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大纲

2019-08-12 10:30  中国传媒大学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 一、考试性质
  • 二、评价目标
  • (1)要求考生具有与国际汉语教学相关的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
  • (2)要求考生具有与国际汉语教学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和语言教学基础知识。
  • (3)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文字材料理解能力和书面语表达能力。
  • 三、考试内容
  • (一)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
  • 1.中国文化基础知识
  • 2.外国文化基础知识
  • 3.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
  • (二)教育、心理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
  • 1.教育学基础
  • 2.心理学基础
  • 3.语言教学基础
  • (三)材料分析写作
  • 1.分析与实践能力
  • 2.论文写作能力
  • 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 (一)考试时间
  • (二)答题方式
  • (三)试卷满分及考查内容分数分配
  • (四)试卷题型比例
  • 1.基于文字材料的自由命题作文;
  • 2.基于文字材料的案例分析。
  • 五、样卷(见附件一)
  •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 1.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
  • 2.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令全国通用的汉字标准字体是 。
  • 3.出土大量甲骨文的“殷墟”位于现河南 境内。
  • 4.《格尔尼卡》是画家 最著名的绘画作品之一。
  • 5.中国的四大发明中,出现年代最早的是 。
  • 6.中国思想史上,把法、术、势思想有机结合起来,成为法家集大成人物的是 。
  • 7.京剧中,表示刚正稳健人物性格的脸谱颜色是 。
  • 8.佛教的创始人是 。
  • 9.在中国,举行观灯、舞龙、耍狮等习俗活动的传统节日是 。
  • 10.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建于 时期。
  • 11.与汉族早期长篇史诗不发达的情况不同,中国少数民族中往往流传着反映其早期历史的长诗,《格萨尔》就是 族的著名史诗。
  • 12.《 》是明代修撰的一部最大的类书,原书22937卷,可惜因历史浩劫,散毁殆尽。
  • 13.被称为“亚圣”的儒家代表人物是 。
  • 14.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 》。
  • 15.中医四诊法是指望、闻、问、 。
  • 16.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是《 》。
  • 17.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著名诗人是 。
  • 18.中国书法史上的楷书四大家是指颜真卿、 、欧阳询、赵孟頫。
  • 19.耶路撒冷旧城是 、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三大宗教发源地,三教都把耶路撒冷视为圣地。
  • 20.中国戏剧中角色四大基本行包括生、旦、 、丑。
  • 21.二十四节气歌谣里,“夏满芒夏暑相连”中的“芒”指的是 。
  • 22.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的是 。
  • 23.王勃《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的下一句是 。
  • 24.中国的最高立法机关是 。
  • 25.美国是一个多种族组成的国家,其中nativeAmerican所指的族群是 。
  • 26.中国现存最早的神话故事集是《 》。
  • 27.浮世绘是 国的一种传统绘画艺术。
  • 28.刘禹锡《陋室铭》中有一句话“无丝竹之乱耳”,这里的“丝”相当于西方音乐中的 。
  • 29.英语DragonBoatFestival,指的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
  • 30.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话时,-少涉及三种意义,即字面意义、说话者意图和 。
  •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 1.“万园之园”圆明园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被八国联军烧毁。
  • 2.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
  • 3.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是科举制。
  • 4.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两岸的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是一个横跨欧亚两洲的城市。
  • 5.苗族的吊脚楼是一种土木结构式的建筑。
  • 6.汉传佛教又被称为大乘佛教,藏传佛教又被称为小乘佛教。
  • 7.英国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议会分为上议院和下议院。
  • 8.明清时期的共同语被称为“官话”。
  • 9.《楚辞》创造了“赋、比、兴”三种艺术表现方法。
  • 10.在日本,简化楷书,取其片断,形成的是平假名。
  • 11.旗袍是民国初年在满族妇女传统服饰的基础上改造而成。
  • 12.西安是著名的“丝绸之路”的起点,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 13.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是二十世纪七十-八十年代美国最著名的摇滚歌手。
  • 14.我国古人观测天象的目的是用天象的变化预卜人间的祸福。
  • 15.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中,提出“中庸”这一价值原则的人是孔子。
  •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5分)
  • 1.元朝初年王应麟编写的儿童识字教材是 。
  • 2.东巴文是 族经师使用的一种古老的象形文字。
  • 3.以下哪位文化名人不是法国人?
  • 4.我国古代的成人礼一般称作 。
  • 5.伶人行的祖师是 。
  • 6.人们把乡土气息较浓的烹饪精品称为“名特小吃”,如北京的涮羊肉、广州的龙虎斗、西安的 等。
  • 7.我国商界信奉财神,传说财神是 。
  • 8.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中的“王谢”两个世家大族,生活在 。
  • 9.唐代最有名的大型舞蹈是 。
  • 10.歌手 的音乐风格比较多地受到了节奏蓝调(R&B)和饶舌(Rap)的影响?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是由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统一制定考试大纲,教育部授权的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院校自行命题的选拔性考试。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相关知识基础、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相关的中外文化、教育学、心理学、跨文化交际的基础知识、基本素养及书面语表达能力。
二、评价目标
(1)要求考生具有与国际汉语教学相关的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
(2)要求考生具有与国际汉语教学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和语言教学基础知识。
(3)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文字材料理解能力和书面语表达能力。
三、考试内容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能力考试由“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教育学、心理学及语言教学”,“材料分析写作”三部分组成。
(一)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
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部分测试以下内容:
1. 中国文化基础知识
2. 外国文化基础知识
3. 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
(二)教育、心理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
教育、心理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部分测试以下内容:
1.教育学基础
2.心理学基础
3.语言教学基础
(三)材料分析写作
材料分析写作部分测试以下内容:
1. 分析与实践能力
2. 论文写作能力
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满分及考查内容分数分配
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80分,教育、心理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30分,材料分析写作40分。
(四)试卷题型比例
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   80分
填空题30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判断题15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选择题35题,每小题1分,共35分
教育、心理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   30分
填空题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判断题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选择题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案例分析写作   40分
写作题为论说文。论说文的考试形式有两种:
1.基于文字材料的自由命题作文;
2.基于文字材料的案例分析。
每次考试为其中的一种形式。要求考生在准确、全面地理解所给文字材料和题意的基础上,写出思想健康、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言规范、卷面清洁的文章,鼓励考生结合实际发挥创造性。

