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辅修/双学位专业秋季招生简章(报名方式)

2018-07-25 09:10  中国传媒大学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 一、培养目标及要求:
  • 1.要求学生认真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敬业精神和新闻职业道德;
  • 2.掌握新闻学、传播学和广播电视新闻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 3.接受“采、写、编、评”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新闻采制的专业技能;
  • 4.了解新闻传播学科的理论前沿和新闻媒体实践的最新动态。
  • 二、招生对象及条件:
  • 1.招生对象:
  • 2.招生条件:
  • 三、修业年限
  • 四、免修公共选修课
  • 五、授予证书
  • 六、招生时间安排及报名方法
  • 七、授课时间
  • 八、辅修学费:
  • 九、开设课程及简介:(见附表1、2)

中国传媒大学

新闻学辅修/双学位专业

2018年秋季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及要求:

本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本着“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原则,培养具备扎实的新闻学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能够在广播、电视、报刊、新兴媒体等各种媒介平台从事新闻采编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要求学生认真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敬业精神和新闻职业道德;

2.掌握新闻学、传播学和新闻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

3.接受“采、写、编、评”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新闻采制的专业技能;

4.了解新闻传播学科的理论前沿和新闻媒体实践的新动态。

 

二、招生对象及条件:

1.招生对象:

 校内:本校2017级及以上年级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已获得教育部承认的本科学士学位)。

 校外:在校学生,须是2017级及以上年级在校本科生(能授予学士学位的全日制本科)、研究生(已获得教育部承认的本科学士学位);社会人员(须已获得教育部承认的本科学士学位)。

 

2.招生条件:

校内: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完成主修专业学习任务,全部必修课程及格(重修重考及格课程视为及格),学有余力。如果学习成绩达到要求,但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将视具体情况另设条件筛选。

校外:在校学生要求全部必修课程及格(重修重考及格课程视为及格),学有余力;已工作人员请根据工作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能坚持学习,慎重考虑报名事宜。对符合条件者,面试后择优录取。

三、修业年限:两年(本科校外同学的辅修/双学位学制统一为两年,不再予以申请一年辅修毕业)

 

四、免修公共选修课

本校本科学生所学辅修/双学位学分可计入公共选修课学分。

 

五、授予证书

两年学习完毕,成绩合格,学生在主修专业获得学士学位时,授予中国传媒大学辅修/双学位学士学位证书。

六、招生时间安排及报名方法:(见附件10。注:邮箱cucxwfx@***发送报名表时,邮件主题和附件名称请统一格式为:姓名+本科所在学校名称 +手机号

 

七、授课时间:2018年9月至2020年6月,周六、日授课(寒暑假除外)。

 

八、辅修学费:

参照我校本科专业收费标准,按学分收取费用。课程280元/1学分,论文270元/1学分。总计11960元,第一学期3080元。(具体将根据课程安排进行调整)

 

九、开设课程及简介:(见附表1、2)

 

 

          中国传媒大学教务处

2018年7月

附表1

新闻学专业辅修/双学位课程计划表

序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三学期

第四学期

考试

/考查

任课

教师

职称

1

传播学概论

3

48

 

 

 

考查

曾庆香

教  授

2

新闻理论

3

48

 

 

 

考试

刘自雄

副教授

3

中国新闻史

3

48

 

 

 

考试

哈艳秋

教  授

4

新闻采访

2

32

 

 

 

考查

于忠广

讲  师

5

新闻写作

3

48

 

 

 

考查

罗哲宇

副教授

6

新闻编辑

2

32

 

 

 

考查

成文胜

副教授

7

新闻评论

3

48

 

 

 

考试

唐远清

教  授

8

外国新闻史

2

32

 

 

 

考试

艾红红

教  授

9

视频新闻报道

2

32

 

 

 

考查

邹  欣

副教授

10

全球新闻传播实务

2

32

 

 

 

考查

刘  昶

教  授

11

视听语言

2

32

 

 

 

考查

刘  坚

副教授

12

新兴媒体编辑

2

32

 

