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长江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考试科目参考大纲

2018-12-18 10:27  长江大学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 一、考查目标
  •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 2、答题方式
  • 3、试卷内容结构
  • 4、试卷题型结构
  • 三、考查范围
  • (一)溶液和胶体
  • 1.了解分散系的分类及特点。
  • 2.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分数和质量摩尔浓度的表示方法及计算。
  • 3.掌握稀溶液依数性的基本概念、计算及其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 4.掌握胶体的特性及胶团结构式的书写。
  • 5.掌握溶胶的稳定性与聚沉。
  • (二)化学热力学基础和化学平衡
  • 1.学会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掌握反应热、焓变及标准生成焓概念的含义。
  • 2.熟练地运用盖斯定律及物质标准生成焓计算反应的焓变。
  • 3.掌握化学平衡定律,理解平衡常数的物理意义,并能熟练地运用平衡常数进行有关计算。
  • 4.掌握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及应用。
  • (三)化学反应速率
  • 1.理解化学反应速率、基元反应、复杂反应、反应级数、活化分子、有效碰撞及活化能等基本概念。
  • 2.掌握质量作用定律及化学反应速率方程式的书写。
  • 3.掌握浓度、温度及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 (四)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性
  • 1.掌握微观粒子运动的特点,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等概念,了解s、p、d原子轨道和电子云图形。
  • 2.掌握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及相互关系。
  • 3.掌握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及原因。
  • 4.掌握多电子原子的能级,会用原子体系中电子充填三原则顺利写出多电子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并据此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五)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
  • 1.掌握共价键的形成、特点及类型。
  • 2.会用杂化轨道理论说明ABn型共价分子的空间构型。
  • 3.掌握分子间力和氢键的特点,并用以解释有些物质的某些物理性质。
  • 4.学键型和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 (六)分析化学概论
  • 1.掌握误差分类与减免方法,精密度与准确度的关系。
  • 2.掌握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
  • 3.掌握滴定分析基本概念和原理、滴定反应的要求与滴定方式、基准物质的条件、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滴定结果的计算。
  • (七)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
  • 1.了解质子条件式的书写,掌握弱酸、弱碱和两性物质溶液酸碱度的计算。
  • 2.掌握质子酸、质子碱、稀释定律、同离子效应、共轭酸碱对、解离常数等基本概念。
  • 3.掌握缓冲溶液的类型、配制、有关计算,了解其在农业科学和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 4.掌握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一元酸(碱)滴定过程中pH的变化规律及常用指示剂的选择。
  • 5.掌握一元弱酸(碱)能否被准确滴定的条件,多元弱酸(碱)能否被分步准确滴定的条件。
  • 6.掌握酸碱滴定的有关计算。
  • (八)沉淀溶解平衡和沉淀滴定法
  • 1.掌握溶度积与溶解度的换算。
  • 2.掌握由溶度积原理判断沉淀的生成与溶解。
  • 3.掌握分步沉淀及其简单应用,了解沉淀转化的条件。
  • 4.了解沉淀滴定法的原理、银量法[莫尔(Mohr)法、佛尔哈德(Volhard)法、法扬司(Fajans)法]滴定终点的确定。
  • (九)配位化合物和配位滴定法
  • 1.掌握配合物定义、组成及命名,了解影响配位数的因素。
  • 2.理解配合物的价键理论要点,掌握有关外轨型配合物(sp、 2、 3、 3d2)和内轨型配合物(d2 3、dsp2)的结构特征及性质。
  • 3.掌握配位平衡与其他平衡的关系,掌握影响配位平衡移动的因素及相关的计算。
  • 4.了解螯合物的结构特点及螯合效应。
  • 5.了解配位滴定法的特点及EDTA的性质。
  • 6.掌握单一金属离子能被准确滴定的条件,配位滴定所允许的最低pH及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
  • 7.了解金属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常用指示剂及指示剂使用条件。
  • 8.掌握配位滴定的方式和应用。
  • (十)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滴定法
  • 1.掌握氧化数、氧化与还原、氧化态、还原态、氧化还原电对、原电池、电极电势、标准氢电极等基本概念。
  • 2.掌握用电池符号表示原电池及原电池电动势的计算。
  • 3.掌握能斯特方程式及浓度(或分压)、酸度对电极电势影响的相关计算。
  • 4.掌握电极电势的应用(判断氧化剂或还原剂的相对强弱,确定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次序和程度)。
  • 5.掌握标准电极电势与氧化还原反应平衡常数的关系。
  • 6.掌握元素标准电势图及其应用。
  • 7.了解氧化还原滴定法的特点,氧化还原指示剂分类。
  • 8.掌握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方法(重铬酸钾法、高锰酸钾法、碘量法)及氧化还原滴定结果的计算。
  • 1.掌握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电子结构特征、氧化态、重要的同素异形体、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制备方法和用途。
  • 2.掌握主族元素的重要化合物的特性及用途。
  • 3.理解同族元素和同周期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的递变规律,惰性电子对效应。
  • 4.会判断常见反应的产物,并能正确书写反应方程式。
  • 1.熟记第一过渡系列元素价电子层结构的特征,理解价电子层结构和副族元素通性的关系。
  • 2.重点掌握铜、银、金、锌、汞、钛、铬、锰、铁、钴、镍等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
  • 3.熟练掌握重点元素的不同氧化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其转化条件。
  • 4.过渡元素重要配合物及重要离子在水溶液中的性质。
  • 1.了解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方法:沉淀分离与共沉淀分离、溶剂萃取分离、离子交换分离、液相色谱分离的基本原理。
  • 2.了解萃取条件的选择及主要萃取体系。
  • 3.了解离子交换的种类和性质以及离子交换的操作。
  • 4.了解薄层色谱分离法的基本原理。
  • 1.了解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 2.掌握朗伯一比耳定律的原理、应用及摩尔吸光系数,了解引起偏离朗伯一比耳定律的因素。
  • 3.了解显色反应的特点,掌握显色条件的选择。
  • 4.掌握分光光度法的应用和测量条件的选择。