五、样卷(见附件一)


附件一: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样卷及参考答案

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试卷(样卷)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壹  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共80分)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
2.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令全国通用的汉字标准字体是            。
3.出土大量甲骨文的“殷墟”位于现河南                境内。
4.《格尔尼卡》是画家                 著名的绘画作品之一。
5.中国的四大发明中,出现年代早的是                    。
6.中国思想史上,把法、术、势思想有机结合起来,成为法家集大物的是        。
7.京剧中,表示刚正稳健人物性格的脸谱颜色是              。
8.佛教的创始人是                       。
9.在中国,举行观灯、舞龙、耍狮等习俗活动的传统节日是          。
10.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建于                  时期。
11.与汉族早期长篇史诗不发达的情况不同,中国少数民族中往往流传着反映其早期历史的长诗,《格萨尔》就是         族的著名史诗。
12.《                     》 是明代修撰的一部大的类书,原书22937卷,可惜因历史浩劫,散毁殆尽。
13.被称为“亚圣”的儒家代表人物是                     。
14.中国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                   》。
15.中医四诊法是指望、闻、问、              。
16.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是《                   》。
17.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著名诗人是              。
18.中国书法史上的楷书四大家是指颜真卿、                   、欧阳询、赵孟頫。
19.耶路撒冷旧城是                   、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三大宗教发源地,三教都把耶路撒冷视为圣地。
20.中国戏剧中角色四大基本行包括生、旦、      、丑。
21.二十四节气歌谣里,“夏满芒夏暑相连”中的“芒”指的是        。
22.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的是                        。
23.王勃《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的下一句是             。
24.中国的高立法机关是                             。
25.美国是一个多种族组成的国家,其中native American所指的族群是                     。
26.中国现存早的神话故事集是《                       》。
27.浮世绘是             国的一种传统绘画艺术。
28.刘禹锡《陋室铭》中有一句话“无丝竹之乱耳”,这里的“丝”相当于西方音乐中的                       。
29.英语Dragon Boat Festival,指的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
30.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话时,至少涉及三种意义,即字面意义、说话者意图和                           。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万园之园”圆明园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被八国联军烧毁。
2.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多的国家。
3.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是科举制。                              
4.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两岸的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是一个横跨欧亚两洲的城市。
5.苗族的吊脚楼是一种土木结构式的建筑。                      
6.汉传佛教又被称为大乘佛教,藏传佛教又被称为小乘佛教。                               
7.英国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议会分为上议院和下议院。
8.明清时期的共同语被称为“官话”。                            
9.《楚辞》创造了“赋、比、兴”三种艺术表现方法。              
10.在日本,简化楷书,取其片断,形成的是平假名。                 
11.旗袍是民国初年在满族妇女传统服饰的基础上改造而成。                    
12.西安是著名的“丝绸之路”的起点,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13.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是二十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美国著名的摇滚歌手。
14.我国古人观测天象的目的是用天象的变化预卜人间的祸福。        
15.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中,提出“中庸”这一价值原则的人是孔子。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5分)