 

 

考查

詹新慧

副教授

13

新闻心理学

2

32

 

 

 

考试

张晓辉

教  授

14

新闻伦理与传媒规制

2

32

 

 

 

考试

王 军

教  授

15

媒介经营与管理

2

32

 

 

 

考查

刘年辉

副教授

16

学位论文

8

 

 

 

 

 

 

 

总计

 

43

688

 

 

 

 

 

 

 

 

 

 附表2

新闻学专业辅修/双学位班课程简介

 

传播学概论

“传播学概论”主要讲授传播学的诞生和发展,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演进历程及其规律,人类传播的五大类型: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信息与符号,大众传播的功能,信息传播的过程与模式,信息传播的劝服技巧和宣传技巧,传播者理论,受众理论,媒介特点及理论,各形各色的传播效果理论:魔弹论、两级和多级传播理论、创新扩散理论、知沟理论、议程设置理论、培养分析理论和沉默的螺旋理论等等,传播学的几种主要研究方法。总之,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中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具有一定的学术性、科学性及前瞻性。

 

新闻理论

“新闻理论”是新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作为新闻学学科体系的核心,“新闻理论”课程对社会上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进行说明和解释,对新闻传播活动和新闻事业的自身规律进行归纳、总结和提炼,其主要内容包括新闻本源、新闻定义、新闻活动要素及其辩证关系、新闻价值规律在新闻活动中的具体运用、新闻真实性的双重内涵、新闻失实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新闻事业的性质定位、新闻事业的舆论引导功能和舆论监督功能、西方新闻自由的实质、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观、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内涵及具体要求、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等。

 

中国新闻史

中国新闻传播活动出现的历史悠久,自古代出现手抄报纸、近代出现印刷报纸,20世纪等电子传播媒介相继问世。中国新闻史是一门研究新闻事业和新闻传播活动产生和发展历史及规律的科学,其主要内容有古代的邸报、小报和京报;近代外国人在华办报活动;近代国人的办报主张和办报活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新闻工作;国共合作时期的新闻工作;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新中国成立五十年来的新闻事业发展和新闻传播工作等。中国新闻史和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一样,都是新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是新闻类学生的学科基础课,为必修课。

 

外国新闻史

“外国新闻史”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课的学习,帮助学习者们清晰明了地获得一个关于外国(主要是西方)新闻事业发展进程的历史概念,同时建立一个能够观察、思考、反映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历程的外来参照系统,希冀同学们通过对中外新闻事业横向性比较和纵向性观览,在自我研读思考的过程中求得对中外新闻事业的一些自身独到的体味。反复“精读”主要教材,力求领悟西方新闻传播史的主体脉络和重要遗产,对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事件和思想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

 

新闻采访

 “新闻采访”是新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作为新闻学学科体系的核心,新闻采访课程通过对新闻报道中采访环节的相关内容的介绍,如新闻采访概念、新闻采访要素、采访的方式方法、记者的职业要求、寻找新闻线索、选择采访对象、赢得采访机会、采访准备、采访提问等多方面内容的讲授,让学生基本了解与掌握新闻采访的基本知识要点与新闻采访学的基本框架,并通过相应的作业与实践练习,提高学生新闻采访的实践应用能力与职业感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基本能够适应现代各种媒介对新闻报道基本能力的要求。

 

新闻写作

 本课程讲授新闻写作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要求学生掌握消息和专稿两类体裁的写作方法。课程内容包括: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消息、专稿两种体裁在报道角度、选材、结构、语言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各类消息和专稿的特点和写作规则。

 

新闻编辑

“新闻编辑”主要讲授新闻编辑工作的原理及实务。包括报纸、广播和电视等媒体新闻编辑工作的任务和特性;新闻报道的策划与组织;选择新闻稿的标准、选稿注意事项;修改稿件的基本要求、编写稿件的基本方法;报纸新闻标题的制作、版面设计等。该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是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着重从体裁的角度,研究新闻评论写作和运用的一般规律。本课程在讲授新闻评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而探讨一些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如广播、电视评论的个性特征,思维与表达统一等。除  程。 

