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武汉理工大学应急管理专业

2020-07-07 20:57  武汉理工大学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 1、专业简介
  • 2、专业培养方案
  • 3、 专业特色与优势
  • ⑴ 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
  • ⑵ 一流的科学研究平台
  • ⑶ 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团队
  • ⑷ 优秀的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
  • ⑸ 先进的实践教学条件
  • ⑴重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人才培养。
  • ⑵大数据基础和“工管融合”的知识与能力整合模式
  • ⑶产学研融合式培养与创新创业能力
  • ⑷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机制
  • 4、学生毕业发展情况

应急管理专业设置于应急管理学院,学制四年,2020年按专业招生,对于实施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3+3”模式省份要求选考科目必选物理“3+1+2”模式省份要求首选科目为物理,再选科目要求为不限。

1、专业简介

应急管理专业以管理科学和安全科学为理论基础,针对突发事件的预防、准备、响应、恢复等环节,围绕应急决策与指挥、组织与协调、政策与监管、技术运用与资源保障等主题,聚焦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应急数据与决策机制优化、应急资源调配与保障能力整合、经济社会系统安全韧性提升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与技术创新而形成的一门新兴交叉应用学科。


 我校自2005年起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设置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开展硕士、博士、博士后人才培养工作。2013年依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以应急管理为特色的本科层次人才。20203月经教育部审批设立全国首个应急管理本科专业。

应急管理专业聚焦于三大重点领域:

大数据应急管理:基于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的数据分析、方案模拟及推演,支撑应急数据与决策体系构建。

突发事件承灾载体的韧性管理:基于安全韧性理论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运营,以及应急运行机制的优化设计,通过智慧平安城市管理,为应急管理和城市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应急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通过对应急需求与保障能力的匹配分析、应急资源组织调配与交通运输、供应链风险管理,保障应急管理的资源动员、经济运行、民生安全。

本专业人才培养面向与应急管理职能相关的公共部门,以及供应链与商务风险管理、智慧城市管理、应急产业等领域的企事业单位和教学科研机构,满足专常兼备、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人才和能力需求,设置大数据应急管理韧性城市与风险管理两个特色方向:

大数据应急管理:围绕数据科学、人工智能、软件技术、应急决策与指挥、组织与协调等知识模块,为政府管理部门、社会组织及服务机构、高校及科研院所、互联网大数据等企事业单位培养数据分析、系统设计、管理决策的技术、业务、管理人才。

韧性城市与风险管理:围绕安全韧性城市规划与管理、城市公共空间及公共活动风险防控、应急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知识模块,为韧性城市开发与管理、物流供应链管理、经济社会风险管理、应急产业发展等领域的企事业单位、公共部门、社会组织培养技术、业务、管理人才。

2、专业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阔视野、跨学科知识底蕴、逻辑思维、持续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掌握风险管理、数据科学、人工智能、应急管理等方面知识技能;熟悉韧性城市、应急物流与供应链、风险管理等理论与方法,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应急决策与指挥、安全韧性城市规划与管理、公共空间与公共活动风险管理、应急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领域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核心课程: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软件工程、系统工程、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云计算与服务计算、虚拟仿真技术、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公共安全科学导论、应急决策理论与方法、公共政策决策与评价、灾害防治理论与技术、交通安全分析与评价、应急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特色课程:互联网与大数据行为分析、大数据传播与舆情分析、智慧安全城市、城乡规划概论、地理信息系统、公共基础设施开发与管理、项目管理、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

3、 专业特色与优势

专业实力:

⑴ 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

本专业是教育部批准的全国首个应急管理本科专业,依托安全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率先在全国建设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2020328日,国务院学位办发布了应急管理二级学科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征求意见文件,完善了应急管理学科的研究生培养内容,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⑵ 一流的科学研究平台

本专业的建设全面依托中国应急管理研究中心、湖北省危机与灾害应急管理研究中心、安全预警与应急联动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创新发展研究院等省级科研平台,参与国家第六次技术预测(公共安全领域)、应急管理部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新一代国家公共安全应急平台标准编制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防控体系研究在应急管理领域立足潮流突破创新。

