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复 试)
 
(科目:环境工程基础)
 
 
 
 
 
一、考查目标
 
全日制攻读环境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环境工程基础》科目考试内容包括:全面系统地了解环境工程学的性质、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和方法;污染控制工程和公害防治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以及环境工程专业新的处理方法或技术及其发展趋势;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受污染环境的修复及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的问题,改革生产工艺,发展无废或少废的清洁生产系统。考生需对环境工程学的热点领域研究的新发展有一定了解,熟悉环境工程学的新发展趋势。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绪论 约6分
 
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工程约35分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约35分
 
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工程 约12分
 
其他污染防治技术 约12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填空题:10空,每空1分,共10分
 
名词解释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简答题: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综合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计算题或作图说明题: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三、考查范围
 
 
 
(一)绪论
 
环境工程学的主要内容。
 
 
 
(二)水质与水体自净
 
1、水的循环与污染
 
水循环的概念;水污染的分类。
 
2、 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
 
水质指标的含义;浓度标准要求。
 
3、废水的成分与性质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废水的主要成分。
 
4、水体自净与水环境容量
 
水体自净的过程及水环境容量的概念;氧垂曲线的含义。
 
5、水处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废水处理的的基本方法。
 
 
 
(三)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
 
1、水中粗大颗粒物质的去除
 
水中粗大颗粒物去除的物理方法及处理设备。
 
2、水中悬浮物质和胶体物质的去除
 
沉淀的理论基础;沉淀池的种类及优缺点;凝聚和絮凝的概念;胶体结构及压缩双电层脱稳的机理;常用的混凝剂的种类;澄清和过滤的机理及滤池的种类;气浮的概念及常用的气浮的设备。
 
3、水中溶解物质的去除
 
水的软化的方法;离子交换法的机理及离子交换法在废水中的应用;吸附法去除水中溶解性物质的吸附类型及常用的吸附剂种类;吸附等温线的类型;膜分离法的种类及分离机理。
 
4、水中有害微生物的去除
 
水的消毒方式。
 
5、水的其他物理化学处理方法
 
水的其他物理化学处理方法的种类及机理。
 
 
 
(四)水的生物化学处理方法
 
1、废水处理微生物学基础
 
废水处理中的微生物种类及生理学特性;细菌生长曲线。
 
2、好氧悬浮生长处理技术
 
活性污泥法处理技术;曝气氧化塘处理技术。
 
3、好氧附着生长处理技术
 
生物膜的构造;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流化床处理技术。
 
4、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厌氧生物处理的机理及主要影响因素;厌氧悬浮和厌氧附着生长处理技术。
 
5、脱氮除磷技术
 
脱氮除磷的机理。
 
6、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技术
 
污泥的分类;污泥处理和处置技术的方法。
 
7、废水土地处理技术
 
土地处理技术的类型。
 
8、废水人工湿地处理技术
 
人工湿地的类型。
 
 
 
(五)水处理系统与废水终处置
 
给排水工程系统、再生水系统;废水的终处置途径及方式。
 
 
 
(六)大气污染与空气质量管理
 
1、大气结构与大气污染
 
大气的结构。
 
2、大气污染的来源和影响
 
大气污染的概念及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大气污染物的来源。
 
3、大气污染综合防治途径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途径。
 
4、大气环境质量控制标准
 
新的大气环境质量控制标准(GB3095-2012)及排放标准。
 
 
 
(七)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
 
1、颗粒污染物控制原理
 
颗粒粒径及其分布的概念;颗粒物装置捕集的相关理论知识。
 
2、机械除尘器
 
3、电除尘器
 
4、袋式除尘器
 
5、湿式除尘器
 
6、除尘设备的比较和选择
 
颗粒污染物的控制方法;除尘器的分类和原理;重力沉降室的设计;常用除尘器的性能及除尘器选择的原则。
 
 
 
(八)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
 
1、气态污染物净化原理
 
2、二氧化硫污染控制技术
 
3、氮氧化物污染控制技术
 
4、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技术
 
5、大气污染物的稀释法控制技术
 
6、气态污染物的其他净化方法
 
气态污染物的控制方法;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污染控制技术;吸收平衡及吸收速率方程;吸附过程和吸附装置;催化作用原理与催化剂;燃烧转化原理及过程;生物净化原理及净化方法;气态污染物的其他净化法;影响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的因素;烟气抬升高度的概念;高斯模式的应用。
 
 
 
(九)机动车污染控制技术
 
1、车用燃料改进和燃料替代技术
 
2、汽油车污染物的形成和排放控制技术
 
3、柴油发动机污染物的形成与控制
 
车用燃料改进和燃料替代技术;汽油车和柴油发动机污染物的形成及控制技术。
 
 
 
(十)固体废物管理系统
 
1、固体废物的产生、分类与管理系统简介
 
2、固体废物的性质
 
3、固体废物的产量与减少产量的途径
 
4、城市垃圾的收集、贮存与运输
 
固体废物的涵义、产生途径、分类与性质;固体废物的产量与减少产量的途径;城市垃圾的收集、贮存与运输。固体废物对人类环境的危害;危险废物的含义及鉴别。
 
 
 
(十一)城市垃圾处理技术
 
1、城市垃圾压实技术
 
2、城市垃圾破碎技术
 
3、城市垃圾分选技术
 
4、固体废物的脱水与干燥
 
5、危险废物的化学处理与固化
 
压实的含义与性质;垃圾破碎的意义;城市垃圾分选原理及分类。压实、破碎机械;固废的脱水及危险废物的处理技术。
 
 
 
(十二)固体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与终处置
 
1、固体资源化意义与资源化系统
 
2、材料回收系统
 
3、生物转化产品的回收
 
4、城市垃圾的焚烧与热转化产品的回收
 
5、固体废物的终处置
 
城市垃圾的焚烧与堆肥技术;固废的终处置技术。固废资源化的意义及系统。
 
 
 
(十三)噪声、电磁辐射、放射性与其他污染防治技术
 
1、噪声污染与防治技术
 
2、电磁辐射污染与防治技术
 
3、放射性污染与防治技术
 
4、其他物理性污染及防治技术
 
噪声的基本概念及对人体的危害;电磁辐射危害;放射性废物的危害。噪声的测量及控制技术;电磁辐射及放射性废物的控制技术;振动污染及防治技术。
 
 
	原标题:2019年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环境工程基础》复试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