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

无机及分析化学  科目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无机及分析化学考试内容主要包括:化学热力学基础,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物质结构理论,溶液化学平衡;分析误差和数据处理的基本概念,滴定分析、分光光度分析等常用分析方法。要求考生掌握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了解化学知识在各相关专业学科中的应用,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基本知识                    85

综合应用题                  65

4、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                  60

填空题                      25

计算、分析与合成题          65

三、考查范围

(一)溶液和胶体

1.了解分散系的分类及特点。

2.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分数和质量摩尔浓度的表示方法及计算。

3.掌握稀溶液依数性的基本概念、计算及其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4.掌握胶体的特性及胶团结构式的书写。

5.掌握溶胶的稳定性与聚沉。

(二)化学热力学基础和化学平衡

1.学会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掌握反应热、焓变及标准生成焓概念的含义。

2.熟练地运用盖斯定律及物质标准生成焓计算反应的焓变。

3. 掌握化学平衡定律,理解平衡常数的物理意义,并能熟练地运用平衡常数进行有关计算。

4.掌握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及应用。

(三)化学反应速率

1.理解化学反应速率、基元反应、复杂反应、反应级数、活化分子、有效碰撞及活化能等基本概念。

2.掌握质量作用定律及化学反应速率方程式的书写。

3.掌握浓度、温度及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四)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性

1.掌握微观粒子运动的特点,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等概念,了解s、p、d原子轨道和电子云图形。

2.掌握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及相互关系。

3.掌握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及原因。

4.掌握多电子原子的能级,会用原子体系中电子充填三原则顺利写出多电子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并据此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五)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

1.掌握共价键的形成、特点及类型。

2.会用杂化轨道理论说明ABn型共价分子的空间构型。

3.掌握分子间力和氢键的特点,并用以解释有些物质的某些物理性质。

4.学键型和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六)分析化学概论

1.掌握误差分类与减免方法,精密度与准确度的关系。

2.掌握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

3.掌握滴定分析基本概念和原理、滴定反应的要求与滴定方式、基准物质的条件、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滴定结果的计算。

(七)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

1.了解质子条件式的书写,掌握弱酸、弱碱和两性物质溶液酸碱度的计算。

2.掌握质子酸、质子碱、稀释定律、同离子效应、共轭酸碱对、解离常数等基本概念。

3.掌握缓冲溶液的类型、配制、有关计算,了解其在农业科学和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4.掌握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一元酸()滴定过程中pH的变化规律及常用指示剂的选择。

5.掌握一元弱酸()能否被准确滴定的条件,多元弱酸()能否被分步准确滴定的条件。

6.掌握酸碱滴定的有关计算。

(八)沉淀溶解平衡和沉淀滴定法

1.掌握溶度积与溶解度的换算。

2.掌握由溶度积原理判断沉淀的生成与溶解。

3.掌握分步沉淀及其简单应用,了解沉淀转化的条件。

4.了解沉淀滴定法的原理、银量法[莫尔(Mohr)法、佛尔哈德(Volhard)法、法扬司(Fajans)]滴定终点的确定。

(九)配位化合物和配位滴定法

1.掌握配合物定义、组成及命名,了解影响配位数的因素。

2.理解配合物的价键理论要点,掌握有关外轨型配合物(sp 2 3 3d2)和内轨型配合物(d2 3dsp2)的结构特征及性质。

3.掌握配位平衡与其他平衡的关系,掌握影响配位平衡移动的因素及相关的计算。

4.了解螯合物的结构特点及螯合效应。

5.了解配位滴定法的特点及EDTA的性质。

6.掌握单一金属离子能被准确滴定的条件,配位滴定所允许的低pH及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