⑶ 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团队

 学术带头人宋英华教授是享受国务院政府专家、湖北省人民政府参事、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综合专家组专家、全面应急管理TEM模式的提出者、我校学科首席教授、学院首任院长、学院奠基人。本专业已建成以中国工程院院士范维澄、姜德生为顾问,30多名工学、管理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等多学科交叉背景的资深教授和青年骨干教师组成的教学科研团队。通过近十年的专业培育,教学科研成果丰富,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湖北省精品课程等奖项,出版多本专著,代表作有《国家应急管理战略工程》(入选学习强国推荐书目)、我国首部以应急管理为主题的蓝皮书《中国应急管理报告》等,相关科研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公安部科学技术奖、湖北省参政建议奖、湖北省发展研究奖等国家、省部级科学成果奖励。

⑷ 优秀的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

宋英华教授率领“英华团队”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科社科基金项目、科技部和发改委专项等国家级科研项目,编制了湖北省十一五  “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以及湖北省外办/黄石/孝感/十堰十三五期间应急体系建设规划,承办或协办2019年中国公共安全大会、2017中国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年会等,开展20余次为省政府、市州进行应急管理培训,培训人员累积超过2000人次。

宋英华教授与王辰、李兰娟院士一起受聘为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综合专家组专家,带领应急管理团队参与疫情防控应急管理与城市安全运行方案设计,向省疫情防控指挥部提交专家报告20余篇,被省疫情防控指挥部采纳。

⑸ 先进的实践教学条件

学院建设有应急管理模拟仿真实验室,拥有2组高精度数据采集无人机群,高性能渲染图形工作站20台、AR数字沙盘、P1.5应急决策指挥LED巨型显示系统VR应急管理训练模拟器,交通救援训练模拟系统,除硬件设备外,还搭建了基于混合现实技术的事故情景构建、模拟推演、逃生训练平台,形成了完整的模拟训练体系。

培养特色:

 ⑴重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人才培养。

强调管理科学的数学与逻辑能力、软件开发与应用能力、社会科学的调查与实证研究能力、研究型与自主性的学习能力,要求学生有较好的数学基础,需要适应较高难度数理、软件、研究方法等课程。

 ⑵大数据基础和工管融合的知识与能力整合模式

本专业的大数据应急管理、韧性城市与风险管理两个特色方向,都要求学生能适应数据分析、系统设计、软件开发等数据科学知识模块,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及公用事业开发等工程知识模块,管理决策、风险管理、城市管理、物流供应链管理等管理科学知识模块的学习,从而构建融合技术、业务与管理能力的复合型知识结构。

 ⑶产学研融合式培养与创新创业能力

依托学院及科研团队所承担的科研项目,通过开展科研实践、实行本科导师制、指导学生创新创业等方式,引导学生适时接触、尝试科学研究,培养科研兴趣和能力。依托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科社科基金项目等国家级研究项目,以及多个科研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具有挑战性的科研学习机会。

我院已与中国应急、中国城乡投资控股集团、深圳盐田国际、北京金隅、中建三局、中冶南方、三一重工、武汉光谷北斗等大型骨干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依托教育部创新项目资助计划、互联网+”创青春等创新创业大赛,指导学生参与各类创新创业和学科竞赛,并获得2018年挑战杯创青春国赛金奖。

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职业发展规划,形成以发展导向驱动的主动学习成长模式

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机制

    引进国外知名大学的优秀人才,建立中外合作培养模式,形成具有国际视野格局的科技创新人才团队。与英国杜伦大学、日本京都大学、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台湾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建立学生交换、访学交流、项目合作、学术研究等方式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合作机制。


       4、学生毕业发展情况

就业情况:

我校从2014年开始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急管理方向)本科生,目前有两届毕业生届毕业生共120人,就业率100%

单位性质:股份制(上市)公司就业比例高,其次为国有企业,占比分别为:51.7%24.1%;其中:央企及其子公司、世界500强企业约占40%

地域流向:北京10%,长三角地区(上海、浙江等省市)24%,珠三角广东省10%,中部地区(湖北、湖南、安徽等省)30%,少数民族地区定向12%

行业分布: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城市投资开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金融业等行业及行政机构,占比分别为30%20%17%13%8%

知名企业: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伊利实业集团、美的集团、浙江交工集团等。

升学与出国(境)情况:

国内升学高校包括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双一流计划高校。出国(境)升学机构包括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国王学院、杜伦大学、美国雪城大学等高校。

优秀学生:

