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专业

2020-07-26 22:41  华东理工大学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 1.工科试验班(生物医药)
  • 2.生物工程
  • 3.生物技术
  • 4.生物科学
  • 5.食品科学与工程
  • 6.食品质量与安全
  • 7、华东理工大学-德国勃兰登堡工业大学生物工程专业

1.工科试验班(生物医药)
从2020年起,生物工程学院与药学院举办生物医药工科试验班。生物工程学院相关专业介绍:
专业特色:工科试验班(生物医药)是由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和药学院结合其学科优势和厚实工程研究底蕴联合创办的新工科专业,秉承“厚基础、强实践、少而精、博而通”的培养理念,打造国际一流水准的课程体系,组建高水平国际化师资团队,采取因材施教、深耕精耕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生物医药交叉学科领域的拔尖创新型人才,尤其在新药创制、细胞大规模培养与工程化技术、抗体与疫苗等现代生物医药领域可服务于“健康中国”的战略实施。
*集中办学优势:起源于国内早设立的化学制药工学专业(1953年)和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1955 年),生物工程学院和药学院拥有“生物化工”“生物工程”“药学”等国家重点学科和一级学科博士点,建有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制药工程与过程化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市新药设计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化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和上海生物过程工程服务平台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中心、基地,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973首席科学家、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等一批优秀学术骨干,这批优秀学术骨干强有力地支撑了生物医药人才的培养。
*凸显工科特色:生物工程学院和药学院的生物工程专业、制药工程专业均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行列,也是首批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全部参与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2.0”,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强化专业教学与科研、产业间互动,工程教育获得社 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工科试验班(生物医药)以培养新工科专业交叉人才为目标,培养生物医药领域工程化拔尖创新人才。
*理工结合培养方案:培养方案强化数理基础,加强基础自然科学与工程学课程相结合,通过课程+项目综合培养学生科学创新能力、定量分析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和科学沟通能力。设置专业课程46门和前沿讲座课程1门,覆盖生物医药科学基础和交叉前沿领域。注重应用先进的教育技术和国内外优秀共享教育教学资源, 建设高水平的课程体系和国际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阶梯式培养思路:前两年着眼自然科学、生物学、药学和工程学基础知识强化训练,后两年实施现代制药工程、智能生物制造方向的专业教育,着力营造多元化、富有活力的学术氛围,实现个性化教育和学术能力的充足发展。
*多方位的国际交流:全员拥有参与国际学术会议或赴海外著名高校交流学习的机会,加强学生们对国际前沿科学动态的学习,强化学生们的国际学术交流和学术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合作能力。
*本博贯通培养:大四全年在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科研实践,提升专业交流能力和科研视野,并有机会通过本博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实现本博贯通培养。
培养目标:本项目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批判性的科学思维、交叉学科知识、全球化视野和深厚的家国情怀的生物医药领域创新型。学生在毕业5年左右应达到如下目标:
能够胜任生物医药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和生产管理,能在产业界或学术界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适应团队工作环境,展现个人能力和价值;
能够结合国家需求和产业发展,进行生物医药相关咨询服务工作,从事有益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项目,并与业界及社会大众进行有效沟通交流;
能够通过终身学习适应职业发展,在生物医药领域保持职业竞争力。
学位及学分要求:本专业学生修满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150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39学分,数理化基础课程33学分,生物与药学基础课程22学分,信息与工程基础课程28学分,专业教育课程21学分,实践与论文训练11学分。学生修满学分并达到《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可获得毕业证书。获准毕业并符合国家学位授予条例,且通过华东理工大学“大学英语”和“大学计算机基础”水平考试者,可获得工学学士学位。本计划实行本博贯通培养,本科考察合格可以提前进入博士阶段学习,完成博士阶段学习授予博士学位。