1.元朝初年王应麟编写的儿童识字教材是          。
A.《百家姓》    B.《千字文》   C.《急就章》  D.《三字经》
2.东巴文是           族经师使用的一种古老的象形文字。
  A.纳西         B.东乡        C.门巴        D.景颇
3.以下哪位文化名人不是法国人?
  A.哲学家萨特   B.作曲家比才  C.作家卡夫卡  D.画家莫奈
4.我国古代的礼一般称作                    。
A.婚礼         B.冠礼        C.宾礼        D.吉礼
5.伶人行的祖师是                    。
A.唐明皇       B.关汉卿      C.王实甫      D.宋徽宗
6.人们把乡土气息较浓的烹饪精品称为“名特小吃”,如北京的涮羊肉、广州的龙虎斗、西安的                    等。
A.佛跳墙       B.灯影牛肉    C.羊肉泡馍    D.小笼包
7.我国商界信奉财神,传说财神是                    。
A.黄道婆       B.太上老君    C.关羽        D.赵公明
8.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中的“王谢”两个世家大族,生活在                    。
A.东吴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9.唐代有名的大型舞蹈是                    。
A.《胡旋》      B.《凉州》     C.《绿腰》     D.《霓裳羽衣舞》
10.歌手              的音乐风格比较多地受到了节奏蓝调(R&B)和饶舌(Rap)的影响?
A.周杰伦      B.李宗盛      C.王光良      D.周传雄
11.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古典小说顶峰的作品是         。
A.《三国演义》 B.《金瓶梅》  C.《水浒传》  D.《红楼梦》
12.半坡遗址属于以彩陶为代表的           。
   A.仰韶文化       B.龙山文化    C.红山文化    D.良渚文化
13.中国古代专制时代控制人身自由基层的组织形式是            。
   A.什伍里甲制度  B.郡县制度    C.户籍制度       D.宗法制
14.                    主要生活在我国湖北、湖南、重庆等地。
A.侗族                B.土家族      C.畲族               D.水族
15.由于火山爆发而毁灭的庞贝古城属于                    文明。
A.古埃及       B.古希腊      C.两河        D.古罗马
16.以下哪一部不是海明威的作品?
A.《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B.《太阳照样升起》       
C.《永别了,武器》           D.《乞力马扎罗的雪》
17.小说《倾城之恋》的作者是女作家                    。
A.冰心        B.丁玲       C.池莉        D.张爱玲
18.签署《京都议定书》的目的是为了                    。
A.保护臭氧层不受破坏        B.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C.限制商业性捕鲸行为        D.保护濒危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19.《老子·五十八章》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句话体现出的中国传统思维模式是                    。
  A.整体思维    B.类比思维   C.辩证思维    D.抽象思维
20.以下哪个国家不与中国接壤?
  A.泰国        B.缅甸       C.老挝        D.越南
21.塞伦盖蒂野生动物动物保护区主要位于                    。
  A.坦桑尼亚    B.肯尼亚     C.南非        D.赞比亚
22.中国文化与域外文化第一次大规模交流与融合发生在             。
  A.秦汉时期    B.汉唐时期   C.宋明时期    D.明清时期
23.唐代画家中被称为“画圣”的是                    。
A.李思训      B.吴道子     C.闫立本      D.韩干
24.经学是中国文化的渊薮,经学典籍主要是“五经”,即            。
A、《诗》、《书》、《礼》,《乐》、《易》
  B、《书》、《礼》,《乐》、《春秋》、《左传》 
C、《书》、《诗》、《礼》,《大学》、《论语》
  D、《易》、《书》、《诗》、《礼》、《春秋》
25.理学改变了汉唐以来注疏五经的传统,讲求义理,探讨身心性命修养。宋代理学理气论、心性论的集大成者是                     。
A.程颐        B.程颢       C.朱熹        D.王阳明
26.拥有宜家、爱立信、沃尔沃等国际知名品牌的北欧国家,其货币名称为        。
A.盾          B.比索       C.瑞士法郎    D.克朗
27.巴西的官方语言是                    。
  A.西班牙语    B.英语       C.葡萄牙语    D.法语
28.唐代以后,                成为中国佛教为流行的宗派。
  A.华严宗      B.天台宗     C.法相宗      D.禅宗
29.以下哪一个不是长城上的关隘?
A.居庸关     B.雁门关   C.函谷关     D.娘子关
30.不属于中国传统绘画所遵循的美学原则的是                    。
  A.焦点透视    B.散点透视   C.以大观小    D.遗貌取神
31.著名音乐家肖邦是               人
  A.德国        B.奥地利     C.波兰        D.捷克
32.世界上早的纸币“交子”出现于                    。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33.华夏族终形成于                    。
  A.夏          B.商         C.汉          D.春秋战国
34.道教的创始人是                    。
  A.老子        B.葛洪       C.张陵        D.张角
35.文化休克主要出现在对目的语文化适应过程的                。
    A.观光期        B.挫折期       C.逐渐适应期    D.完全复原期