羊海米,公共事业管理1601班学生。获得第十三届“理工青年十大风云学子”(每届全校仅10人),本科期间平均学分连续三年位列专业第一,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并获得十余项省市级奖项,参与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研究项目4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篇,学术会议论文1篇。现免试推荐至浙江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张蓓蓓,公共事业管理专业1601班学生。本科期间参与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项,自主创新研究基金本科生项目2项,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2项,发表论文3篇,获得国家级奖项3项、省级奖项2项。被伦敦大学学院录取攻读硕士学位。

苏玥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1601班学生。曾参加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交换生计划。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1项,发表两篇EI检索论文,获第八届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国家级特等奖、第三届互联网+ 湖北省赛区铜奖。现签约腾讯科技有限公司。

李康彦,公共事业管理2019届毕业生。曾在湖北省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比赛中获得二等奖,在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铜奖,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二等奖。现免试推荐至华中科技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原标题:2020年武汉理工大学应急管理专业

2020年武汉理工大学应急管理专业

应急管理专业设置于应急管理学院,学制四年,2020年按专业招生,对于实施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3+3”模式省份要求选考科目必选物理,“3+1+2”模式省份要求首选科目为物理,再选科目要求为不限。1、专业简介应急管理专业以管理科学和安全科学为理论基础,针对突发事件的预防、准备、响应、恢复等环节,围绕应急决策与指挥、组织与协调、政策与监管、技术运用与资源保障等主

武汉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本专业是2013年新设的校特色专业。培养掌握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技术及方法,熟悉公共安全及应急管理基础理论,具有性思维、决策分析和实践协调能力;掌握计算机及城市安全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技能;具有自行开展社会调查,并通过定性及定量分析方法,挖掘及处理数据的能力,能够发现公共事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并解决;能熟练掌握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武汉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学院安全工程专业

  安全工程专业是我国公共安全及防灾减灾领域的主干专业,是兼技术和管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兴的宽口径专业,是我国工业安全生产、公共安全与应急技术体系的重要学科支撑,形成了从本科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本专业培养从事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科学与研究、安全监察与管理、安全检测与监测、安全设计与生产、安全教育与培训等方面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

武汉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学院概况  为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防范化解各领域重大风险,武汉理工大学2019年2月14日成立了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学院,聚焦于应对自然、事故灾难及公共安全挑战的应急管理,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经济社会活动与信息安全,“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对外投资与产业安全,重大财务金融风险与经济安全,企业风险及业务持续性管理等领域,研究开发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和建构安全体系

2022年武汉理工大学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武汉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等部委共建高校。目前,我校艺术与设计学院拥有艺术学理论、设计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建有艺术学理论、设计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艺术学理论、设计学、美术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艺术硕士(MFA)、工业设计工程硕士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其中设

2022年武汉理工大学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艺术类专业术科考核方案

根据《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为更好地服务考生,做好2022年艺术类(美术)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招生专业与科类  2022年我校艺术类普通本科招生专业为动画专业和设计学类专业(含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艺术设计学四个专业),文理兼收,学制四年。  二、报名条件  

2022年武汉理工大学外语类保送生招生简章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22年部分外国语中学推荐保送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21〕12号)及有关文件精神,2022年我校继续招收外语类保送生,具体实施办法如下:一、招生对象1.外语能力突出、思想品德优秀、学习成绩优良、身心健康;2.具备教育部规定的部分外国语中学推荐保送生资格;3.经就读外国语中学推荐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二、招生计划计划招收外语类保送生25

2022年武汉理工大学高校专项“励志计划”招生简章

根据教育部《关于2022年继续做好重点高校招生专项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22〕3号)及有关文件要求,2022年我校继续实施高校专项“励志计划”招生。具体实施办法如下:一、招生计划及专业我校高校专项“励志计划”招生计划为185人,均为理工类(物理类)或综合改革类计划。招生专业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物流管理与工程类、海洋工程类、机械类(智能制造)、

2020年武汉理工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置于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学院,学制四年,2020年按专业招生,对于实施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3+3模式省份选考科目要求为不限,“3+1+2”模式省份要求首选科目为物理或历史,再选科目要求为不限。1、专业简介为顺应互联网、物联网和大数据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服务于数据强国的国家战略,针对数字经济、大数据公共管理的需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大数据管理的

2022年武汉理工大学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简章

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教港澳台厅函【2022】1号)精神,2022年我校决定继续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以下简称“学测”)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一、学校全称及校址  学校全称:武汉理工大学  校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狮路122号武汉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等部委共
技校专业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