2.生物工程

生物工程是指利用生物体系、应用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按照人类的需要改造和设计生物的结构与功能,以便更经济、更有效、大规模地为人类提供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新型学科。生物工程是生命科学从实验室研究通向工业生产的桥梁。
本专业秉承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培养理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数学与自然科学、生物学与工程学的基础知识,掌握生物产品生产的科学原理,熟悉生物制造过程与工程设计理论和技能,能够在生物工程领域从事产品过程设计、生产与管理,新技术/产品研发的工作,能够解决复杂生物工程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
我校生物工程专业的前身是1955年创建的“抗菌素制造专业”,1998年更名为“生物工程”,2008年被批准为生物工程国家特色专业。生物工程为中国抗生素工业的建立和壮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随着专业的发展,目前在基因工程药物开发、动植物细胞培养、海洋生物技术、发酵工程、生物制品提取纯化、生物医药工程设计等诸多领域有着重要的国际影响。生物工程专业于2001年被列入上海市重点学科,2002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被批准为发酵工程上海市重点学科,2010年获得教育部首批生物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项目,2012年获批生物工程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016年首批通过教育部国家工程教育认证,018年首批通过教育部智能生物制造新工科建设。    
#2019年入选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项目。2020年再次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效期六年。
本专业拥有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生化工程技术中心(上海)。依托学院生物工程、生物化工两个博士点,设生物工程、生物化工、生物学、生物与医药4个硕士点。科研与教学梯队充满活力,目前拥有国内外顶尖的学科带头人和一大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及学术骨干,承担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863”、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部委和地方及企业的重大科研项目,并取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等多项成果。
专业教学经过长期实践与提炼形成的“坚持生物学、工程学两个基础,顺应生物工程宽口径的发展与需求,注重实验、工程技能训练的专业培养方案;以及依托学科背景、坚持产学研互动”的教学模式契合高素质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突显了我校人才培养的特色与优势。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本专业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包含院士、知名企业家等在内的活跃在国内外的生物工程教学、研究、生产领域的专门人才,为我国生物工程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做出了贡献,树立了我校生物工程专业在国内外的良好声誉。本专业与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十多所国际知名高校建立了本科生国际交流机制,每年选拔二十余名优秀本科生以国家公派或自费的方式到国际知名高校参与国际交流项目或攻读研究生,包括“3+2”“3+1”和“2+2”等长期项目和暑期1~2个月的短期项目。同时,邀请若干名国际知名教授来校为本科生上英语专业课。
专业主干课程: 生物学、生物化学及实验、微生物学及实验、化工原理及实验、化工制图、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生物反应工程原理、代谢工程、发酵工程及实验、生物分离工程及实验、生物工程设备等。
毕业生去向: 在国内外攻读研究生,包括到美国、英国、德国、澳洲等国际知名高校、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及本校等深造。进入生物工程研发单位,生物医药相关企业、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近五年就业率为100%。
本专业学制4年,学生达到教学要求后,可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和工学学士学位证书。