 

视频新闻报道 

本课程将主要讲授电视视频新闻报道的相关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及实务操作应用内容。课程将力图构建电视视频新闻报道的完整学习体系,包括电视媒介的基本传播特性和视频新闻报道的发展沿革、表现元素、基本类型等。在此基础上,就各种体裁的视频新闻报道采访、写作、制作、编排等实务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并且让学生自己实践,采制视频新闻报道节目,理解和把握视频新闻报道的采写制作规律和方法。

 

视听语言

本课程是建立在新闻学理论、视觉传播理论和影视理论基础上的应用理论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旨在培养学生以新闻的视角、透过镜头观察世界的能力。具体来讲,这种能力是建立在视听思维和蒙太奇思维基础上的电视编导方法。

 

 全球新闻传播实务

本课程主要讲授全球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的演进,探讨优秀记者所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和职业伦理道德,重新认知对新闻的本体判断,结合具体案例和个人的专业经验,传授新闻报道(采、写、编、评)技巧,剖析信息与传播新技术给世界各国新闻界带来的挑战与机遇,解读专业记者与公民记者之间的博弈。本课程具有较强的学术前沿性和专业实践性,有助于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本科学生开阔视野,增强新闻报道技能,是重要专业课程之一。

 

新兴媒体编辑

在了解中国互联网及新兴媒体新闻传播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向学生传授新兴媒体的基本类型、构成、传播特性、传播方式等基本要点及相关知识;帮助同学掌握新兴媒体新闻的选稿、修改、策划、标题制作和多媒体报道等基本编辑标准和技能要领,能够对新兴媒体新闻内容进行一般和特殊的编辑处理;掌握有关新兴媒体的图片编辑、专题编辑、页面设计、音视频编辑等专项知识和技能,了解新兴媒体互动内容包括新闻留言、论坛、博客、微博的编辑与管理,了解新兴媒体编辑的基本规范和专业新闻编辑工作的基本原则,为从事新兴媒体新闻编辑工作打下专业能力方面的初步基础。 

 

新闻心理学

新闻心理学课程主要讲解在新闻活动(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播音节目主持、接受新闻等)中新闻主体(包括新闻记者、新闻编辑、播音员、节目主持人、被采访对象、受众等)的心理特点及规律。教学内容共分绪论、新闻工作者的心理素质、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活动中的心理活动,新闻受众心理四大部分。

 

新闻伦理与传媒规制

主要介绍传媒管理的发展及其政策、法规、伦理规范的调控概况,对涉及传媒业发展的政策变迁、法制建设、伦理规范等进行说明和解释,并对新闻传媒活动及其传媒产业发展的背景、规律、法律制度构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等,进行归纳、总结和提炼,使学生了解传媒市场和新闻传播活动的规则体系和伦理规范。

 

媒介经营与管理

本课程研究我国大众传播媒介经营管理活动的演进及不同形态;研究影响媒介经营管理的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系统和详尽地介绍媒介经营管理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紧密媒介运营的流程,提供媒介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巧。通过相关案例分析、讨论,使学生通晓经营管理媒介如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的实务。

 

学术论文写作指导

通过学术(学位)论文选题、材料收集、结构把握、语言表达、写作规范与要求等相关层面知识点的介绍与讲解,让学生基本了解与掌握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规律与要求,进而能规范地、高质量地完成学位论文的写作。

原标题: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辅修/双学位专业秋季招生简章

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辅修/双学位专业秋季招生简章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辅修/双学位专业2018年秋季招生简章培养目标及要求:本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本着“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原则,培养具备扎实的新闻学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能够在广播、电视、报刊、新兴媒体等各种媒介平台从事新闻采编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1.要求学生认真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

2019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辅修/双学位专业暑期招生简章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辅修/双学位专业2019年暑期招生简章培养目标及要求本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本着“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原则,培养具备扎实的新闻学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能够在广播、电视、报刊、新兴媒体等各种媒介平台从事新闻采编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1.要求学生认真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