7.了解金属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常用指示剂及指示剂使用条件。

8.掌握配位滴定的方式和应用。

(十)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滴定法

1.掌握氧化数、氧化与还原、氧化态、还原态、氧化还原电对、原电池、电极电势、标准氢电极等基本概念。

2.掌握用电池符号表示原电池及原电池电动势的计算。

3.掌握能斯特方程式及浓度(或分压)、酸度对电极电势影响的相关计算。

4.掌握电极电势的应用(判断氧化剂或还原剂的相对强弱,确定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次序和程度)

5.掌握标准电极电势与氧化还原反应平衡常数的关系。

6.掌握元素标准电势图及其应用。

7.了解氧化还原滴定法的特点,氧化还原指示剂分类。

8.掌握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方法(重铬酸钾法、高锰酸钾法、碘量法)及氧化还原滴定结果的计算。

(十一)元素化学

主族元素:

1.掌握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电子结构特征、氧化态、重要的同素异形体、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制备方法和用途。

2.掌握主族元素的重要化合物的特性及用途。

3.理解同族元素和同周期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的递变规律,惰性电子对效应。

4.会判断常见反应的产物,并能正确书写反应方程式。

过渡元素

1.熟记第一过渡系列元素价电子层结构的特征,理解价电子层结构和副族元素通性的关系。

2.重点掌握铜、银、金、锌、汞、钛、铬、锰、铁、钴、镍等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

3.熟练掌握重点元素的不同氧化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其转化条件。

4.过渡元素重要配合物及重要离子在水溶液中的性质。

(十二)分离和富集

1.了解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方法:沉淀分离与共沉淀分离、溶剂萃取分离、离子交换分离、液相色谱分离的基本原理。

2.了解萃取条件的选择及主要萃取体系。

3.了解离子交换的种类和性质以及离子交换的操作。

4.了解薄层色谱分离法的基本原理。

(十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了解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2.掌握朗伯一比耳定律的原理、应用及摩尔吸光系数,了解引起偏离朗伯一比耳定律的因素。

3.了解显色反应的特点,掌握显色条件的选择。

4.掌握分光光度法的应用和测量条件的选择。

 


原标题: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长江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考试科目参考大纲

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长江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考试科目参考大纲

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无机及分析化学科目考试大纲考查目标无机及分析化学考试内容主要包括:化学热力学基础,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物质结构理论,溶液化学平衡;分析误差和数据处理的基本概念,滴定分析、分光光度分析等常用分析方法。要求考生掌握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了解化学知识在各相关专业学科中的应用,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考试形式

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长江大学《水分析化学》考试科目参考大纲

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水分析化学科目考试大纲考查目标本大纲适用于长江大学市政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要求考生系统地掌握天然水体水质及污染水体的形成机制及变化规律,了解各种水质指标、水质标准,掌握水质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具有水质分析方面的综合素质和应用方面的技能。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长江大学《水分析化学》考试科目参考大纲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水分析化学科目考试大纲考查目标本大纲适用于长江大学市政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要求考生系统地掌握天然水体水质及污染水体的形成机制及变化规律,了解各种水质指标、水质标准,掌握水质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具有水质分析方面的综合素质和应用方面的技能。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

2022年长江大学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公告(1)

根据教育部《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教学函〔2021〕2号)和《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关于做好2022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为做好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报名、考试工作,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湖北省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采用网上报名、网上确认的方式,个别情况特殊的考生,由报考点通知考生到现场进行确认。报考费统一网

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长江大学《高分子化学及物理》考试科目参考大纲

高分子化学及物理科目考试大纲考查目标《高分子化学及物理》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以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为基础,综合性和应用性强。要求学生掌握高分子化学及物理的基本原理,初步具有设计、合分子油田化学剂及其他高分子材料的能力以及检测、判别新的聚合物及高分子油田化学剂的能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长江大学《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考试科目参考大纲

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科目考试大纲考查目标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考试涵盖数据库理论、方法与应用技术。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问题。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3、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长江大学《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考试科目参考大纲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科目考试大纲考查目标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考试涵盖数据库理论、方法与应用技术。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问题。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3、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长江大学《高分子化学及物理》考试科目参考大纲

高分子化学及物理科目考试大纲考查目标《高分子化学及物理》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以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为基础,综合性和应用性强。要求学生掌握高分子化学及物理的基本原理,初步具有设计、合分子油田化学剂及其他高分子材料的能力以及检测、判别新的聚合物及高分子油田化学剂的能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长江大学《大学物理》考试科目参考大纲

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大学物理科目考试大纲考查目标大学物理是物理学的基础部分,以物理学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是许多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大学物理包括了分属于经典物理和近代物理的六大部分内容:力学、气体动理论和热力学、电磁学、振动和波动、波动光学以及狭义相对论和量子物理基础。要求考生对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有比较全面和系统的认识

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长江大学《建筑历史》考试科目参考大纲

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建筑历史科目考试大纲考查目标建筑历史科目考试内容包括中国建筑史和外国建筑史两个部分。要求考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建筑历史发展演变的进程,掌握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背景,以及不同技术条件下的各种建筑特点;能够分析历史上各种建筑创作思想、总结传统经验以适应现实需要。考生应在了解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具有良好的阅读理解
技校专业
相关问答