贰  教育学、心理学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共30分)
四、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学生的群体差异和_______差异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2.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焦虑水平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呈倒       字形曲线。
3.认知心理学把人的记忆系统分为瞬时记忆、_________________和长时记忆三个子系统。
4.教学方法是教师为了完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既包括教的方法,也涉及            的方法,是教和学的统一。
5.教学方法中,与“注入式”相对立的教学指导思想是             。
6.教学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有           、学生和教学内容。
7.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国际汉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习者的______          _       ______。
8.HSK的全称是                        。
9.许多外语学习者在其外语达到一定水平以后,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会出现止步不前的情况,这种现象被称为               现象。
10.按照测试目的,语言测试分为水平测试、              、诊断测试和潜能测试等。
五、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识记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基本环节。
2.兴趣对活动的推动所产生的效果的兴趣品质是兴趣效能。
3.表情动作与语言不同,它不是人际交往的工具。
4.影响课程发展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知识、社会要求与条件、学生这三个方面。
5.教育目的就是培养目标。
6.教学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难免偏颇,因此它不是一项科学的评价手段。
7.语言要素教学中的所谓“语言要素”指的是语素、词、句子。
8.美国语言教育家克拉申(Krashen)对第二语言习得提出了一系列假说,其中著名的有监控假说和普通语法假说等。
9.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与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差别在于学习者的学习环境不同。
10.母语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这种现象通常称为语言的迁移。

六、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个人以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或特定的情景为内容的记忆是               。
A.词汇记忆     B.语义记忆    C.情景记忆   D.抽象记忆
2.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              。
A.气质         B.思维        C.情感       D.感觉
3.下列心理现象中属于认识过程的是               。
A.情绪         B.性格        C.记忆       D.兴趣
4.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中,            。
   A.学生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       B.教师应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 
C.学生的作用大于教师           D.学生是主动的,教师是被动的
5.以下不属于教学模式类型的是                 。
   A.传递-接受式  B.自学-辅导式  C.引导-发现式 D.注入-启发式
6.以下           不是教育评价三项主要功能之一。
   A.导向作用     B.鉴定作用     C.激励作用   D.惩戒作用
7.第二语言教学中通常所谓的“听说读写”指的是四种              。
   A.语言知识     B.语言技能     C.语言变体   D.语言表现
8.听说法的语言学基础是                语言学。
A.历史比较     B.转换生成     C.结构主义   D.功能主义
9.通常把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过渡语言系统称为              。
A.中介语       B.过渡语       C.双语       D.洋泾浜语
10.影响第二语言学习的情感因素主要是                   。
A.喜欢和厌恶                   B.容忍倾向与排他倾向
C.动机和态度                   D.沉思型与冲动型

