科和高职高专两个办学层次。开设有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两个本科专业,学制四年,其中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为广西区级特色专业。开办酒店管理、旅游管理、空中乘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等4个高职高专专

2021年百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专业介绍

创新创业学院成立于2015年,是广西首家实体型创业学院,肩负全校创新创业教育引领示范使命,现有教师33人,具有教授(含其他正高级)职称教师6人,占比16%,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数33人,占比70%。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专任教师研究生以上学位比例100%,聘请有多位国内重点大学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作为客座教授。学院现有跨境电子商务、电子商务两个本科及工商企业管理

2021年百色学院外语学院招生专业介绍

百色学院外语学院2021年招生专业介绍学院简介外国语学院(前身外语系,成立于1983年),现有专任教师7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6人,博士7人,在读博士6人,硕士40人,聘请有多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近年来,外国学院教师主持或参与国家、教育部、自治区、教育厅等各级科研项目50多项,出版专著20余部,主编或参编教材5部,发表学术论文近400篇,获

2021年百色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介绍

百色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历史可追溯至1983年创办的物理于电子信息工程系,2015年,在原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系的基础上组建成立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院现设金属材料工程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系、物理系、实验中心等二级机构,目前,材料物理与化学二级学科是广西高校重点学科,材料工程硕士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建设培育项目。材料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

2021年百色学院农业与食品工程学院专业介绍

学院简介农业与食品工程学院坚持“做强做特、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植根百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理工农结合、互相渗透、多学科交叉,培养“基础实、技术硬、素质高”和具备百折不挠、吃苦耐劳、敬业进取、诚实守信、勇于创新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农业与食品工程学院拥有一栋教学设
技校专业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