3.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是数、理、化、生、医、信息等知识与技术相互交融结合的产物,是现代高新技术的重要基础之一。本专业旨在将生物学原理转化为先进的产业化要素,包括生物学原理的应用策略选择、生物产品的产业化工艺设计、新型生物技术的综合开发等,广泛应用于医药、农林牧渔、轻工、食品、化工、能源、环保等领域。
生物技术专业是我校重点建设的专业之一,依托我院生物化学专业的师资队伍,于1999年原国家教委调整专业时申请并首批设立。经多年建设,目前师资力量雄厚,实验条件优越。现设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学博士点和生物工程工学博士点、生物学(含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方向)理学硕士点及生物工程工学硕士点,在基因与蛋白、分子与细胞、个体与群体等不同层次开展研究,注重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研究。2019年首批入选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
在本专业的培养中,注重在坚实的生物学基础之上突出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生物催化工程、发酵工程、代谢工程、生物分离工程等学科的理论和技能。培养具有扎实的数理化、计算机、外语基础知识,系统的现代生物技术专业理论、熟练的生物技术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研究分析综合能力,具备继续深造(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知识潜力,能胜任生物技术产品开发研究、工艺设计、检测分析、技术监督、生产管理等工作的生物技术人才。
生物技术专业与多所国际知名大学开展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包括“3+2”“3+1”和“2+2”等长期项目和暑期1~2个月的短期项目。
专业主干课程:生物学及实验、遗传学及实验、动植物生理学及实验、生物化学及实验、微生物学及实验、细胞生物学及实验、分子生物学及实验、现代生化技术、基因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生物药物工程、疫苗与抗体工程等。
毕业生去向: 在国内外攻读研究生,包括到美国、英国、澳洲的国际知名高校、国内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及本校等深造。进入科研系统相关研发单位,从事科研与开发工作;进入产业系统相关单位,如生物医药、轻工、化工、食品、环保等有关企业、公司,从事开发、生产、销售等工作;进入管理系统,如商检局、海关等,从事生物制品、食品、药品检验相关的分析、检测、诊断等工作。近五年就业率为100%。
本专业学制4年,学生达到教学要求后,可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和理学学士学位证书。
4.生物科学
生物科学是现代社会发展迅速、活跃的基础科学之一,包括生物学、生理学、生态学、遗传学、仿生学五大分支。它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在分子、细胞、组织、个体和群体等不同层次上,揭示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相互关系,诠释起源、进化、发育、衰老、代谢、遗传、免疫、疾病等生物过程的运动机制,进而揭示生命的本质。
生物科学是与化学、生物学、医学等学科紧密相关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诸多分支,包括生物化学、生理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分子遗传学等基础知识及相关实验技能。生物科学是研究生命存在形式、生命运动规律、生物过程机制的一个理科专
业,按照生命运动的研究模式,生物科学专业可分为纯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三大领域。
我校生物科学专业的前身是1958年由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和其他生物科学类研究所与上海科技大学联合创办、1972年迁址我校的“工业生化”专业。后继续发展,1979年更名为理科“生物化学”专业。1999年执行原国家教委指令进行专 业调整时将“生物化学”专业改设为“生物科学”。
生物科学专业是我校重点建设的专业之一,以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实验条件,设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学博士点、生物学(含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方向)理学硕士点,其中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国内外影响力良好。目前在微生物生理代谢、分子酶学与生物催化、病原菌致病机制与分子免疫学和基因的克隆、表达与调控研究等领域具有一定的实力;侧重从化学角度探索生命存在形式及过程机制的研究素质的培养;注重生命科学各分支(如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酶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和系统生物学等)的平衡。
本专业培养适应新世纪生命科学探索需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系统扎实的生物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了解生命科学的前沿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和较高的从事生物科学与技术方面的研究及产业化的能力,能从事生命科学及相关学科教学,胜任生物学基础与应用研究、生物过程分子机制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于2017年获批建设本校第二个上海市全英文专业。2020年获批生物科学–应用化学双学位办学项目。与多所国际知名大学开展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包括“3+2”“3+1”和“2+2”等长期项目和暑期1~2个月的短期项目。
专业主干课程:生物学及实验、遗传学及实验、动植物生理学及实验、生物化学及实验、微生物学及实        验、细胞生物学及实验、分子生物学及实验、现代生化
技术、免疫生物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分子酶学、生物信息学、实验生物学等。
毕业生去向: 在国内外攻读研究生,包括到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的国际知名高校,国内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及本校等深造。进入科研系统相关单位,从事基础理论研究及其应用工作;进入教育系统相关单位,从事生物科学及相关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从事其他相关生产及科研工作。近五年就业率为100%。
本专业学制4年,学生达到教学要求后,可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和理学学士学位证书。