叁  案例分析与写作(共40分)
七、请根据以下材料,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写一篇1500字以上的案例分析,要求观点明确、材料充实、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言规范、卷面清洁。

材料:
李晓雨是云南大学的一名毕业生,毕业后通过汉办的志愿者选拔,被派往泰国,成为一名汉语教师志愿者。她性格一直比较开朗,所以当她只身一人前往泰国北部的一个中学任教时,也是满怀憧憬;但是她却发现来机场接她的学校人员对她很冷漠,从机场到学校8个小时的路途上几乎没与她说一句话。她知道绝不是因为语言不通。李晓雨是个爱说爱笑的人,她几次想打破沉默,但一直不明白自己到底在什么地方得罪了来接她的人,还是别人根本不想和自己说话。她只好一个人看着车窗外本来很美但不再觉得美的景色。到了目的地,司机和接待的人把她放到一间小房子里,就走了。房间里只有一张平板床,没有任何铺盖。一个初来乍到的女孩,好几个小时没吃饭,没喝水,又不知道商店在那里,身上也没有当地的钱币。晓雨真的有些受不了了,趴在床板上泪水忍不住簌簌而下。她问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别人对自己如此冷漠,为什么和她想象中热情好客的泰国人差距这么大。第一天到学校上班,她的感觉仍然不好,似乎每个学生和老师都对她很冷,没有真诚的微笑,没有主动的招呼。这下可把晓雨急坏了,她开始注意自己每一个细小的举止言行,生怕别人不喜欢。她一直觉得是因为自己做得还不够好,所以别人不接受自己,甚至不接收中文老师的课程。
晓雨是个倔强、好强的女孩。她不服输,认真地向泰国老师学习他们对待学生和同事的方式,积极参加他们的各种活动。有一次她在办公室里看到一个30岁左右的女教师批改了一个学生的作业之后在那个初中学生的脸颊上亲吻了一下。晓雨觉得自己长这么大从来没接受甚至看到过老师亲吻学生的,然而在这里她发现效果真的很好,那个老师和学生的关系非常融洽和谐。在那个教师的鼓励下,她也开始尝试亲吻学生的脸颊,她发现效果出人意料的好!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晓雨并成为了她的朋友。她慢慢体会了到冰在融化的感觉。有一次一个老教师来问她是否要去参加学校的升国旗活动,她爽快地回答说:“好啊!”那位老教师有些惊讶地说:“你们中国来的老师不是不愿意参加我们的升国旗仪式吗?你是真的愿意还是假的?”她坚定地说:“我愿意!”从那之后,她每周都很早来到升泰国国旗的地方集合。老师们和同学们对她的态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次升旗成了一个分水岭。


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试卷(样卷)参考答案

壹  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共80分)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    《史记》    2    小篆    3    安阳
4    毕加索    5    指南针    6    韩非子
7    红色    8    释迦牟尼    9    元宵节
10    战国    11    藏    12    《永乐大典》
13    孟子    14    《诗经》    15    切
16    《狂人日记》    17    王维    18    柳公权
19    犹太教    20    净    21    芒种
22    韩愈    23    秋水共长天一色    2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5    印第安人    26    《山海经》    27    日本
28    弦乐    29    端午节    30    听话人理解的意义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    √    ×    ×    ×    √    √    ×    √    √    ×    ×    √    √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C    A    C    B    A    C    D    D    D    A    D    A    A    B    D    A    D    B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C    A    A    B    B    D    C    D    C    D    C    A    C    B    D    C    B   
贰  教育学、心理学及语言教学基础(共30分)
四、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个体    2    U
3    短时记忆    4    学
5    启发式    6    教师
7    语言交际能力/语言能力    8    汉语水平考试
9    化石化    10    成绩测试
五、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    ×    ×    ×    ×    √    √
六、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C    A    D    D    B    C    A    C