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网络与新媒体辅修/双学位专业秋季招生简章

中国传媒大学网络与新媒体辅修/双学位专业2018年秋季招生简章培养目标:基于互联网等新兴媒介形态对新闻传播行业所带来的巨大变革,顺应数字信息时代发展所需,满足移动互联媒介融合的趋势要求,为适应各级各类媒体逐渐向全媒体方向转型,本专业旨在培养能够胜任网络报纸、网络电视、网络广播、新闻网站、手机媒体和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型传播样态发展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招生对

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摄影辅修/双学位专业秋季招生简章

中国传媒大学摄影辅修/双学位专业2018年秋季招生简章培养目标:当今时代是视觉文化的时代,影像媒介不但反映了人们的现实和梦想,而且成为现实和梦想的不可或缺的构成。摄影辅修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摄影艺术素养,传授图片摄影与影视摄影的专业知识。通过授课与训练,帮助学生了解、掌握静态摄影与动态摄影的基本常识与技巧;并在摄影方面,使其具有能够进行独立创作的基本

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辅修/双学位专业秋季招生简章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辅修/双学位专业2018年秋季招生简章培养目标:本辅修/双学位专业是为适应我国文化产业大发展对管理人才的紧迫需求而设置的,能够与中国传媒大学各类本科专业已有教学内容对接,提供有本校特色的管理学课程,确立宽口径、跨学科、强能力的培养思路,培养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了解文化产业的经营特点和运作规律,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的知识基础,掌握文化

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数字媒体艺术辅修/双学位专业秋季招生简章

中国传媒大学数字媒体艺术辅修/双学位专业2018年秋季招生简章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帮助学生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社会发展潮流,深入理解传统媒体与互联网交叉融合的媒介特征、传播方式与产业规律,全面掌握与新媒体相关的创意策划、数字影视创作、内容产品设计与开发等工作所需用到的专业技能,能够满足电视台、新媒体、新闻出版、广告咨询等相关行业对于所亟需的新媒体高端人才需求,帮

2019年中国传媒大学秋季辅修/双学位专业招生信息

我校将于2019年9月开设12个辅修/双学位专业,7月18日起开始招生,欢迎各位同学咨询报名。招生时间:2019年7月18日至9月5日。详细报名方式及流程安排请见附件中各专业招生简章。专业名称专业性质学习年限招生对象编导(电视编辑方向)辅修/双学位两年本校在读本科生、研究生;校外在读本科生及社会人员(详见简章)网络与新媒体辅修/双学位两年本校在读本科生、研究

2020年中国传媒大学秋季辅修/双学位专业招生信息

我校将于2020年9月开设13个辅修/双学位专业,即日起开始招生,欢迎各位同学咨询报名。专业名称专业性质学习年限招生对象编导(电视编辑方向)辅修/双学位两年本校在读本科生、研究生;校外在读本科生及社会人员(详见简章)网络与新媒体辅修/双学位两年本校在读本科生、研究生;校外在读本科生及社会人员(详见简章)新闻学辅修/双学位两年本校在读本科生、研究生;校外在读本

2022年中央财经大学法学专业辅修学士学位招生简章

为适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进一步推进“双一流”建设和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加速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经学校批准,法学院现决定招收2022年法学专业辅修学士学位(以下简称“辅修学位”)学生。一、招生对象本届辅修学位招生原则上面向我校2021级全日制非法学专业本科生,且主修专业与法学专业属不同专业大

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秋季辅修/双学位专业招生信息

我校将于2018年9月开设7个辅修/双学位专业,7月25日起开始招生,欢迎各位同学咨询报名。招生时间:2017年7月25日-9月5日详细报名方式及流程安排请见附件10。专业名称专业性质学习年限招生对象编导(电视编辑方向)辅修/双学位两年本校部分在校本科生、研究生;校外学生及社会人员(详见简章)网络与新媒体辅修/双学位两年本校部分在校本科生、研究生;校外学生及
技校专业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