5.食品科学与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是伴随食品工业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门应用技术学科。本专业研究食品的保藏和加工、新产品开发、新工艺和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食品的营养与促进健康的功能等,以有效、均衡、节约利用食品资源,便利人类生活,提高健康水平为目标,并促进食品工业的革新与发展。
本专业培养掌握食品科学基础理论、食品加工与保藏的科学原理和应用技术、工程与机械的基本概念等知识,具有对食品成分进行分析、检测、控制和科学评定的能力,可从事食品加工、产品质量保证、工程设计、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研制、教学、商品检验、产品和技术贸易、商品活动及经营管理等工作的综合型高级科技人才。
本专业基于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和生物强势学科,以大健康为目标,形成了鲜明的食品生物工程特色。建立了以具备博士学历和海外经历的中青年教师为 主体的师资队伍,以生物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食品生物工程方向)、食品科学与工程硕士点为依托,具有与大中型食品企业、政府食品检验部门联合建立的产学研基地。本专业目前主要有发酵食品及食品发酵技术、功能性食品、食品微生物与生物技术及新型食品添加剂等传统研究方向,还包括新兴前沿的食品合成生物学
(人造食品)、食品组学(大数据、人工智能)、食品感知科学(神经生物学)、智能装备制造(物联网、智能制造)等食品领域交叉学科研究。本专业涵盖食品的基础科学到应用开发研究,可为在校学生提供优良的科学实践与培训。
本专业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及日本等国家的多所国际知名大学开展国际交流项目,每年选拔约10 名优秀本科生以国家公派或自费的方式到国际知名高校参与国际交流项目。
专业主干课程: 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分析、食品工艺学、食品工程原理应用、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微生物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工厂设计、食品安全学等。
毕业生去向:面向国内外保送或报考食品科学及相关专业研究生;进入轻工、食品相关大中型企业、研究所或设计院,从事生产、销售、市场以及研发等工作;从事食品品质及营养成分的分析、商检、外贸、海关等工作。近几年就业率为100%。
本专业学制4年,学生达到教学要求后,可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和工学学士学位证书。

6.食品质量与安全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基础,研究食品的营养、安全与健康的关系,以及食品营养的保障和食品安全卫生质量管理,是食品科学与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食品与预防医学的重要桥梁。通过对食品生产、加工的管理和控制,保证食品的营养品质和卫生质量,促进人体的健康。食品营养与安全的保证主要依靠食品生产全面系统的质量管理,从而使营养与食品安全从过去的监督管理,扩展到包括食品生产、食品营养、食品安全、食品管理、食品质量控制等在内的诸多领域,因而其在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的各个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专业培养适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系统掌握具有食品科学、生物学、食品毒理学、食品标准与法规和食品质量管理知识以及食品安全学、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和食品微生物等方面的专业技能的复合型工程技术管理人才。以培养熟知国际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及国内食品标准与法规,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实践能力,经过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食品生产开发中质量与安全管理、检测的实际问题,具有从事食品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食品检测以及相关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本专业是工学专业,为我校新增并进行重点建设的学科之一,师资队伍主要由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中青年骨干教师组成,以生物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食品生物工程方向)、食品科学硕士点为依托,具有与大中型食品企业、政府食品检验部门联合建立的产学研基地。本专业依托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和生物强势学科,以大健康为目标,发展了食品安全检测、食品安全法规、食品免疫学、食源性疾病预防、微生物安全及检测等研究方向,可为在校学生提供优良的科学实践与培训。本专业毕业的优秀学生可免试直升本校法学院法律(非法学) 专业硕士,继续从事食品法规的研究工作。
本专业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及日本等国家的多所国际知名大学相同或相近专业开展国际交流项目,每年选拔若干名优秀本科生以国家公派或自费的方式到国际知名高校参与国际交流项目或攻读研究生。
专业主干课程: 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工艺学、现代食品分析技术、食品添加剂、食品毒理学、食品毒理学实验、食品安全与检测、食品安全与检测实验、食品质量管理体系、食品法规等。
毕业生去向:面向国内外保送或报考食品科学及相关专业研究生;进入科研院所或食品企业从事食品安全相关科研、新型检验技术开发、食品法规研究等工作;进入食品药品监督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食品企业或其他相关部门从事食品工业领域的分析检测、安全评价、质量管理、品质控制等工作。近几年就业率为100%。
本专业学制4年,学生达到教学要求后,可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和工学学士学位证书。