叁  案例分析与写作(共40分)
七、请根据以下材料,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写一篇1500字以上的案例分析,要求观点明确、材料充实、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言规范、卷面清洁。

评分说明:
试卷所提供的材料是一个跨文化交际的案例。要求考生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写一篇1500字以上的案例分析。教师按照观点内容、逻辑结构和语言表达三个方面进行评分,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项目    分值    描述    得分
观点内容    20分    阐发问题全面,有深度;观点明确,内容充实,论证有据,分析透彻。    17-20分
        阐发问题较全面并有一定深度;观点明确,内容充实,论证有据,     13-16分
        阐发问题不够全面或不够深入;观点比较明确,对所提观点有所论证。    9-12分
        阐发问题有明显偏颇,分析肤浅,观点不够明确,缺乏论证。    0-8分
逻辑结构    10分    结构严谨,条理分明,逻辑清楚,详略得当。    9-10分
        结构较合理,条理较分明,有一定的逻辑性。    6-8分
        重点不突出,结构不清晰,缺乏逻辑性。    0-5分
语言表达    10分    语言表达规范,流畅,准确;卷面清洁。    9-10分
        语言表达通顺,在规范性、准确性和表现力方面略有欠缺;卷面较清洁。    6-8分
        语言表达不够规范、准确,有语句不通的情况;卷面不够整洁。    0-5分


原标题: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大纲

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大纲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大纲考试性质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是由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统一制定考试大纲,教育部授权的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院校自行命题的选拔性考试。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相关知识基础、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的目的

2022年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环境科学基础》考试大纲

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环境科学基础》考试大纲《环境科学基础》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环境科学、资源科学和自然地理学等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环境科学基础》是环境科学的入门课程,也是报考环境科学及相关学科的硕士生入学考试主要科目之一。主要内容包括全球性和区域性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与保护、环境污染的净化过程、当前人类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以

2022年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图书馆学基础》考试大纲

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图书馆学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科目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图书馆学基础》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图书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重点测试考生对图书馆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对基本理论有较深入的理解,对图书馆学与图书馆事业有系统的认识,能较好地掌握图书馆学的基

2022年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情报学基础》考试大纲

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情报学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科目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本《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情报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本科目的考试,要求考生理解信息、情报的基本含义,掌握信息管理、信息分析(情报研究)、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了解情报学发展历程与基础理论、情报组织的方法原理、情报服务的方法原理;掌握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的原理与

2022年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热工基础》考试大纲

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热工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科目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概述本《热工基础》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热工基础》包括《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的基本内容。要求考生对基本概念、相关的术语和准则有全面系统的了解,要深刻理解热力学定律的实质和传热公式的性质,能灵活运用进行计算,并能对

2020年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大纲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大纲考试目的及要求本科目参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统一制定的考试大纲,主要考查考生的中外文化、教育学、心理学、跨文化交际的基础知识、基本素养及写作能力。要求考生具有与国际汉语教学相关的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具有与国际汉语教学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和语言教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

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汉语基础》考试大纲

汉语基础考试大纲考试性质汉语基础考试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是由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统一制定考试大纲,教育部授权的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招生院校自行命题的选拔性考试。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相关知识基础、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汉语基础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的汉语语言学

2022年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翻译硕士日语》考试大纲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翻译硕士日语》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翻译硕士日语考试作为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外国语考试,其目的是考查考生是否具备进入本专业学习所要求的日语水平。本考试是一种测试应试者单项和综合日语能力的尺度参照性水平考试。考试的范围包括MTI考生入学应具备的日语词汇量、语法知识以及日语读、写、译等方面的实践技能。二

2022年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数据结构》考试大纲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数据结构》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及要求本科目主要考查:1.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2.掌握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基本操作的实现,能够对算法进行基本的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的分析。3.能够运用数据结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问题的分析与求解,具备采用C或C++语言设计与实现算法的能力。二、考试内容第一部分

2022年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信号与系统》考试大纲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信号与系统》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及要求本科目主要考查对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利用信号与系统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察考生能否达到进一步深造学习的要求。要求考生掌握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连续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和复频域分析,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离散信号与系统
技校专业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