7、华东理工大学-德国勃兰登堡工业大学生物工程专业
本科双学位教育项目
项目介绍:2018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华东理工大学与德国勃兰登堡工业大学合作举办生物工程专业本科双学位教育项目(编号:MOE31DE2A20171890N)。
勃兰登堡工业大学(Brandenbur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TU)位于德国柏林,是德国著名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2016年,该校获得勃兰登堡州“佳 教学奖”,2017年获得“德国精英大学计划”资助。 勃兰登堡工业大学以创新和应用为导向,致力于工业4.0制造产业链中的智能、效率以及安全研究,在能源效率、可持续性研究、生物技术、环境及健康研究、认知和网络物理系统研究等领域位于世界前列。生物技术是勃兰登堡工业大学的优势学科,其注重基础研究和应用成果转化,在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医学、环境生物等方向教学科研成果突出,毕业生广泛任职于巴斯夫、赢创、帝斯曼、诺维信等国际跨国公司。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办学起源于1955年国内早的 “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为中国抗生素工业的建立和壮大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该专业于2010年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 划”,2012年获批教育部校企联合的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016年首批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2017年获教育部批准建设“智能生物制造”新工科专业,2019年入选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工程教育始终处于国内前列,教学水平获得国际认可。
本项目由华东理工大学和勃兰登堡工业大学联合举办,培养具备坚实的外语和专业基础,严谨、独立的逻辑思维和自由创新能力,广阔的国际视野和高效的交流沟通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的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
德语、高等数学、物理化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基础课程,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智        能生物制造、生物分离工程等专业必修课程。
学费标准:
中方学费每学年15000元人民币/生。       2.本科第6~8学期在德国勃兰登堡工业大学学习的学
生,须向德方学校缴纳入学注册费,约300欧元/生·学期,生活费、住宿费、伙食费、签证费、交通费、书本费、医疗保险费及其他个人费用自行承担。德国勃兰登堡工业大学可根据资助政策向学生提供经济资助。
学制安排: 4学年(8个学期)。由华东理工大学和德国勃兰登堡工业大学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共同提供师资进行授课。项目学生第1~5学期在华东理工大学就读。第6~8 学期,通过择优选拔的学生到勃兰登堡工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进行学习。
学生毕业:
学生完成联合培养的本科培养方案所有课程和学习环节,成绩合格,可获得由华东理工大学颁发的“生物工程”专业本科毕业文凭和工学学士学位证书,以及由德国勃兰登堡工业大学颁发的毕业文凭和生物技术理学学士学位证书。
赴德条件:
学习成绩优秀、德语基础良好的学生,可自愿申请于第6~8学期到德国勃兰登堡工业大学进行学习,并完成毕业论文。学生须通过德语和专业选拔考试,学校择优录取。
语言要求:
学生须通过德国高校外国申请者入学德语考试 (简称“DSH”) ,或者获得二级语言证书或同等标准(如德福TestDaF 4个4分或德国语言证书 DSD 2)。
双学位:
成功完成德国勃兰登堡工业大学(210个ECTS学分)和华东理工大学(186个中国学分)的学习后,勃兰登堡工业大学授予理学学士学位(B.Sc.),华东理工大学授予工学学士学位(B. Eng.)。


原标题:2020年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专业

2021年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专业

生物工程生物工程是指利用生物体系、应用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按照人类的需要改造和设计生物的结构与功能,以便更经济、更有效、大规模地为人类提供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新型学科。生物工程是生命科学从实验室研究通向工业生产的桥梁。本专业秉承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培养理念,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数学与自然科学、生物学与工程学的基础知识,

2022年华东理工大学澳门保送生招生简章

华东理工大学2022年澳门保送生招生简章一、学校简介华东理工大学地处人文荟萃、海纳百川的国际大都市--上海,建于1952年。学校建有研究生院,是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经过近七十年的建设,学校已发展成为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形成了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三级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我校入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2020年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专业

1.工科试验班(生物医药)从2020年起,生物工程学院与药学院举办生物医药工科试验班。生物工程学院相关专业介绍:专业特色:工科试验班(生物医药)是由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和药学院结合其学科优势和厚实工程研究底蕴联合创办的新工科专业,秉承“厚基础、强实践、少而精、博而通”的培养理念,打造国际一流水准的课程体系,组建高水平国际化师资团队,采取因材施教、深耕精耕

2021年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专业(中德合作)

生物工程(一)项目介绍:2018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华东理工大学与德国勃兰登堡工业大学合作举办生物工程专业本科双学位教育项目(编号:MOE31DE2AN)。勃兰登堡工业大学(BrandenburgUniversityofTechnology,BTU)位于德国柏林,是德国著名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2016年,该校获得勃兰登堡州“佳教学奖”,2017年

2021年华东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专业

生物科学生物科学是现代社会发展迅速、活跃的基础科学之一,包括生物学、生理学、生态学、遗传学、仿生学五大分支。它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在分子、细胞、组织、个体和群体等不同层次上,揭示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相互关系,诠释起源、进化、发育、衰老、代谢、遗传、免疫、疾病等生物过程的运动机制,进而揭示生命的本质。生物科学是与化学、生物学、医学等学科紧密相关的一门综

2021年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医药专业(工科试验班)

(工科试验班)从2020年起,生物工程学院与药学院举办生物医药工科试验班。专业特色:工科试验班(生物医药)是由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和药学院结合其学科优势和厚实工程研究底蕴联合创办的新工科专业,秉承“厚基础、强实践、少而精、博而通”的培养理念,打造国际一流水准的课程体系,组建高水平国际化师资团队,采取因材施教、深耕精耕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生物医药交叉学

2021年华东理工大学生物技术专业

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数、理、化、生、医、信息等知识与技术相互交融结合的产物,是现代高新技术的重要基础之本专业旨在将生物学原理转化为先进的产业化要素,包括生物学原理的应用策略选择、生物产品的产业化工艺设计、新型生物技术的综合开发等,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农林牧渔、轻工、食品、化工、能源、环保等领域。生物技术专业是我校重点建设的专业之一,依托我院生物化学专业的师资队伍

2020年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专业

生物工程生物工程是指利用生物体系、应用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按照人类的需要改造和设计生物的结构与功能,以便更经济、更有效、大规模地为人类提供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新型学科。生物工程是生命科学从实验室研究通向工业生产的桥梁。本专业秉承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培养理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数学与自然科学、生物学与工程学的基础知识

2022年华东理工大学接收外校推荐免试研究生(含直博生)预报名通知

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以下简称推免)是研究生多元招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提高研究生招生质量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推动我校科学规范选拔、择优录取,保障考生自主报考权利,维护公平竞争环境,提高招生质量和办学水平,现就外校推免生预报名工作的有关安排通知如下:一、工作原则坚持以提高选拔质量为核心,完善全面考查、综合评价、择优选拔

2021年华东理工大学油气储运工程专业

油气储运工程华东理工大学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是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专业,2020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按照“厚基础,强实践”的办学思想,专业主要办学方向包括:油气集输、存储、清洁加工与高效利用、油气金融贸易。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是在1958年成立的石油天然气工学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适应且主动服务国家石油与天然气工业发展战略需求的专业,坚持依石油化
技校专业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